【寫真生活Snap電子報】介紹網友們精彩攝影作品及生活資訊影像情報,快藉由此份報來看你不曾發現的風景!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TAIPEI英文季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10/16 第5830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今日文選 【文學相對論】陳育虹VS.楊小濱(五之三)不能不繞著詩說
陳義芝/自然主義者 吳晟詩創作的歷程
幾米/空氣朋友
郭珊/與海膽舌吻
【慢慢讀,詩】辛金順/WeChat

  今日文選

【文學相對論】陳育虹VS.楊小濱(五之三)不能不繞著詩說
陳育虹、楊小濱/聯合報
詩的物質性元素是字詞。如何通過字詞的拼貼、重組來達到語言藝術的某種抽象境界,而漢字本身的物質性又飽含豐富的文化意涵。這裡的雙重性和視覺藝術是相通的……

詩是語言或文字的藝術

楊小濱:說到聲樂,我發現不同歌唱家的音色特質非常容易分辨,並且各自具有不同的魅力。而不同詩人的語言中的音色(發聲方法或語調)可能也是詩歌藝術的關鍵點。或者說,如何培養一種有品質的個人音色,成了當代詩寫作中最有價值的祕密。育虹你在詩中對音樂性的注入也是令人擊節讚嘆的,不僅聽你朗誦可以感受到,即使是閱讀,也常常可以捕捉到——節奏、強弱的變化,或反覆,我覺得這跟你對作為聽覺藝術的音樂的關注應該是有關的。會對某位音樂家有特別興趣嗎?還有,創作時會特意安排某種韻律或調性嗎?

陳育虹:詩是語言(或文字)的藝術——這是我一直以來的認定。除了個人的情感思維,詩必須是富音感的文字,有境界的文字,精煉多義的文字的組合。十八歲參加救國團文藝營聽到「詩之於散文,好比舞蹈之於散步」(瓦樂希語),我有醍醐灌頂的快樂。散步的節奏是偶然;但舞之為舞,節奏是一種必然,是先入的,不管是怎樣的節奏。

「一首詩,或詩的一個段落,在還未能以文字表達前,經常先以一個特殊節奏□韻律出現,這節奏□韻律可能就帶出一個想法或意象。一如音樂,主旋律重複出現,對詩而言是非常自然的。 詩,一如樂曲,可以運用不同樂器的組合發展主旋律;詩的轉調□躍遷,可以比之交響樂或四重奏的不同樂章變化;詩也可以用『對位法』來處裡主題。」我不是偷懶套用,但艾略特對音樂之於詩的了解和運用,說得多麼透徹。寫詩經常是為「掌握生命中難言的枝節」如光影(陳義芝語),為了讓這光影固定下來,我必須為它找到一個「形式」。這時,不同的音樂形式就是我的依託。

從小時跟著父母聽蘇三起解、四郎探母,跟著鋼琴老師聽貝多芬、蕭邦,到後來跟著哥哥聽Nat King Cole、Santana和披頭四,我的耳朵對音樂幾乎全盤皆收;但現在最常聽的應該是古典。創作時,或許並不是特意的,但「某種韻律或調性」會出現在腦子裡:比如〈託辭〉、〈鬼月〉裡的蕭邦,〈鳳尾船〉的李斯特,〈一種藝術〉的顧爾德版巴赫《戈登堡變奏》。我想到露伊絲.葛綠珂。她在寫《野鳶尾》之前有一年之久的「創作枯竭期」,無所事事之餘只能整理花園,翻看各種園藝書,天天聽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有一天突然靈感啟動,開始寫她眼前的野鳶尾、苜蓿、延齡草,旁及季節、神,以及在花園勞作的人,兩個月內完成了詩集的雛形。《野鳶尾》能贏得稱譽,除了自然細緻的文字,精確表達的思維,更因為整本詩集完整的主題與格式;而這,不是園藝書能教她的。《野鳶尾》嚴謹、龐大的結構,我相信,是來自她重複聆聽的華格納。反過來,詩,經常也是作曲家的靈感來源: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用了席勒的〈歡樂頌〉,舒伯特為穆勒《冬之旅》譜曲,德布西和馬拉美的名字因為〈牧神的午後〉而連結,以及柴可夫斯基和莎士比亞的《暴風雨》,李斯特和但丁的《神曲》。例子很多。

一種類似樂章的節奏安排……這也是我在編輯自己的詩集時不忘提醒自己的。

音樂給了我太多。你呢小濱?你會把唱歌劇學到的換氣□斷句的節奏感,運用到詩創作嗎?或者,以「後現代主義」的研究者,你怎麼看這彷彿「老學院派」的詩與音樂的藕斷絲連?

歌唱與寫詩,

都需保持氣息穩定

楊小濱:回過頭來看我十幾二十年前的詩作,比如〈燈塔〉、〈大魚〉、〈穿越陽光地帶〉等,確實是有很強烈的詠嘆調式的節奏感。不過這在創作時並沒有明確的意識。漸漸地,我發現自己更多的願望是試圖擺脫經典的節奏感,也可以說是在經典的節奏感裡注入更多的變化,或甚至某種程度的逆反。這似乎又牽扯到我對古典音樂的興趣一直延伸到對現代主義音樂的興趣。雖然我最常聽的歌劇肯定是威爾第、普契尼、莫札特,但從創作而言,我的節奏感很可能有不少是來自荀白克之後的音樂影響——如果從聲樂而言,從荀白克的《月迷彼埃洛》到貝里奧的《臉》、諾諾的《宛如力與光之波》、李蓋蒂的歌劇《大死神》這一類音樂。這樣,詩裡或許會有一些怪誕的、非常態的音樂性出現,比如不規則的停頓,反常的嘈雜、令人不安的紊亂……比如我有一組詩叫〈歌行體〉,刻意在每一首各種不同的完美押韻法之後,讓最後一行的最後一個字掉在韻腳之外。這不算是無調性(記得你有首詩以此為題),而是好好的調性,到最後卻讓它落空了。這也許是後現代?

不過,歌唱與寫詩,二者都需要努力保持氣息穩定,這一點似乎是不可動搖的。也許,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經典的音樂性依舊占據了我詩中節奏感的主導地位。除了聲樂、現代音樂,我的另一個興趣是鋼琴音樂。你提到顧爾德彈的巴赫,是很難被超越的。此外我特別推崇索科洛夫演奏的舒伯特晚期奏鳴曲,如果說我的詩裡偶爾會有渴望與絕望的交錯糾結,那或許與此相關。索科洛夫可能是鋼琴史上頭號的天才,他可以把拉莫的鋼琴曲彈出既諧趣盎然,又痛擊心靈的效果,這更強烈地影響到我對痛感、快感和喜劇性的探索。從索科洛夫那裡,從他那種觸鍵方式帶來的飽滿顆粒感中,我也會思考到如何營造語詞的力度。而從技藝上而言,如何在寫作中讓詩意的震撼感以舉重若輕或信手拈來的樣態表達出來,可能是最高的要求。

不過,我也必須承認,如果真是「功夫在詩外」,音樂可能還不算我寫作中最依賴的藝術源泉。義大利除了歌劇,除了威尼斯和佛羅倫薩,還有費里尼的電影令人驚嘆(我看過他幾乎所有的電影),還有卡爾維諾的迷宮故事,還有德.奇里科畫裡的神祕廣場……。我曾寫過一小段文字談你詩中聽覺和視覺的交互感應,或許你也有相關的想法可以分享?

音韻可以統合一首詩

陳育虹:萬物必有所本,藝術亦然:無調性音樂演化自調性音樂,抽象畫演化自具象畫,現代詩演化自格律詩。一代代藝術家在演化中調整,翻新,再造,脫胎換骨……這是我的了解,或認定。

《閃神》接近出版前,洪範葉雲平忽然來電,說為了完成詩集封面設計,霧室黃瑞怡和彭禹瑞要我給他們一首腦子裡的樂曲。Scriabin的Poème Op.41,我說。雲平事後說,瑞怡和禹瑞是一邊聽這曲子,一邊用手指沾碳粉畫出封面的底畫。這樣的作品不正是「聽覺和視覺交互感應」的結晶?

波特萊爾的〈共感〉寫香味可以甜美如雙簧管的妙音,如大草原的碧綠或者孩子的觸撫;來過台灣的鋼琴演奏家Hélène Grimaud說彈奏巴赫平均律時她看到紅色、橘色,彈貝多芬《暴風雨》奏鳴曲看到黑色和藍色,c小調的音樂對她來說則是黑色的……這應該是音樂家對聲□色的交互感應了。

同一首曲子由不同鋼琴家演奏,因為對曲子的詮釋不同,觸鍵角度、力度、速度不同,聽來真的差別很大。顧爾德和索科洛夫都是卓爾不群的詮釋者。鋼琴前的他們完全不一樣(坐姿□指觸高低、情緒表達,甚至節奏感、戲劇感),卻完全一樣讓人心動。他們其實不在演奏音樂,他們就是音樂本身,已經「出神入化」。對這樣的音樂家和演奏,我只有一個形容詞:poetic。詩意。

音韻可以統合一首詩,這是我們都知道的。在音樂裡,聲音與結構是同一回事;但詩卻有兩個結構,其一是句法,其二是與句法相抗衡的節奏。你說你喜歡索科洛夫彈拉莫的鍵琴曲,我就比較懂得你詩裡的節奏怎麼來的了。索科洛夫的演奏不論,拉莫以一個優異音樂理論家的背景作曲,試著把那遠遠超越他時代的,他個人卻深刻體會到的音樂的種種可能性,暗藏在時人能了解的形式裡,「把藝術隱藏在藝術中」;而因為實在太前衛,他的音樂在當時並不被廣泛接受。你詩語言的前衛,應該也是你對詩的可能性的提點。從你二十年前的〈燈塔〉到最近聯副上的〈哈哈鏡主義〉,我確實讀到語調、節奏的「演化」;但你文字底層的苦澀感(可以這麼說嗎?)卻是一樣的。顯然,外表可變而核心不會變。後現代種種或許只是面具,把那苦澀感藏得更深,讓它更淡漠化。

藝術真的有共通性。史克里亞賓或Chausson音樂裡的詩,Mussorgsky音樂裡的畫;蒙德里安或保羅克利畫裡的音樂,馬諦斯畫裡的詩……而詩,詩,絕對是橫跨音樂與繪畫的。我常把詩比作飛鳥,音樂是牠的左翼,繪畫是牠的右翼,藉著這兩翼,牠略顯沉重的身體(文字)才能飛高飛遠。

電影當然更是一個包容了視覺、聽覺的藝術。電影蒙太奇手法把時空並置切換,意象斷裂跳接,達到一加一等於五,意義倍增的效果,和詩為追求「語言的N次方」多義性效果所用的方法,其實是異曲同工。對費里尼印象深的是新寫實《大路》和,當然,稍後比較「榮格」(記憶、夢、反思)的《八又二分之一》。「我試著讓我的作品擺脫一些約束——有起頭、發展和結尾的故事。電影應該更像是帶著音步,抑揚頓挫的一首詩。」他說。他追求的,不也是「詩意」?讓我一再回顧的,還有安哲羅普洛斯。海,沙灘無人,霧,濃霧,殘雪的野地,撐著傘的人群,背影,冗長的河……他總是用最安靜的長鏡頭,寬闊的音樂,低色調的畫面,描述戰爭、死亡、離散、失去,好像這樣才不會驚動那種種傷痛。我不知道誰能忘記這樣的鏡頭:巨大的,斷裂的列寧雕像平躺在一艘小船上,緩緩經過鄉間一條長河,岸邊的居民一路目送小船前行,航向無止境的,什麼地方?

除了音樂、電影,我當然也喜歡繪畫。你提到德.奇里科。他的畫是無聲的。空曠的廣場,強烈的光,濃暗的陰影,僵硬的雕像,沒有人,偶爾出現一個人也只是黑影,陽光如焚卻讓人冷得不安……通常就這樣。德.奇里科會為他的作品定下比如〈詩人的不確定〉、〈詩人的快樂〉這樣的畫名,但如果知道他除了畫畫也寫作(散文和小說),這就一點也不奇怪了。我非常喜歡的是另一位義大利畫家Morandi。他幾乎只畫靜物。桌面上安安靜靜幾個瓶子罐子。厚敦敦的,溫潤大地的色澤。好像世界永遠會這樣平穩。我想到莫蘭迪,因為他的油彩和筆觸,厚敦敦的,和你《蹤跡與塗抹——後攝影主義》封面照片的質感很近。

我知道不只看電影,你還有拍戲的經驗。再多告訴我一些電影對你的意義。告訴我攝影對你的意義。

現代詩

往往營造戲劇化的空間

楊小濱:拍戲,或表演一個角色,也算是實踐戲劇化或面具化的可能,但往往受制於導演的要求。寫詩,通常被認為是最主觀化的創作,詩人似乎就是表達自己的心聲。不過現代詩往往營造戲劇化的空間。記得最早讀到艾略特的《普魯弗洛克的情歌》開頭「那麼我們走吧,你和我」,虛擬了一個角色的聲音,特別令人著迷。其實古典詩也不乏戲劇化的例子,像辛棄疾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就設計了「我」和杯子之間舞台效果強烈的角色對話。我的意思是,電影和戲劇也教給我千萬不能囿於自我中心的抒情。

你提到我的攝影,那可能是更極端的例子,當然也和我的寫作理念有關。其實我一直對視覺藝術有興趣,只苦於沒有學過繪畫。但我走在街上常常發現許多可能沒人注意的圖景,特別是有些牆面的因不經意的塗抹或其他方式留下的痕跡,只要取景合適,就很可能是一幅絕佳的抽象畫。十幾年前我開始用數位相機,通過設計景框,拍下來形形色色的,常常比創作的抽象藝術更有力的圖畫。正如詩可以借另外的聲音來表達自己,這樣的平面視覺藝術也是借別人不經意的創作來表達——當然跟「現成品」的觀念也有關聯。這確實有後現代的傾向在:挪用、借屍還魂……視覺藝術和詩歌寫作都可在這個方向上開闢出廣袤的空間。由此出發我實驗了所謂的「抽象詩」。因為表面上的抽象圖景其實都有其十分物質性的具體材質,不管是泥沙還是塗料還是鐵鏽還是別的什麼,而質地本身或材料本身除了抽象效果外就還會獲得其現實的指涉。詩的物質性元素是字詞。如何通過字詞的拼貼、重組來達到語言藝術的某種抽象境界,而漢字本身的物質性又飽含豐富的文化意涵。這裡的雙重性和視覺藝術是相通的,因而也是我一直嘗試的方向。

下周一《文學相對論》主題預告:陳育虹VS.楊小濱 繞著詩說到底 敬請期待!


陳義芝/自然主義者 吳晟詩創作的歷程
陳義芝/聯合報
五十年來,吳晟對土地、自然用情之深,如對情人、家人一般,既見諸詩文,也付諸行動。

「自然」,絕對是他情愛體系中特有的、不可漏看的一個臉譜,是他倫理敘事中最重要的一章……

動筆寫我所認識的詩人兄長吳晟(1994-)前,我先翻讀了吳晟口述、鄒欣寧採寫的《種樹的詩人》。一如封面題記,作為一位「親手闢植一片樹園」的獨一無二的詩人,他窮盡一生的詩情,「和你預約一片綠蔭,一座未來森林」。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吳晟,我會說他是一位可敬的自然主義者,自然界就是他的宇宙,自然現象、自然原因就是「存在」的全部。這一種生命觀運用到文學寫作時,形成吳晟的思想模式、語言風格:當他從經驗歸納出一個事實時,他就苦口婆心提出一個約定。

我閱讀吳晟,早在1972年。那年我參與創組的「後浪詩社」,正式發行《後浪詩刊》;那年我最主要閱讀的文學雜誌《幼獅文藝》(瘂弦主編)大量刊登吳晟的詩作。儘管同在中部(彰化與台中),儘管吳晟與後浪詩社(後改名「詩人季刊社」)同仁如洪醒夫、張寶三頗有交情,但與我並不熟稔。1970年代的吳晟已擺脫第一本自印詩集《飄搖裡》(1963)的現代憂悒,開啟主題鮮明的《吾鄉印象》系列詩,鄉情、土味十足,而我一面寫詩,一面鑽入中國古代典籍的浩海裡,彼此瞭望的方向不同、語言調性也不同。準確地說,當時我並未認識吳晟對台灣社會觀察與感覺的方式,輕忽了他那種對生活的洞察力與塑造力。

1977年秋天開始,瘂弦主編《聯合報副刊》,吳晟的詩作發表園地從《幼獅文藝》轉至《聯副》,他成為瘂弦非常親近的一位友人,一直到現在,他們的友誼都未斷,雖然兩人的政治意識形態並不相同。

1984-1987年吳晟多寫散文,略無詩作。自云:從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歸來,「思想受到很大衝擊,回來之後,詩作少之又少,近乎停頓,創作轉而以散文為主」。1996年以後他展開又一波創作高潮的詩,多發表於《台灣日報副刊》、《自由時報副刊》。在我主編《聯合副刊》的十年期間(1997-2007),吳晟對外發表四十首詩,經我手刊登的只有三首(散文倒有十餘篇)。可能的原因之一是我未熱烈邀稿於他,不像瘂弦對他的「正面發現」。

1975年,吳晟獲第二屆「中國現代詩獎」,即由瘂弦推薦。評審委員九位(紀弦、瘂弦、洛夫、羅門、商禽、羊令野、白萩、林亨泰、余光中),幾乎全是倡議現代主義、也有極前衛精神的詩人。吳晟寫的是台灣鄉土、台灣鄉民、以台灣農村自然風情為背景的內容,他關心的是現實;而著重現代主義詩法的評審也能欣然接受他的表現,可見台灣現代詩發展到一個現實與現代匯通的時刻了。詩獎委員會給吳晟的讚詞是:「詩風樸實,自然有力,以鄉土性的語言,表現時代變化中的愁緒,真摯感人。」余光中在稍後寫成的〈從天真到自覺──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詩?〉更加肯定:「只有等吳晟這樣的作者出現,鄉土詩才算有了明確的面目。」又在與唐文標論辯時說:「真正威脅作家的,不是批評家,而是一位更好的新作家。……一定要有一位新作家出現,把同一題材處理得更好、更新,甚或創作出一個嶄新的題材,才會迫使舊的作家『過時』,而成為新題材甚至新時代的代言人。」吳晟獲得「代言人」的獎譽,固然關乎1970年代文學氣候從西化潮流轉回民族、現實,他那樸實的鄉土語言一洗驚奇、怪異、或不免失敗的西化語風,最主要還在於他「發掘了」一個嶄新的題材,這題材的精神是自我認同、自我肯定、自我維護。能將這種題材持續開發,引起共鳴,則因他所關切的事是台灣社會普遍面臨的,也是個人切身體察、帶著感情創傷的。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詩?」余光中四十年前的提問文章,有多處「暗合」吳晟其人其詩:

……實實在在的東西也不好寫,也許還更難寫。身邊事,天天如此,處理起來卻不簡單。高手娓娓道來,自然親切,說到妙處,更能化腐朽為神奇,咫尺之間,捕得無限。這種詩的張力遍布全局,並不以片言斷句馳騁才氣。

余光中未明指吳晟,但緊接在「第二屆中國現代詩獎」評審後抒發的感想,以其最新的觀察為對象,十分自然。說吳晟是余氏稱許的「新時代的代言人」,是合理的推測。

四十餘年來,我對吳晟的詩文雖不陌生,但未嘗深究,今年(2017)因台灣師大「全球華文寫作中心」主任胡衍南選定他為「作家論壇」的主題作家之一;真理大學又因他榮獲「牛津文學獎」舉行研討會,我有機會重新審視這位與我寫作素材頗多差異的詩人,考察他的心靈基礎、家園精神,他認定的重要的課題、重要的世界。這一重新審視,更使我確信他是一位詩作不算多但風格極鮮明的詩人!他長年對我的友誼,從而增添了詩的感動。

《他還年輕》是吳晟2014年最新力作結集,之前他出過多種不同版本的詩集,後來編纂成《飄搖裡》、《吾鄉印象》、《向孩子說》,第四集《再見吾鄉》則收入《吳晟詩選1963-1999》,書後附錄詩作編目及發表時間、刊物,閱讀、檢索、研究都很方便。2017年發行的《種樹的詩人》,則是從側面深化認識吳晟其人其詩的一本參考著作。

二十世紀末文學研究已結合了族群、性別、階級等社會課題,文學與環境的研究也日益受重視,生態批評家指出的:沒有哪項文明成果不是對自然的剝奪,人類實際的處境持續惡化中,我們需要提出一種有關文明對自然負債的說明……。這些,都是吳晟長年以詩的語言、詩的體式進行的思考要點。

去年吳晟為《種樹的詩人》一書接受採訪,談到樹的樣子就是生命的樣子;樹的智慧就是生命的智慧;唯有自然環境存續,人類文化才可能積累。距1963年他寫下第一首詩〈樹〉的時間已逾半世紀:

亦成蔭。以新葉

滴下清涼

亦成柱。以愉悅的蓊鬱

擎起一片綠天


而我是一株冷冷的絕緣體

植根於此

縱有營營底笑聲

風一般投來

當年十九歲的吳晟,即以樹自況,表達「植根於此」的信念,及不趨向外在引力、不受引誘的堅持。五十年來,他不斷呼籲挽救敗壞的環境倫理,面對土地的毀棄,閱歷世情滄桑的他,一次次發出沉痛憂傷的告誡,典型詩作如〈土地,從來不屬於〉:

土地,從來不屬於

你,不屬於我,不屬於

任何人,只是暫時借用

供養生命所需


一坵田,八百代主人

歷代祖先,守護土地

再交付下一代

看顧,即使擁有

也只是億萬年生命史

匆匆一瞬

五十年來,吳晟對土地、自然用情之深,如對情人、家人一般,既見諸詩文,也付諸行動。「自然」,絕對是他情愛體系中特有的、不可漏看的一個臉譜,是他倫理敘事中最重要的一章。


幾米/空氣朋友
幾米/聯合報


郭珊/與海膽舌吻
郭珊/聯合報
女友送來一盒冰鮮海膽黃,產自加拿大。

幾條橘色的肥厚肉舌疊成塔,在室溫下漸漸從冰夢中甦醒,吐著一嘴軟銀子似的碎光,閃忽如譎笑。實為性腺的舌苔,約有一指長,密密地生著一層絲絨狀的鼓脹的苞芽,誘著人的眼在這金色的情慾的原野上放浪。淺黑色的消化道猶如一縷隱士小徑——古典小說裡的「草蛇灰線」,大都蓄著一種圖窮匕見的有預謀的亢奮。

頂級食材向來是食界的孤星,刑克眾生,不容爭輝。虎度門前,演得了《夜奔》與《思凡》的不過寥寥。既唱且做,空空地要演出個萬千山水、三界迷苦,這是大閘蟹或松茸級別的老倌才拿得下的戲寶。而海膽將獨食主義奉行得尤為徹底,連薑、醋、醬、芥之類的貼角都不需要,天然之味已是完足。

海膽蒸蛋、炒飯、做湯固然也好,卻都不若直接生食。豹子頭林沖最風光的戲分,定然不是在上山之後——火拚王倫、五虎封將再精采,怎比得落草之前的風雪山神廟,全場只看一人?恨天涯隻身流落,掙殘命奔走荒郊。那是真正的千山我獨行,渾身是「膽」,不勞相送。

含住一片,放在嘴裡啜吸、盤繞,一種舌面摩擦的酥癢的奇感,混合著涼潤的鹹腥氣,猶如與整個海洋深深濕吻。咬破的一瞬間,一股肥膩到煉乳程度的冷冽而回甘的漿汁登時迸裂,接連不斷地噴射出鮮到噎人的液態的火焰、沙石與煙團。脂肪酸、氨基酸、卵磷脂、多糖、多肽……延綿不絕的高潮澎湃,將一整座味蕾的城池都掩埋在熔岩與餘燼之下,因為烙傷之慘重而幾近「失味」。

之所以想到火山,是因為澀澤龍彥的《唐草物語》,其中一則講的是《博物志》作者普林尼與維蘇威山還有那不勒斯海灣紫色海膽的故事。在普林尼的時代,羅馬人已經嗜吃海膽,常見的吃法,是將海膽黏糊糊的、帶有甜味的卵巢搗碎後製成啫喱,用銀色容器端出來享用。

比海膽的滋味更夢幻的是其謎一般的構造——海膽生滿棘刺、骨板嵌合如萬神殿的外殼,曾令維特魯威大為讚嘆;牙齒、鰓、管足、生殖腺、消化管,一律成五輻對稱,是超現實主義者的愛物,譬如畢卡索與達利的畫,還有高第主義的室內裝飾造型。

書中借普林尼之口,將這種沒有耳目、四肢和頭腦的被動生物稱為「人生的導師」——日復一日只在小小的領地裡捕食,如無必要極少動彈,「完全不關心周圍的世界 」,「活得像作夢一樣」。早在五億年前的寒武紀,海膽就達到了進化的極致,結構與今日幾乎完全一樣,仿若「神在暗中操作的生命的閉合圓環」。

活生生的海膽,我只見過圖片。五個奶油色的孿生嬰胎向著腹心卷摺,像祭祀吟唱,又像圍爐夜話,守著被稱為「亞里斯多德提燈」 (Aristotle's lantern)的複雜口器——一叢四面有框、卻從未點燃的幽冥之火。這些漂浮在宇宙洪水之中的金卵,遍布從極地到熱帶的海底,建造一座座尖塔林立的哥德教堂,供奉著蓮座之上、五五之數的創世模型。一如古代的中國人把對天地的想像——大黿馱著的神山雕刻成香爐的紐蓋,而崇拜太陽光芒的羅馬人則將心目中理想的城市築造成放射形狀。

據說末日降臨之時,亞特蘭蒂斯的倖存者潛入深海,在水底岩洞和礁林間棲身。這些陸上的先民改用鰓呼吸,生出腳蹼,身子變成半人半魚,一共建造了十二座擁有巨大穹頂的城市,祕密地存在了一萬二千多年。這些沙床上的花鈿,鱗蟲的蹴鞠,明代方士提煉的「雲丹」,是否也是一個個光華隱匿的異族文明的靈球,在時空的奇點裡瞬息膨脹與消亡,首尾相銜,始即是終,以至於用人類「想世事名韁利鎖,嘆韶華石火風燈」的眼光看來,反而成了恆久不變的呢?

「宇宙只是上帝的一閃念——這是個教人很不舒服的念頭,特別是如果你剛剛付了買房子的首期。」(伍迪.艾倫)此時此刻,我便是帶著如此這般的心情,與女友一起舔著指頭大啖,企圖從生而為人的愚蠢與虛無之中掙脫片刻。

兩隻海膽一邊享用藻類與有機物的殘屑,一邊談論著鮫人的紗衣與珠淚、蜃精吐煙凝成的宮闕、龍女的蒙難與報恩……今夜有大雨,我們還要打著飽嗝去戲園子裡,看岸上的人類演戲。


【慢慢讀,詩】辛金順/WeChat
辛金順/聯合報
讀完訊息,把你的悲傷留下

刪掉文字

讓日子一個又一個

涉過水流

留下昨日的屍體,孤獨的笑


命運站在河岸,給自己

發了短訊

「讓一生燒成了灰燼,讓火

讀出了光的陰影」


而你卻消失成了詩句,轉身

雨肥風瘦

那些流浪的影子,也在

彼此的思念裡

遺忘了彼此走遠的名姓


夢用一湯匙的時間交談,語言和

語言,擁抱

誰家的浮雲誰家的庭院

躲著

一隻黃鸝,空好音


神們都在低頭滑屏,掃描

人間未了的遺情

留下枯荷

撐傘避開當年那場傾盆

大雨,蜻蜓

穿草,點出了一行微訊


留言千古,鈴聲丁丁

拼音裡一張人面,一朵桃花

忘了誰和誰相見,和不見

像一場大霧

安靜地落在世界的邊緣


那些鍵入的:-),也已近黃昏

讓一枚無限好的夕陽

把虛無點亮


而近況有點臃腫,夢想還在健身

下載的往事

已隨汗水蒸乾,趕路的星辰

依舊還在路上


還在路上走的人,走成遠方

念天地之悠悠啊

我將自己封鎖,將你解放

一任詞語四處離散


還在路上走的人,繼續的走

刪掉自己

剩下影子,就是方向


  訊息公告
拼5G商轉 中美日韓搶第一
未來5G系統之運作在20GHz高頻環境下,三五族磊晶片用量隨之大增;加上VCSEL不論在光通訊(支援10G、25G 光通訊速率)或3D感測及其他感應器應用上均將大幅成長,該相關族群皆有大成長的機會。

音樂家練琴,到底在練什麼?
踏進Walk and Taste 正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音樂家沒日沒夜的獨處於琴房中練琴,到底是在練什麼?新英格蘭音樂學院碩士黃竹君,用一張圖精闢分享,將音樂家的日常簡化成七大項目。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