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之最,獨有茶館領銜金字招牌;茶館已開,敬邀四方豪傑仗劍前來!各位看倌請來欣賞【金庸茶館電子報】 【異外之聲˙同志熱線電子報】帶你/妳了解台灣同志社群近況,掌握第一手活動與報導,來聊聊異性戀之外的事!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0/15 第3357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頂新恥辱比101還高
聯合報社論 政府處理食安 要有正面思考與布局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治理 別落入學派博弈陷阱
聯合晚報社論 股災中的台股 「食」在令人不安
食安問題怎麼解決?
民意論壇 台式民主 有亂流、不翻船
資訊公開 讓黑心無所遁形
政府沒公信力 只好「私刑」拒買
提霍勒 給台灣鎖國經濟新思維
去梯言/消滅黑心食品要如臨大敵
如果伊波拉入境 台灣準備好了?
味全盡責員工 抱歉了
民粹全面抵制 不公平
那段「國貨好」的年代

聯合報黑白集
頂新恥辱比101還高
黑白集/聯合報
頂新魏家想要爭取一○一大樓的經營權,但今日魏家因黑心油自招之恥辱比一○一大樓還高。

魏家原本是一個名利雙收的兩岸傳奇,爾今卻成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社會對其惡行的痛恨猶在其次,對他們魏家三兄弟的不齒與瞧不起更是椎心穿骨。一頁傳奇竟變成一桶臭不可聞的餿水。

魏家其實不止是一○一大樓的最大民股,且有多幢「最高樓」。一、成為大陸方便麵(康師傅)與即飲茶等的第一品牌,這也算是一幢「最高樓」;二、以九成九的銀行貸款,買下九戶帝寶成為最大戶,也是「最高樓」;三、經過前兩次黑心油風暴,頂新因標榜「良心事業」,旗下正義油廠一躍為台灣市占達八成的最大油商,這又是「最高樓」;四、頂新魏家是食品業龍頭,因而被選為GMP協會理事長,不啻已成行業道德形象的精神及實務領袖,這更是一幢「最高樓」。昔日彰化一家工業用蓖麻油廠,今日坐擁兩岸指標性的「最高樓」,豈不是一頁名利雙收的傳奇?但是,在如此大名大利下,頂新魏家竟然作惡至此,已使這些「最高樓」皆成了魏家高聳入雲的恥辱柱。

吳家誠教授說,頂新對黑心油事件是一路「有意的欺騙」。莫說鑫好公司可能是頂新離職員工開的「人頭公司」,現在已經證實頂新自己也直接從越南進口飼料用油。在這樣的惡行下,魏家還一而再、再而三地用「食品事業是良心事業」來欺騙大眾,坑殺了多少響噹噹的食品名牌、傷害了無數消費者,甚至賠上了台灣「美食天堂」的聲譽。為富不仁一至於斯,能不令人髮指?

法律能不能「罰到倒/關到老」不敢寄望。但魏家自招的恥辱,用台灣海峽的水也難以洗淨。

   
聯合報社論
政府處理食安 要有正面思考與布局
社論/聯合報
頂新食品一年三次出包,當然絕對不是簡單一句「管理不善」所能諉飾,也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公憤,更有許多民眾、媒體、名人和機關團體發起抵制。本報社論近日也對頂新事件多所批評,認為業者欠缺社會責任,更輕忽對台灣這塊土地的珍惜與關懷,如今引發企業風暴如燎原之火,確實是咎由自取。然而在頂新食安危機後,馬英九總統日前召開國安會議,竟然得出一個「全民抵制頂新」的結論,令外界瞠目結舌。對於此事,我們可從三個角度切入分析,希望能在這一片「全民皆曰頂新可殺」的民粹風氣中,找到一個理想的解決方案。

首先,對於頂新與味全相關事業,民間的抵制與名嘴的批評都是社會情緒的自然呈現;但是總統作為國家的領導人、全民的大家長,卻不適合呼籲九十九%的多數人民去抵制一%表現不佳的少數不良企業。頂新的過錯,可以有司法追訴、有行政裁罰,這些都是政府合理的法治手段;但是無論如何,該企業上自老闆下至員工終究還是台灣人民。中華民國總統對於所有的台灣人民,還是要有「視民如子」的胸襟與高度。教育的標準口號是「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no child left behind),即使是混幫派、吸毒品的也不例外;國家元首對於全國人民,當然也不可以把他們打為異類。這是身為大家長的應有高度。

其次,國安會大陣仗討論食安,卻得出「全民抵制」這麼一個欠缺格局視野的結論,也凸顯出馬政府國安思考之狹窄。老實說,台灣的食安再怎麼差,也比中國大陸的食品管理要好上許多。大陸人民趁出國旅遊之便,必定會在港、澳、台等地搜刮採購奶粉等食品,即可驗證十四億人民對食品信心之所繫。以台灣資通訊之實力與食品履歷發展之經驗,我們是極有可能成功發展成為十四億華人若干產品的分裝、驗證、履歷、品質檢驗中心的。

過去兩年三次的食安事件雖然都是負面衝擊,但是台灣政府大有機會將危機轉化為轉機,趁此機會逐步建立起台灣對若干關鍵食品(例如奶粉、食用油、禁止原料之負面索引)的驗證資通訊系統,建構起台灣在華人食品市場的龍頭認證地位。執政者如果不能從正面積極的「食品產業」思考切入,就只能一次又一次淪為食安事件負面消極的危機處理,不但自貶格局,也自陷於沒完沒了、永遠被輿論追殺的困境。日前國安會「全民抵制頂新」的天兵級結論,正是這種困境的寫照。

最後,我們也要對頂新集團說幾句話。魏家兄弟能在卅年間在中國大陸打下一片天地,這表示他們在成本管理、市場開拓方面有過人的能耐。但是,這種對「錢」敏感的企業經營能力,為了追逐低成本而極盡手段的方式,卻也正是種下該集團目前身陷危機的原因。魏家兄弟現在不論是辭董座、掉眼淚,都不足以換回台灣人民的寬宥。唯一一條可行之路,就是用心、用力地回饋台灣社會。魏家如果能裸捐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的家族財產,在台灣成立食品安全基金,完全委請社會公正人士去管理運用,主動積極協助台灣建置全世界最理想的食品安全檢測、認證履歷、原料管控、品質認定、雲端資料等流程,果能如此,那就不但是幫助自己補過修愆,也是幫助整個台灣社會往正面超越突破。從哪裡跌倒,就從那裡站起來;不名譽賺來的黑心食品錢全數捐出來建置「食安雲」,這可能是尋得台灣人民「給最後一次機會」的唯一辦法。

總之,台灣的食安問題要解決,就一定要從危機處理、選舉算計的負面泥淖中跳出來,往食品產業的正面方向思考、規劃。國家安全會議不該是叩應節目,總統更不該淪為名嘴;頂新要懂得負面危機處理,總統府更該懂得正面戰略布局。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治理 別落入學派博弈陷阱
社論/經濟日報
六年前,世紀金融海嘯爆發後兩個月,英女皇到訪倫敦政經學院時向一眾頂尖經濟學家提出疑問:「為什麼沒有經濟學家預見到金融危機的出現?」(「How come nobody could foresee it?」)此話一出,在場眾經濟學高手目瞪口呆,無以為對。但女皇的問題,不能不好好正視,眾經濟學家研究推敲半年之後,2009年7月才去信回覆英女皇解釋原因。一篇三頁的回覆,關鍵的一句話是,「經濟學家所以錯估形勢,及未能早為金融危機做預警,乃是因為國內外聰明之士統統犯了集體幻想錯誤(a failure of the collective imagination)。」

六年過去了,全球經濟在載浮載沈之中似乎失去了方向與信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調了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並警告經濟復甦「乏力和不平衡」。不平衡之意,是IMF下調了對德、法和義大利的成長預測,卻同時上調了美國的成長預測,至於對日本,下調的幅度則超過任何一個國家。

全球經濟步履蹣跚是一個問題,更值得關注的是,面對全球經濟問題的本質,以及究竟應該採取何種對策,無論在經濟學界或政策界普遍都還存在著巨大的分歧。最近中國大陸有經濟學者發表文章《經濟治理背後的學派博弈》,其中觀點很能反映相關的政策困惑與爭論。

該文指出,同樣是經濟危機,各國處理政策卻是五花八門:美國實行的是貨幣學派的量化寬鬆政策,歐洲實行的是奧地利學派的財政緊縮,中國則是先實行凱因斯主義的財政擴張政策,後來又在輿論壓力下轉向了奧地利學派的貨幣緊縮政策。結果呢?該文作者的評價是,美國挽救經濟的政策成功了,歐洲的政策陷入徹底的失敗,中國經濟則是實行凱因斯主義時一片繁榮(應是指上一屆溫家寶執政時期),轉向奧地利學派後轉入蕭條(應是指李克強執政之後),而近期中國和歐洲經濟在遭受奧地利學派的蹂躪之後,又同時開始轉向了貨幣主義的寬鬆政策。該文觀點因此提醒中國必須「走出奧地利學派的政策陷阱」,建議中國「盡快去奧地利學派化,將奧地利學派從學術界淘汰出去。」

我們之所以大篇幅引述這篇文章,是因為不僅相關的理論分歧與政策爭議存在於當下的中國大陸,同樣也明顯地存在於各國的學術界與政策界,更表現在該文指出的不同國家在不同的政策哲學與路線的選擇之間。

那麼,到底誰是誰非,又該何去何從呢?所引文章的觀點顯然是肯定凱因斯學派,否定奧地利學派的。而且,如果就當前各國經濟的表現(美國較優,歐洲及德國差,中國則優轉差)來看,確實有其論證的一定說服力。但該文的論點也顯然迴避了一些可能的質疑,例如:一、美國是真正的復甦了嗎?如果是,又何來最近熱議的「長期停滯論」?二、即便美國目前經濟指標較佳,何以聯準會要決定退出量化寬鬆呢?是擔心過多的流動性為日後的通膨蓄積了過多的壓力嗎?三、在指標中當然不宜忽略各國資產價格如股市、房市已出現明顯過熱甚至泡沫化的現象,難道這是值得歡迎的趨勢嗎?四、此等資產泡沫化的現象會不會又進一步加劇原本就令人擔心的貧富差距問題呢?總之,現在就根據各國的「短期」經濟表現來判斷不同政策學派的優劣對錯,是否略嫌過早?因為純就理論邏輯的角度理解,凱因斯學派的擴張政策明顯地具有短期刺激繁榮效果,奧地利學派的強調政策紀律則明顯地更多地重視長期經濟體質的優化,而非短期的一時繁榮。美國聯準會前任主席葛林斯班2003年卸任時,被一致公評是聯準會最出色的主席,但五年後次貸危機爆發及緊接著的世紀金融海嘯,使人們不得不懷疑早先的評價是否正確。

鄧小平曾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借用一下,或許可以改為:「時間是評估政策的必要條件」。英女王現在如果再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許可以再請教經濟學家:「你們覺得你們的政策做對了嗎?」

   
聯合晚報社論
股災中的台股 「食」在令人不安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全球10月陷入股災,美股昨再重挫,標準普爾500指數寫下2011年以來單日第三大跌幅,道瓊三天大跌673點,台股昨天跳水式下跌逾255點,一舉摜破年線8859點,跌幅2.84%,高居亞股之冠,更爆出千億元大量,三大法人賣超124.94億元,在美股與食安內憂外患下,今日台股回穩,但台股投資人嚇壞了,距離去年底的8535點,只差176點,今年來漲點幾乎被吃光。

股市有「經濟櫥窗」之稱,走勢預示未來三到六個月後的政治經濟總體表現。美國聯準會預警經濟趨緩並傳出兩例伊波拉病例,分析師擔心影響感恩節、耶誕節出外購物意願,美股因此連番重挫迭創新低,素有恐慌指數之稱的芝加哥選擇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VIX)收盤大漲16%,來到24.64,創下2012年6月以來高點。

除了美股跌跌不休外,台灣更有內憂。食用油風暴延燒,國內小吃餐飲通路業業績掉三、四成,很多小店撐不住,同時重創台灣MIT形象,不僅食品業,甚至還延燒到其他出口產業,部分外銷業紛傳在海關被擋、出貨停滯消息,台灣在第四季出貨旺季前遭到重擊。產業部分,觸控零組件龍頭廠勝華昨日宣布聲請重整,亦是一大警訊。

政府年底選舉在即,面臨國內諸多風暴一波波,政權不穩的變數對股市亦是一大隱憂,台股這波修正已近千點,後續冬天的腳步近了,投資人似乎也感到刺骨寒風正一波波逼近。金管會前三支箭都成功,11月上路的第四箭若不能見效地為大戶條款解套,恐怕8月9593點將是今年的高點。

※延伸閱讀》

target="_blank">•假豬油中鏢 這些知名產品先別碰

target="_blank">•滿意嗎? 近期食安問題宣判結果一覽

target="_blank">•資訊圖表/你吃的豬油哪裡來?

target="_blank">•毒害35年!台灣毒油檔案總整理

   
食安問題怎麼解決?
記者黃淑惠整理/聯合晚報
國內的食安問題接二連三,已經重創台灣食品業,全民都在找尋防堵食安危機制度。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認為,必須要政府跟業者同心協力一起推動,才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簡單講,企業本身「管理」是重要關鍵,企業自己要做好溯源管理;政府要知道問題源頭,才能做好食品安全規範,食安規範也一定要跟國際接軌。

由企業角度來看,擁有實驗室不代表就安全,管理應該涵蓋委外代工部份,企業本身的「管理」才是真正關鍵;更應積極推動「企業吹哨」機制的建立,企業內包括採購、品保、品管、檢驗單位,其實都有機會可以揪出問題,企業跟政府同時落實,祭出高額獎金誘因,讓黑心廠商沒有生存的空間。

其次,這次事件很多都出在委外代工,但這樣講對委外代工又不公平,其實食品大廠,有各自的強項,代工並不代表就容易出問題,而是應該監控委外加工的品質;如果由他人代工,各大廠就必須要做好源頭管理,不能夠說代工就不是自己的責任,而是要由溯源管理做起。

至於政策面的部分,政府絕對不能關起門來做,一定要參考國際先進國家作為,相關規範必須和國際接軌,政府要做的是杜絕問題來源。以豬油為例,其實炸豬油味道是很臭,只要一檢舉很容易就可以抓到,舉這次豬油例子,政府並沒有真正去深入探討豬油市場為何變成如此,只知一味的罰款,這樣很難防堵問題。

另外,邊境管理上應該更嚴謹,隨時在市面上進行產品的抽檢;各縣市可以由廢油管理開始做起,針對廢油回收、加工成工業用油後的流向等進行全程監督、管控,全面防堵黑心廠商,掌握源頭是做好食安的第一步驟。

(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口述)

   
民意論壇
台式民主 有亂流、不翻船
廖元豪/政大法學院副教授(新北市/聯合報
馬總統於國慶演說中,對台灣的民主憲政相當自豪,並且表示樂意與中國大陸分享民主經驗。然而,昨日「台式民主能做未來中國範例?」一文,指出台灣民主政治的許多缺陷,對馬總統以及台灣許多「以民主為傲」的朋友,潑了一盆冷水。

這些對台式民主的批評,許多人都深有同感。解嚴以來,花了超過廿年走過的民主憲政之路,是不是真的在倒退?

猶記二○一○年底五都大選之際,大陸有一批學者來到政大法學院參與研討會。他們看到台灣選舉競爭如此激烈,甚至發生連勝文槍擊案。但第二天投票仍然有條不紊,結果風平浪靜,一點兒也不「亂」。那次經驗,讓他們津津樂道台灣民主的成熟。然而今年三月,他們再次造訪,看到學運「占領立法院」與「衝撞行政院」的行為,卻皺起眉頭:「這讓我們很難鼓吹『民主學台灣』!」

不過,民主之路本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美國的政府不時出現僵局,在黑人總統治下依然黑白衝突不斷;歐洲各地的反移民極右派甚囂塵上,世界各地的認同與獨立風波此起彼落。而近年來阿拉伯之春或其他藉由激烈社會運動而做政治改革的國家,也不斷出現政變、軍事衝突等問題。民主國家面臨的統治危機,舉世皆然。我們這個解嚴不到卅年的國家,偶有亂流,又何必對民主喪失信心?

在沒有經歷民主的國家,知識分子或社會運動者,往往對民主有著過分理想的憧憬。他們以為實施普選,一切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解嚴前台灣的民主鬥士,或是當今許多年輕的學子,或許也有類似的夢想。因此,一旦沒有看到「最理想」局面出現,就會急躁、挫折、失望。有的因為過激而逾越分際,有的則出於失望而否定民主政治。

但我們這些經歷過解嚴前後,看到台灣街頭從經常衝突到逐漸和平,看到政黨輪替時的激昂終究可以回到正常,就更能體會民主的不完美:民主很沒有效率,經常要妥協與拉鋸。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數出「台式民主」無數的缺點。但我們卻也不得不承認,這種沒效率的體制,雖然有亂流,但比較不會翻船。很吊詭地,也許有幸親身經歷民主政治的平凡與瑕疵,正是台灣人幸福之處。

再說得直接一點。在兩岸此消彼長的局勢下,我們除了民主憲政之外,還有什麼可以自豪的?還有什麼能夠在競爭中領先的?香港到現在還在爭取普選,我們在一九九二年已經全面改選立法院,一九九六年直選總統。二千年與二○○八年更歷經兩次政黨輪替。我們或許仍有許多待檢討之處,但絕不需要自卑或自貶。

真正的民主逆流不在台灣,而是中國大陸的「中式民主論」:中國式的民主,雖然欠缺自由、制衡、競爭,仍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與生活方式;台灣甚或歐美的西方民主,其實不值得學習。

面對這種聲音,我們該做的,不是犬儒式的自嘲,而是讓「台式民主」更上軌道,更符合憲政與法治,成為有效率、秩序,同時充分開放競爭的政治體制。大陸有許多人等著看台灣民主發光,也有不少人等著看台灣的笑話。期待我們還能有機會做為華人民主的燈塔,而不是負面範例!

   
資訊公開 讓黑心無所遁形
彭啟明/台灣開放資料聯盟會長(台/聯合報
這兩年陸續發生的重大事件,從高雄氣爆、造假食品等,重創「台灣製造」的形象,讓台灣在全世界公認的善良及信賴感蕩然無存。

這些事件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資訊透明公開,例如假油事件,如果能公開源頭進出口的詳細資料,就可避免中間商搞鬼。高雄氣爆事發前,連市政府都搞不清楚臭味是哪種氣體,事後各界以國際上開放管線資料案例要求開放,政府卻以會危害國家安全與導致房價下跌而否決。近年歐美最熱門的犯罪地圖,公開犯罪地點、型態及時間,讓民眾介接資料,我國警政單位對擁有本項資料自豪,卻也以會影響房價而不公開。

近幾年各國紛紛推動開放資料,希冀藉由開放政府資料實現民主治理的透明、促進公民的參與及合作。在知識經濟推波助瀾下,配合大數據的統計分析,激發個人、產業與政府對於資料再利用的動機,以進行創新研發與服務,創造將資料轉化為知識服務的潛在商機。

華人社會常存有深沉的醬缸文化,越不透明,執政者越可掌握資訊的絕對優勢。美、法及英國,也曾面臨官僚主義,才以破壞式的創新手段來達成開放資料的實質效益,藉由政策或行政方法,積極促成開放更多的資料。

觀諸我國僅以政府資訊公開法為主要依規,此法係保障人民知的權利,相對於偏重資料價值的公部門資訊再利用,無法一體適用,與其他國家落差很大。對於開放關鍵資料,例如醫療、警政、公共安全等更缺乏開放時程,陷入法令、政府僵化、官員無企圖心之困境。

我國近一年來開放資料集的數量成長快速,受到國際矚目,但全球進展很快,我們的進步空間很大。期許政府高層,該看看各國領袖,如何用政策達成開放資料成效。民間已厭倦向政府乞討資料!政府應盡速公開盤點擁有的資料集,並與各國已開放之資料集進行比較,列出開放時間表。對不開放、機密的資料理由,須透過與民間協商方式進行。

台灣民間資料科學家的活力豐沛,可以為亞洲開放資料應用最充分多元的國家自許,這更是一種軟實力的展現,讓年輕人透過資料運用來改造政府,加速革新,更能創造工作機會及經濟產值。若政府不積極開放資料,在國際大數據浪潮下,年輕人苦無資料練兵,將是導致台灣缺乏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政府沒公信力 只好「私刑」拒買
李復甸/文大法研所教授、律師(台/聯合報
半年來,台灣民眾恐慌於「食油」危機。尤其最近頂新味全集團的劣質豬油事件,幾乎把全台的食用油市場都整翻了,據說還有後續。政府反應遲鈍,卻只會暴跳如雷。然而,全民累積的憤怒情緒,早已成為類於私刑的杯葛拒買,怒潮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從各縣市政府、公私立學校到產業聯合會分別發起連署、宣誓抵制頂新味全產品,連中央首長都加入拒買行列。

有人說台灣投資只是魏家資產十分之一,沒在怕;有人說不要殃及無辜的投資大眾。可是從頂新與味全集團的投資背景以觀,大量使用租稅避風港僑外資公司為投資人,這些公司的董監事幾乎清一色的魏家成員。重重交互投資,非但避節國稅,也在意圖逃避企業經營者的製造商責任,其惡質心態確實可議。

從法理言,企業責任該由政府行政機關及法院來偵查審判,至少要給當事人一個辯解說明的機會,杯葛行動不該是一個成熟法治社會該有的暴力行為,孰令致之?

行政單位輕忽、怠惰、欠缺橫向聯繫,事情沒鬧大,就說:「證據到哪裡,就辦到哪裡」;從不見有人說:「積極蒐證,偵辦到底。」事情鬧大了,就成立一個特別辦公室,從總統到行政院帶領八九個部會都攏進去,既不是打群架招那麼幫兄弟來幹嘛?公共行政的原則不是分層負責嗎?丙吉問牛的老故事,政府大員們該不陌生。宰相該做的事,也只不過「歲竟奏行賞罰而已」。政府欠缺的是執行力與公信力,該努力建立一個「勇於負責、依法行政的循吏政治」,總統怎能帶頭幹地方縣市政府工商管理局的工作?這種作法不叫負責,這是紊亂行政體制。

食油問題舉國關切,政府急得大喊嚴懲重罰,問題不在事情鬧大了,再高喊處罰,杜漸於微,事無大小,違法一定受到強制。必須在政府正常程序中做到一切依法行政。食油發現有問題了,重罰。那豬肉呢?黃豆呢?稻米呢?麵粉呢?蔬菜呢?豬油可以自己搾,豬能自己養嗎?我們必須確保政府的公信力。

宵小不在乎政府,百姓不信任政府。政府不能滿足人民免於恐懼的自由時,私刑就有它存在的正當性。

   
提霍勒 給台灣鎖國經濟新思維
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聯合報
法國經濟學家提霍勒以產業組織理論引入賽局理論方法,最為傑出的貢獻是,有效解開了壟斷行業競爭之政府干預管理政策抉擇問題,使他成為新規制經濟學理論框架構建的開拓者,因此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讓全世界對於自由開放市場經濟的廠商超限競爭,開啟了再檢視、再思索的新議程。

提霍勒針對自然壟斷行業競爭之政府干預管理政策抉擇問題,所做過最經典的研究,應是電力市場經濟大改革的檢討與建議。他以美國德州規制改革為例進行深度探討。因為,德州是美國唯一從消費端改革,即先從配電售電分離開始進行大改革,其他實施電改的州,則都是從發電輸電端開始,即以電廠電網分離為出發點。

提霍勒和電力經濟學者Joskow認為,在沒安裝智慧電錶的情況下,市場訊息不完全,社會次優選擇和壟斷市場均衡是一致的,也就是說,針對這種自然壟斷產業市場施予「擴大競爭化改革」的結果,反而會嚴重降低整體市場效率。

實際的論證更發現了兩個問題:一、販售電力端市場,「完全競爭的體制」可能比「壟斷體制」更加無效率;二、當競爭不完全時,即便引入了獨立售電公司,其也會釘住傳統壟斷售電公司的定價機制,最終使電價無法下降。

也就是說,改革市場並沒有呈現競爭化的態勢,相反地卻出現了廠商合謀跡象,使雙方共同享有更豐厚的利潤。

最有意思的是,提霍勒特別提出相類似情形乃出現在台灣的油氣市場。台灣油氣市場改革,採取的方式是引入台塑,希望其能與原有的國有壟斷企業中油,形成競爭;但實際上,台塑將價格釘住中油價格,根本不曾發生過任何競爭,藉由釘住中油價格策略,台塑享有了高額的利潤。

同樣的在美國之例,於販售電力端市場,引入獨立售電公司制度,並不一定會增加售電市場的競爭性;而所謂「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也不一定比「壟斷的市場結構」更有效、帶來更低的售電價格。

問題的根源,主要是所有傳統的規制方法,都忽略了產業市場一向存在的資訊不對稱問題,以致市場管理者的政府,無法提供正當的激勵手段。提霍勒和拉豐也就在批判傳統規制理論的基礎上,創建了關於「激勵性規制」的一般框架,結合公共經濟學與產業組織理論的基本思想,以及資訊經濟學與機制設計理論的基本方法,有效解決了不對稱資訊下的規制問題,這也正是其能獲得諾貝爾獎委員會青睞的關鍵。

從提霍勒得獎,台灣長期一直以國內市場為界限的封閉系統思維,乃至常常肇致「鎖國經濟」思想瀰漫,而像過去美國經驗一樣,為此而自傷自棄於世界市場;特別是現行的企業併購法、NCC、公平法(反托辣斯法)更是如此,結果無非就是包括金融/航太/專門技術服務業在內的可國際化服務業,以及公用事業、若干新興高科技在內的自然獨占屬性製造業,都喪失了競爭性,更喪失了全球化競爭力。

此刻確有必要,檢討與改進這一重大政策缺失。

   
去梯言/消滅黑心食品要如臨大敵
公孫策/聯合報
全民抵制頂新集團,味全產品全面滯銷,這才是會讓魏老闆害怕的事情。之前強冠事件時,他還擺出「我也是受害者」的姿態,但事實卻是,他根本不敢用自家生產的油在自家品牌中。

於是我們知道,黑心油品不是只有強冠一家,合理的推論,黑心食品也不會只有頂新一家。

可是,政府的反應卻令人不敢恭維:馬總統「呼籲」全民抵制頂新,江揆說「辦到沒有黑心廠商為止」。可是全民想看到的是「你們拿出什麼辦法來消滅黑心食品」啊!

我聽到的第一個「抵制頂新」是張大春發出的,兩天內成為全民運動,然後聽到政府首長發出的大言,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好像北宋時金兵入侵,政府軍不堪一擊,全靠民間義軍抗金。

一直到「國人皆曰可殺」了,終於有正義油廠的退休員工出來爆料:頂新入主正義後,開始縮減廠內自製豬油的規模,購建「脫臭塔」,任何劣油都可以「精煉」後,當高級油賣。這個訊息為何不能早幾年曝光?

周文王出獵,在渭水濱遇見姜太公,向他請教天下之道。姜太公說了一大套,其中有兩句名言:「香餌之下必有死魚,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黑心商品為什麼出現?因為廠商貪心,吞下「香餌」,終於淪為「死魚」。

爆料為什麼總在出事後?因為檢舉獎金不夠「厚重」,不足以激發內部員工的爆料動機。

簡單說,黑心商品危害國人健康至鉅,查緝黑心商品跟防疫、治水應該同列國安範圍,應該如臨大敵。檢舉黑心食品的獎金,應該不少於檢舉匪諜、檢舉盜採河川砂石。

既然查緝黑心食品視同作戰,那麼,「絕其糧道」就是很有效的致勝戰術了。

楚漢相爭時,劉邦跟項羽在滎陽、成皋間對峙,劉邦處於劣勢,全靠韓信、彭越以游擊戰術切斷項羽糧道,才扭轉戰局。

重點在掌握到敵方的糧草來源。以飼料油為例,來源其實都在政府掌握中,哪家廠商進多少飼料油,生產多少飼料,很容易比對出來。再配合檢舉資料,可以及時查緝。重點仍在於,將查緝黑心食品列為「國防優先」等級。

別再說「嚴辦」了,黑心財主根本不怕司法;也別怪立法院,因為以上都是行政權可以立竿見影的;更別再跟著喊「抵制」,讓老百姓以為三軍統帥是在等待義軍勤王。馬總統身先士卒,此其時矣!

   
如果伊波拉入境 台灣準備好了?
劉培柏/前台灣省家畜衛生試驗所所/聯合報
十三日世衛組織(WHO)表示非洲伊波拉疫情正熾,歐美已有零星病例出現,又稱該病已成為世紀瘟疫,若入侵人口密集、醫療體系缺乏的亞太地區,將造成全球大浩劫。不禁令人想到,若在入境台灣的人士發現病患,可能也會造成莫大的恐慌吧?

日前美國德州證實一位護士感染病例,和照顧一位境外移入的西非病患有關。現代航空發達,台灣應也有不少西非來的旅客,感染本病的患者是否會在台灣出現?雖然疾管署信誓旦旦境外移入感染的風險低,但筆者認為未雨綢繆,有所因應才是上策。

西非已有兩百多位因照顧病患而被感染死亡的醫護人員,這些人員都有嚴格防護措施居然也會感染。美國NBC人員赴西非採訪,也作了防護裝備,且表示未曾接觸病患,但其中攝影師卻中鏢感染。因此有專家認為除接觸病人體液會被感染外,應有某種未知的感染途徑。由於德州護士穿戴全副防護裝備也被感染,美國疾管署表示,將重新思考控制本病的方法。筆者認為一旦台灣出現境外移入病患,負責治療的醫院應設隔離區外,其醫護人員應受管制不得任意離院,以免將病毒帶回家庭,造成社會恐慌。

由於目前全球對該病仍無有效疫苗及治療藥物,只能對症療法,效果卻有限。今年八月美、加、中幾位學者共同在「自然」醫學雜誌的研究報告中指出,以多株單源抗體混合液靜脈注射人工感染伊波拉病毒發病的猴子,證明具有療效,但其對病人的治療效果至今仍在評估中。國內應速研製這種抗體,否則一旦醫院收治境外移入的病患,會陷於無藥可用的窘境。

再由WHO的資料顯示,該病在西非地區致死率約百分之五十,研究人員從恢復數月的病人精液中仍可檢驗出病毒,這些恢復者是否會成為帶毒傳染源?至今仍無解。同樣的,美國和西班牙檢驗人員發現和病人接觸過的寵物犬會被感染,卻完全沒有臨床症狀,這些動物是否也會成為帶毒傳播者?還是無解。記得今年三月WHO曾預測,八月後本病疫情會自然平息,但目前西非病例仍持續增加,因此有些專家認為可能和帶毒者存在有關。國內衛生單位應速建立快速檢驗技術,監測由西非入境的旅客,防範可能存在的這種隱性帶原者。

至今包括中國在內,已有很多國家派遣醫療團隊深入西非疫區收容病人的簡陋醫院照護病患,他們或可將此醫療經驗帶回自己國家以備不時之需。疾管署雖曾派遣兩位醫師赴疫區鄰近國家奈及利亞訪問,但未到疫區醫院實地觀察,對日後防疫工作助益不大。

目前全球研究人員對本病病毒認知仍有限,對該病的控制束手無策。不難想像,若真有病患入境台灣,當必讓疾管署和收治醫院忙得雞飛狗跳,其造成社會的恐慌,絕不小於十一年前的SARS疫情。台灣應預為綢繆,嚴陣以待。

   
味全盡責員工 抱歉了
潘宇杰/自由撰稿人(新北市)/聯合報
你沒有錯,只是背著原罪。

新聞中看到味全企業的員工顫抖的手伴著啜泣的語音:「請讓我們有生存的空間」。

員工沒有做錯什麼,只是消費者現在要對這品牌殘忍,因為消費者不能再忍受無良經營者的言語與態度。

我曾對著大陸同事比指叫好、大肆稱讚,跟他們誇讚說「康師傅」的酸菜牛肉麵裡的火腿腸硬是要得,而他們四兄弟的奮鬥與經營故事成為台灣激勵人心、企管經典的範疇。但曾幾何時,台灣消費者卻成為傻傻的吃了多年餿水油的沉默加油者;消費者會捫心自問:「還要繼續沉默嗎?」

「哪天羈押魏先生,哪天開始買味全;哪天頂新退出味全,哪天開始買味全。」

員工沒有做錯事,只是經營者把品牌玩殘了,把員工玩殘了。

抱歉,味全的老實盡責員工們。

   
民粹全面抵制 不公平
張榮攀/文字工作者(花縣吉安)/聯合報
頂新管理階層在這次食安責無旁貸,但是全台各地政府可能只是要展現魄力,卻採用民粹式的處理模式,這是對的方法嗎?

味全出問題的是豬油的相關商品,但是它僅是一小部分的商品。但是其他商品如果沒有問題!那麼全面抵制是對的行為嗎?還是不分藍綠,只是為了顧好自己年底的選戰基本盤而已?

食用豬油的民眾罵,就來抵制全部的商品。請問那些在味全公司不做豬油的員工,他們用心製造的商品,有必要被罵嗎?當社會大眾在氣頭上,說要讓味全倒,但是這樣好嗎?對沒有去製造黑心豬油的味全員工,是懲罰且不公平的!

魏家該接受法律調查或審判的,有法院會處理。但正在選舉前,藍綠地方政府的做法,恐怕過當,也是不義的行為。

當下要處理的事,是用法規、罰責、立法來預防未來類似的事件發生,而不是將食安問題政治選舉化。

   
那段「國貨好」的年代
曾慶茹/文字工作者(台北市)/聯合報
還記得「國貨」這種概念嗎?我的奶奶曾是一位業餘作家,最近翻看她過去文章,在她卅年前赴美探親的記事中剛好有這樣一段:

「在獅子城購物時,遇到一位國人,聽我們講國語,她就指著一大罐味全罐頭對我們說:『這些東西,我都很想吃,但是又不知道好不好吃?』我說:『味全的產品滿有信譽的。』…」

商人「信譽」是消費者想到的第一件事,上文談到老牌子,現在讀起來覺得分外傷心,一個品牌幾十年好不容易在海內外、在國人與華僑華埠間建立的「信譽」,在接手經營者的掌控下,片刻就毀滅殆盡;以前的人因有信賴商家的基礎,所以第二件事只須想到「好不好吃?」現在不是,現在是先害怕「能不能吃?」

奶奶那個年代,我們對國貨很有信心,一個台產的電鍋可以帶著出國又回國用幾十年,紡織衣物傳了兩三代現在穿著還鮮豔如新,當國人唱著「國貨好、品質優秀最老牌」這類廣告歌時,心裡非常驕傲自豪;到了現在,真正能引以為傲的國貨有幾樣?3C搶用韓美機,衣服標榜正韓貨,飲食最好靠進口。

台灣人對國貨的信心是跟著身為四小龍之首的信心一起成長起來的,因為背後有務實經營各項國計民生產業的基礎。如今人亡政息、產業務虛,劣幣驅逐良幣下的商人買賣黑心食品,只不過是我們失去小龍身分後顯現的其中一角暗影罷了,而當初台灣成功的理由被某些人刻意遺忘,那這「共業」也只能繼續承受下去。

   
聽抱怨像吸二手菸
史丹佛大學教授指出:「每天接受30分鐘的負面信息,會傷害人腦內海馬體的神經元。」除了抱怨者的腦部會受傷,吸進二手抱怨的人也會受到一樣的損傷。

流浪狗「便當黃」跨海遇見的新生命
聽動物志工豆芽菜,告訴我們流浪狗狗「便當黃」的故事,也許我們就能瞭解,救援動物的這條路上,這些樂天知命的動物們帶給我們的,遠比我們想像的多。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