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看它的線條!這把鏟子是個經典,國外很多部落客都推薦。」老爺得意洋洋地展示。「用在哪裡?堆沙堡嗎?」
我老公熱愛登山,更著迷於裝備的蒐集。學生時代,他省吃儉用,打工存錢,只為了購買夢幻品牌。
歷經一開始的亂買一通後,他領悟出第一條敗家信條:「買東西要一次到位,不然一買再買更花錢。」
隨著登山經驗的累積,他對裝備的研究也更深入了。「齊全的裝備很重要,」他嚴肅地告訴我:「因為可以在山上救你一命。」
網路引燃購買火焰
功能各異統統搜刮
工作後的他起先買得很節制,因為有些品牌在台灣的售價貴得嚇人,而且有我在旁盯著。然而,網路的盛行引燃他深埋的熊熊火焰。「這種價格不買對不起自己,」他一臉眉飛色舞:「同樣的錢在國外可以買兩件!」
登山健行汗流得多,內層要穿排汗衣保持身體乾爽。短袖夏天穿,長袖冬天穿;涼的時候穿薄長袖,冬天上高山要穿厚長袖才夠暖。一般的排汗衣穿久了容易有汗味,所以改買不易產生異味的美麗諾羊毛排汗衣;S牌的很不錯,I牌的合身剪裁更有型,平常上班穿也可以,於是多買幾件,方便替換。
中間層著重保暖,保暖層分行動用及營地用,行動用的保暖材質是Polyester,薄的輕便,厚一點的實穿。風大時得有件保暖又稍微擋風的Wind Pro,他說這樣就可以不必穿風衣,所以購物車又加了一件。
營地的保暖首選是羽絨衣,甲家的輕又暖,乙家的版型好看,丙牌的價格相對便宜,丁牌是羽毛衣中的LV,「小孩長大就可以穿了。」他如此說明。但是羽絨衣不易保養,於是他的眼光朝向近年風行的化纖衣。
化纖衣輕暖,而且濕了仍可保暖避免失溫,重點是可以丟洗衣機,方便維護。因為不知道哪家的功能最強,老爺就各買一件回來研究測試,I牌的清倉特賣不能錯過……鳥牌的立體線條更是登山客眼中的極品,國外有人可以幫忙帶回來,機會難得要多帶一些。
外層衣首重抗風,Windstopper的擋風效果超好,穿上一件根本不需再穿保暖層。碰上雨天要穿GORE-TEX外套才能防水透氣,但是這種布料貴又重,用久了防水膠條容易剝落,「外套不用買太好,」使用多年後他發現,「我們改用便宜點的輕量雨衣。」
登山裝備推陳出新
收藏觸角益發寬廣
高山沒有旅館,要搭帳篷才能安穩睡覺。二人帳不夠用,再買一頂三人帳;帶兩頂帳篷出門太重了,另買一頂輕量的二人帳,再來個露宿袋,重量輕、更精簡。「而且只要睜開眼睛就能看見星星。」他眼裡閃爍著星光。
入夜後的高山氣溫低,想要舒服一覺到天亮,得有隔絕地面寒氣的充氣睡墊,再搭配好的睡袋。睡袋一人一個不夠用,不同季節得使用不同厚度,連不同的體型都講究不同尺寸。「你來躺躺看!」在新睡袋裡像隻蛹的他說:「包覆性真的不一樣。」
爬山不能只吃乾糧,暖呼呼的熱食一下肚,疲累頓消,然而不鏽鋼太重,鋁有導致老年癡呆的風險,所以得買鈦製品,鍋盤、杯碗、叉匙,一應俱全。單層的鈦杯裝咖啡容易涼,買雙層的可以保溫;一個人喝無趣,再加買幾個全家人一起乾杯。這麼多東西要有一個耐磨耐操、背負系統又省力的背包來裝載,所以家裡每人都有一、兩個量身訂作的背包,「一個背包可以背好幾年,很划算,鳥牌又提供材料終身保固。」
登山的裝備推陳出新,柺杖、鞋襪、褲、帽、領巾、手套、爐頭、刀子、水袋、水壺、頭燈、營燈、酒精燈、收納袋……他收藏的觸角益發寬廣,最新的戰利品是一把鏟子。
「這麼重!不是要輕量化嗎?」我質疑。「你看看它的線條!這把鏟子是個經典,國外很多部落客都推薦。」老爺得意洋洋地展示。「用在哪裡?堆沙堡嗎?」「用處可多了,方便的時候你就知道了,」他說:「我可是很注重環保的。」
女人永遠少一件衣服,男人永遠缺一件裝備。他常常掛在嘴邊:「這些裝備全家都可以用,而且可以當作傳家寶。」對於要買的東西,老爺永遠可以找到合理的101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