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宣布將由林全擔任行政院長,這個決定不令人意外。林全在扁政府時代有完整財經歷練,他與蔡英文互動密切,且近年長期為其擘劃政策藍圖。此一布局,也意味在「完全執政」後,民進黨政府上下皆將以蔡英文的意志為意志,施政成敗由總統兼黨魁的蔡英文一肩扛起。林全出線,外界議論最多之處,是新閣不少成員係「扁朝舊臣」,而有「扁營回朝」之質疑。若陳水扁的執政經驗對民進黨是加分,這項「傳承」當然沒有問題;但外界之所以疑慮,主要是扁朝八年已成台灣民主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頁,如今外界關心的不僅是人選如何,而是蔡政府會不會步扁政府後塵?
對此,林全的回應是:「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要認為扁團隊就是不好的」,因為扁政府時期也培養了很多政務官。林全進而談到,儘管今天外界對馬英九政府有不同看法,但也不必因此認為「馬政府閣員都不好」。此一說法,確有道理。問題在,台灣社會「就事論事」的能力因長年政治惡鬥而逐漸流失,如何趁著政黨輪替建立起新的政治文化,朝野都應深思。
事實上,內閣閣員來來去去原因不同,其表現之良窳,外界也自有公評。扁政府的失敗,未必是所有閣員的失敗;馬政府受批評,也不表示所有官員皆一無是處。癥結在,一因藍綠政治對立,政務官的表現被汙名化、標籤化已成常態;二則無論個別閣員的表現如何,最後皆因總統的能力而被化約。而扁、馬用人都有盲點,成了這兩朝政府失敗的重要因素。
陳水扁用人,除了上任初期曾邀少許藍營或無黨籍人士出任要職,作為和解象徵,到了執政中後期,政府運用幾乎都只依賴「親信」。陳水扁的政務官,主要來自民選首長、民代及黨內幕僚,再穿插少數技術官僚和學者;這樣的結構,固然在政治宣傳及政策辯護上戰鬥力十足,但在實際政務上卻未必拿得出傲人成績。
更糟的是,扁家的貪腐濫權讓若干政務官有樣學樣,公然收賄者有之,赴賭場接受招待者有之,下台前濫權為自己找後路者有之,在在留給政壇「吃相難看」的貪腐印記。八年執政下來,民進黨可謂損兵折將,傷痕累累。
馬英九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台,取得「完全執政」,當然受到民眾的深切期待;然而八年執政下來,政績卻令人失望。馬政府用人之褊狹,比起陳水扁毫不遜色;其人才率皆來自技術官僚和學界,號稱「博士內閣」,卻因不接「地氣」而與社會脫節。馬政府不僅決策過於保守,官員對民眾需求反應遲緩,不僅開創性不足,連守成都力有未逮。
馬政府用人的主要癥結在,無論學者或技術官僚都缺乏政治性格,一則拙於為政策辯護,二則因留有後路,隨時皆可回任原職,因而缺乏拚政績之鬥志。相形之下,國民黨的民選公職人員在政策上又幾乎沒有「造血」的功能,導致行政與立法脫節,整個內閣意興闌珊,到執政中後期,「首長下台、副首長接任」已成常態,人才和士氣被消磨殆盡。
總結扁政府和馬政府用人之失,兩人用人眼光皆過於狹隘,加上親信主義及本位主義作祟,甚至不同的聲音均遭排除。其結果,是政府人事「近親繁殖」,決策瞻矚無法與時俱進,甚至常常落後民間部門,更遑論領導國家前行。一眨眼十六年過去,台灣政經卻停滯不前。
在扁政府任官期間,林全算是正面評價高於負面評價的政務官,在財政收支平衡、租稅改革上也可見其功。蔡英文誇他「溝通能力好」,而且熟悉她的治國理念,並將林全組閣定位為「改革內閣」;這一切,希望都不只是說說而已。無論如何,蔡英文和林全應以馬、扁的用人缺失為鑑,進而設法為政治注入新的氣息,才能讓台灣擺脫惡鬥的泥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