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健康生活報】透過醫師及各領域專家,提供生活保健相關知識,引導民眾養成正確的健康生活態度及觀念。 【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財經  追星  NBA台灣  udn部落格  udnTV  讀書吧  
2017/11/20 第412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當雄檢挑戰雄院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眾高呼「醒來」,蔡英文不能繼續裝睡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改善投資環境 期待賴內閣下一步
民意論壇 兩岸關係解讀/人民善意 兩岸穩定基石
兩岸關係解讀/對岸不急 我們何必焦躁
兩岸關係解讀/十九大 台灣民意翻轉觸媒
趙春山/統獨光譜移動告訴蔡政府的事
美國會加大力度 挺台美軍事合作
一帶一路新支點 大陸拉美戰略浮現
聯合筆記/為約束川普 將軍們密約

聯合報黑白集
聯合報黑白集/當雄檢挑戰雄院
聯合報黑白集/聯合報
司改國是會議八月間才落幕,但所有改革大話似乎迅即被忘得精光。事實上,就算某些部門還在默默地推,恐怕也對司法體系的不中立感到無可奈何。這點,看高雄地檢署偵辦慶富案,即一目了然。

日前慶富錄音檔曝光後,雄檢忙不迭地發布新聞稿,指陳偉志所稱「去總統府溝通後,軍方錢就下來了」,是「浮誇之詞」。未料兩小時後,總統府即證實陳偉志確曾入府會見黃志芳。雄檢護航失利臉上無光,竟又畫蛇添足說,這段情節陳偉志曾向檢方交代。兩小時前後,雄檢踐踏了兩項原則:一是公然說謊,二是違反了偵辦中案情不公開的原則。

但是,雄檢並未因此轉趨謹慎,同一天更大動作向高雄地院提出抗告,要求收押慶富前執行長簡良鑑。眾所皆知,簡良鑑只是陳慶男父子的「白手套」,雙方早已鬧翻拆夥。而雄檢不僅把「白手套」從證人變被告,還把他當成主謀來辦;相對的,對手套底下那隻「手」反而百般寬貸。

雄檢先前讓陳慶男父子分別以八百萬、五百萬交保,對於高雄地院讓簡良鑑以三百萬交保卻大表不滿,認為非收押不可。這就令人不解:詐貸案獲益者當然是陳慶男父子,為何認定簡良鑑是首謀?大家等著看,今天雄院會不會受雄檢之脅。

蔡氏司改最讓人難以信服的正是這點。司法人員的立場與心證時時受政治的牽引,或被立場認知所迷惑;但因此而受益的執政者,誰會出聲喝止?

   
聯合報社論
聯合報社論/民眾高呼「醒來」,蔡英文不能繼續裝睡
聯合報社論/聯合報
蔡英文在就職周年前夕拋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兩岸互動新主張後,兩岸關係彷彿就一直在等中共十九大對台政策的定調。如今十九大已落幕,兩岸關係真正的考驗要開始了,但蔡政府卻靜悄悄地,看不出有新的方向或主張。

根據本報今天發表的兩岸關係調查的結果,不滿蔡英文兩岸表現的人增為五成六,對大陸民眾有好觀感的比率逆轉增為四成九,願赴大陸就業的台灣民眾增為四成,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降為兩成四。這些,都顯示兩岸氣氛出現了可觀的變化。蔡英文對於這樣「官冷民熱」的氛圍,仍無動於衷嗎?

蔡總統上任後,不斷強調「維持現狀」,避免踰越紅線。然而,她的「新南向」政策和政經、文教施政中,諸多「反中」、「去中」的作為,在在都與維持現狀的基調背道而馳,也使兩岸關係難以開展。此外,包括來台陸客陸生驟減,衝擊台灣相關產業和人民生活,民間不滿蔡英文兩岸政策的比率明顯上升,其實都是社會輿情的真實流露。其中,統獨光譜的移動和民眾對大陸觀感的翻轉,隱隱說明習近平的對台政策正在發酵,也讓蔡英文面臨嚴峻挑戰。

蔡英文雖拒絕承認「九二共識」,但兩岸並未發生「地動山搖」,因此許多民眾不認為是「九二共識」因素導致兩岸緊張。相反的,從這次民調看,不少人認為台獨和民進黨的政策才是導致兩岸關係惡化的最大變數,分別創下歷次調查新高。

在世界局勢基本架構未變的情況下,「維持現狀」一直是台灣的主流民意。然而,馬政府時期因促進兩岸交流,反造成台獨聲勢張揚;到了蔡政府縮緊兩岸交流,則反致急獨緩獨民眾驟減;這點,不能不說是民意對政府決策的鐘擺效應及平衡作用。歷次民調中,統與獨大抵維持一比二的比例,如今,統獨比例則正在快速接近。仔細尋思,習近平的「反獨」未必能造成台灣的民意移轉,主要癥結,在蔡政府無法為台灣民眾找到出路。而且,若台灣不能擺脫經濟困境與政治泥淖,習近平的「促統」將更見其效。

就在蔡英文施政陷於泥沼之際,習近平宣示要與台灣民眾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並提供學習、創業、就業與生活的同等待遇;一推一拉之間,也加深了台灣民眾對兩岸落差的感觸。例如,福建要引進千名台灣博士教師,對岸大學則加碼台灣學生獎學金,並擴大台灣律師登陸執業範圍。中共在鼓勵創新創業、全球攬才的戰略中,更順勢納入台灣的青創人才。與這股拉力相呼應的,則是台灣民眾願赴大陸工作、念書和定居的比率,全面上揚。對蔡英文而言,更難堪的真相是:越是被她封為「天然獨」的世代,赴大陸就業的意願越高。

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與人民觀感的翻轉,也值得注意。近年大陸和平崛起,企業壯大和科技發展,乃至推動一帶一路的努力,都有助扭轉其原本的老舊形象。也因此,陸客一年半來雖大幅減少,民眾對大陸民眾的好感反而逆向增長。當大陸涉台措施讓台灣民眾越來越有感,民進黨強調的「中國威脅論」就越來越蒼白,綠營的兩岸民粹口號也越來越無力。

蔡英文已多次提出「新情勢」之說,力邀習近平共尋互動「新模式」,卻越來越顯得一廂情願。論區域情勢,對川普的亞洲行,美國《時代雜誌》宣布「中國贏了」;德國《明鏡周刊》也以漢語拼音的「醒來」二字,宣告中國已站在世界中心。論台灣內部情勢,統獨的消長,民心的向背,尤其民眾對未來出路的渴求,都顯示新情勢已超乎蔡英文的預期,但她卻遲遲無法因應。

事實上,蔡英文很清楚兩岸互動的鑰匙在哪,也知道兩岸對話的密語為何。當民眾高聲呼喚「醒來」,蔡英文不能繼續裝睡!

【相關閱讀】

□兩岸政策年度調查 47%質疑不當
□願赴大陸就業、念書 創8年新高
□首度逆轉! 49%對大陸民眾印象好
□陸委會:政府兩岸方向 主流民意肯定
   
經濟日報社論
經濟日報社論/改善投資環境 期待賴內閣下一步
經濟日報社論/經濟日報
自從蔡政府上任以來,出口及經濟成長已有起色,台股亦重回萬點,但攸關長期競爭力的民間投資始終低迷不振,今年成長率甚至創下近年新低,顯示民間對未來經濟信心不足。究其原因,很多人歸咎蔡政府反商情結嚴重,且欠缺解決問題的決心和能力。

今年9月行政院長賴清德上任後,展現和前林全內閣完全不同的風格,在短短兩個月內,以具體行動回應企業界訴求多年的「五缺」(缺地、缺水、缺電、缺才及缺工)問題,同時針對「一例一休」紛擾,快速拍板定案勞基法修正草案,並送立法院審議。雖然「五缺」、「一例一休」等議題處理,林前內閣已打下基礎,但賴揆重視民意、積極任事的態度,以及展現決斷及執行力的施政風格,無疑改變民眾對政府的觀感,也為備受詬病的官僚體系注入新的活力與動能。

然而,我們必須指出,不論「一例一休」再修法或改善「五缺」問題,主要都是基於「鬆綁」思維,希望透過政策鬆綁,減少對企業的各種束縛,激發活力及投資意願。在市場自由度不高、行政管制重重的經濟體系裡,這種政策鬆綁的思維與做法,確實可以激發龐大的市場潛力,帶動可觀的民間投資。

早在1990年代前總統李登輝任內就開始大力推動經濟鬆綁,經過將近30年的努力,台灣早已是僅次於香港、新加坡等自由貿易港的高度開放經濟體,在世界經商環境排名也經常名列前茅,所以,現在推動各項經濟的鬆綁,多數是利弊參半、有爭議的政策事項,因而政府在執行鬆綁的同時,必須建立完整配套,否則,為解決短期問題,反而製造了長期問題,對台灣經濟發展未必有利。

另一個更關鍵的問題是,在全力因應「五缺」、「一例一休」等政策議題後,是否可以大幅推升民間投資意願,扭轉國內投資長期下滑趨勢?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並不十分樂觀,相信政府也不敢打包票。

凡是有種過盆栽經驗的人都知道,栽種植物的盆子包括材質、大小、深淺等相關條件,對盆栽植物的成長有很大影響,無論如何細心照護,都很難突破既有的限制。如果將盆栽植物比擬成國內投資,盆子則可視為投資的整體環境限制,賴內閣處理「五缺」、「一例一休」等作為,就好比是施肥、除蟲、改善土壤等對盆栽植物的照護;現在將主要力量集中在照護盆栽植物,而不去思考盆子本身、也就是投資的整體環境限制,那麼,究竟可以產生多大效果?難免讓人質疑。

很多人說,台灣最不缺的是錢,尤其企業擁有的現金部位及金融機構可貸資金都是多到氾濫的程度,但企業投資意願卻普遍低迷不振,「五缺」等因素完全無法解釋這個矛盾現象。反觀過去經濟尚未鬆綁、投資障礙很高的時候,民間仍爭相投資,推高投資率及經濟成長,那是因為企業看得到未來,看得到投資的願景,所以,有再多的困難和障礙,也會去克服,也要實現投資。

近十多年來,國內及國際經濟環境都起了很大變化,全球供應鏈快速調整更重創台商在兩岸分工的代工出口模式,再加上國內人口老化、人才加速外流等影響,內需動能也日益減弱。在出口及內需兩大成長引擎皆熄火的情況下,想要投資的企業如何看得到未來?看得到投資願景?近來民間投資動能不斷減弱,投資成長率迭創新低,都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近年世界各國或多或少都碰到類似台灣的問題,各國政府因應問題的主要對策,就是加速進行結構性改革,促使民間投資未來。賴內閣在處理「五缺」、「一例一休」之後,必須更聚焦在結構性的改革,澈底改變投資大環境限制,讓企業和人民都願意投資自己的未來。

   
民意論壇
兩岸關係解讀/人民善意 兩岸穩定基石
張五岳/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聯合報

縱觀今年和戰天平的調查,可以發現台灣民眾對於兩岸關係的總體評價仍然是:格局穩定、情勢低迷。從政治、軍事、外交、經貿及社會五大面向的評估,可以發現今年台灣民眾對各項指標相較於去年可說變動不大,多數民眾認為當前兩岸關係相較於去年未見明顯「好轉」與「惡化」,也認為兩岸開戰可能性仍低。

民眾對兩岸關係的基本看法反映出,由於過去一年兩岸關係在雙方的政策宣示與實際作為,皆未有重大更弦易轍之舉。此外,在中共十九大上,北京雖加大反獨的力度,但仍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路線方針。因此,近半數台灣民眾也認為在「十九大」後,兩岸關係仍將維持不變的格局。

雖然兩岸關係格局是穩定的,但是情勢卻是低迷的。民眾認為外交競爭的仍然最為緊繃,政治、軍事與經濟上仍然趨緊未見明顯緩和的跡象。對於十九大後兩岸關係會變差者卅%,是認為變好六%的五倍之多。此外,對於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不滿意度五十六%,是滿意度廿六%的兩倍之多。對於台灣的兩岸政策認為不適當四十七%,也遠較認為適當廿六%高出甚多。雖然對於蔡總統的兩岸政策不滿意者當中,當然不乏深綠支持者認為蔡總統對北京過於軟弱感到不滿有關,但民眾對於當前與未來兩岸關係明顯是呈現低迷的看法。

兩岸關係發展有延續性與變遷性。此次調查相較於往年變化較大且最具關鍵意義的指標莫過於,台灣民眾對大陸民眾的觀感度,持正面好感者四十九%,負面觀感者卅七%。此乃歷年來台灣民眾首次正面好感超過負面觀感的調查。顯示過去一年雖然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等氣氛不佳,陸客、陸生等來台交流遞減,但是台灣人民對於大陸人民仍然持著正面好感的態度。此外,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政府的印象,持正面觀感者四十%,為歷年新高。持負面觀感者四十五%為歷年新低,也是首次低於五成以下。顯示出在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國大陸對內大力反貪,對外大國崛起,也讓台灣民眾較以往持著較為正面的觀感。

除了台灣民眾對於大陸民眾的觀感發生結構性的改變外,值得關注的是台灣民眾有意願前往大陸工作、創業、念書,都是歷年新高。未來,伴隨著中共加大對台灣民眾前往大陸就學、就業、創業、生活乃至參政…等逐步放寬並等同大陸國(居)民待遇化,台灣民眾意願是否持續升高,凡此殊值持續關注。

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一方面取決於兩岸領導的政治互信,當前只有雙方領導人都有新論述、新思維、新作為,才能產生新的互動模式。另一方面更繫諸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與善意,兩岸政治可以有歧見,但兩岸人民卻不應有仇恨對立。兩岸人民的相互理解與善意增進乃是兩岸和平穩定最重要的基石。此次調查雖顯示兩岸關係的挑戰不少,機遇不多,但如能進一步增進兩岸人民的理解與善意,甚而不因政治紛歧而影響到人民福祉與權益增進,我們相信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仍然是可以努力與期待。

   
兩岸關係解讀/對岸不急 我們何必焦躁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聯合報

中共在上個月召開十九大,習近平的權力鞏固大致順利。聯合報從二○一○年開始針對「兩岸和戰天平」進行民意調查,頗有固定測量血壓的味道:既然已經連續八年,可以看出發展的趨勢,特別是民進黨政府去年捲土重來,也有必要嘗試去理解老百姓的想法。

調查分為三大類,包括敵友戰和、台灣前途及對中國的看法,分述如下。

問卷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分為人民、官方、經貿、軍事、外交等五個層面,如同往昔,除了外交競逐稍嫌緊張外,我們的選民大致上認為其他關係是舒緩的,尤其是民間的交往。當然,由於政權交替,雙方的政治往來稍有衰退;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政府下台前,選民對於軍事、及經貿競爭已有警惕。整體來看,儘管沒有一個指標顯示彼此的互動是友善、或互利,台灣人覺得開戰的機率不高。

究竟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導致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緊張,有三分之一的人相信是台灣獨立,相較於前年將近三成、去年降回兩成多,起伏不定。當然,各有一成的人以為是民進黨上台、美國軍購、或是中國政策,尤其是後者明顯升高。雖然九二共識或主權爭議在去年陡升為近兩成,今年卻回歸為個位數,可見無關宏旨。事實上,中國反獨的立場雖然明確,從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到王毅的憲法一中,正面的定位搖擺不定,難怪仍有四分之一的人沒有意見。

有關於台灣的前途,受訪者的態度一向呈常態分配,也就是希望永久維持現狀的人占半數,而不管是所謂的急獨或緩獨一直維持三成的支持,至於急統與急獨只有一半左右。然而,今年主張獨立的選民降為四分之一,這是歷年最低,而希望統一的人回升為二成,應該是有一些人選擇脫離含蓄的維持現狀;由於中國並未促統,合理的解釋是內部的對立發酵牽連而來。

雖然台灣人對於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專制極權、以及獨裁霸道沒有好感,今年不到五成,而好感度直追四成。相較之下,台灣人對於中國人的印象逐年改善,將近有五成有好感,或許拜賜自由行取代團客,沖淡不文明或粗俗的感覺。值得注意的是,高達七成的人判斷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強國,而且有七成的人不擔心中國的威脅。在這樣的氛圍下,加上民間交往的量變帶來質變,帶動台灣人到中國工作、創業、或是送子女前往就學的意願。

由於中國的內外發展需要穩定的國際環境,中短期內並沒有向台灣攤牌的必要,更不用說嫡系涉台人員才逐步到位,因此,習近平在十九大的講話大致低調,除了「六個任何」的紅線,而「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與蔡英文的「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相去不遠。對方不急,我們沒有必要焦躁。

   
兩岸關係解讀/十九大 台灣民意翻轉觸媒
倪永杰/上海台研所常務副所長、兩/聯合報

自去年不接受「九二共識」的民進黨上台後,兩岸關係便從「暖和平」跌入「冷對抗」。「冷對抗」使台灣各方普遍有感,民進黨大開兩岸倒車的行為,激起了民眾反感,刺激「沉默的多數」積極表態,使台灣民意出現意外翻轉跡象。

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評價越來越趨向正面積極。中共十九大成為台灣民意翻轉的重要觸媒。所透露的民意資訊,值得兩岸深入解讀。

一是「獨降統升」。一年來「柔性台獨」已引發多數民眾的高度警惕,反映在「統獨」主張的變化上。主張「急獨」、「緩獨」的比率大幅下跌為二成四,是聯合報八年來和戰民調歷次最低。與此相反,主張「急統」、「緩統」的比率上升至二成。物極必反,民進黨人憑藉執政優勢仍無法拉抬台獨比率,「永遠維持現狀」高達四成九,顯示台獨遭遇重大挫折。而統一力量在民進黨政權、台獨勢力的打壓下正處於彙聚、躍升的新階段。

二是民進黨不得人心。高達五成六的民眾不滿當局的兩岸表現,四成七質疑當局不當政策,是造成當前兩岸僵局甚且惡化的首要因素。

三是兩岸好感度出現質變。令人意外的是,台灣民眾對於大陸人民、政府的好感度、友善度不以台獨勢力的意志為轉移,竟然發生大逆轉,大幅攀升。表明民進黨試圖降低兩岸連結、擺脫大陸影響、疏遠兩岸同胞情感的做法無法獲得多數台灣民眾認同。究其原因,可能在於大陸和平崛起、軟硬實力同步增強,而在國際上扮演負責任大國。還在於保障台灣民眾正當權益,採取積極措施便利台灣基層一線、青年一代赴大陸就學、就業、創業、生活。

四、交流有用。民調顯示去過大陸的民眾對大陸人民、政府的好感高出沒去過者。證明「交流不是萬能的,但沒有交流是萬萬不能的」。唯交流應更精細、深入、持久。

五、西進大陸方興未艾。許信良當年倡言「大膽西進」,遭民進黨無情打壓。但「西進」早呈不可逆轉之勢。即使民進黨當局力推「親美日、遠大陸、轉南向」,鼓勵北上、南進,阻撓西進,卻無法澆滅台灣民眾包括青年群體的「西進」熱潮。特別是被少數政客印上「天然獨」標籤的卅歲以下年輕世代「西進」意願飆升。願意讓子女赴大陸念書、願到大陸定居的比率,均創歷年新高。民進黨砸錢吸引東南亞的學生、新娘,但台灣民眾熱中於「西進潮」、「大陸熱」。

六、正向看待大陸發展。台灣越來越多的民眾樂見大陸發展、和平崛起,也不擔心對台灣的影響。

聯合報的民調資料讓人們有理由相信台灣民意因為「反服貿風波」而滋生的「反中」、「仇中」的民粹情緒有所弱化,台灣多數民眾開始理性、務實思考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彌足珍貴,台灣民意已有全面翻轉跡象,兩岸民眾迎來重新選擇新時代兩岸關係的重要契機。

   
趙春山/統獨光譜移動告訴蔡政府的事
趙春山/聯合報

民進黨執政一年多,兩岸關係持續維持低迷狀態,聯合報這次民調反映的最新民意,和去年的結果大同小異,但其中釋出若干變與不變的訊息,仍值得兩岸執政當局參考。

首先,民眾認為過去一年的兩岸政治、軍事、外交及社會關係,仍偏向競爭或緊張。在缺乏官方聯繫的管道下,民間互動的情況還是最獲好評,兩岸外交角力也還是最讓民眾有感。我想這和對岸挖我邦交國,以及阻礙我參與世衛大會有關。雖然過去一年,多次發生中共軍機越線和軍艦繞台事件,但民眾普遍認為兩岸開戰的可能性很低,這和去年的反應比率相差不多。

其次,主張維持現狀的民眾仍居多數,但統獨光譜卻出現明顯移動的跡象。即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各比去年減少二及五個百分點,是九十九年以來歷次調查最低;而主張緩統和急統的比率則較去年略增。我們認為,這是因為民眾擔心現狀會因民進黨的執政而發生變化。因為,在這次調查中,認為台獨是兩岸關係最大變數的比率,較去年大幅增加了十一個百分點,創歷次調查新高。

再次,民眾對於大陸政府和大陸民眾的好感度,都創歷次調查新高,負面評價的比率則大幅減少。其中,去過大陸的民眾,好評皆較未去過大陸者,高出約十四到十八個百分點。

最後,今年調查願到大陸就業、創業、就學、定居的民眾比率,都比去年增加,特別是卅歲以下年輕人和卅至四十九歲青壯世代,願西進就業的人數比率都有增加。

民進黨上台後多次強調「新民意」,這次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蔡總統處理兩岸關係的表現,以及對政府的兩岸政策,都呈負面評價增多,滿意度下降的情況。仔細推敲,我們認為蔡總統一直想以「四不」來維持兩岸現狀的努力,不僅遭到對岸的挑戰,也受到台灣藍綠兩股政治勢力的掣肘。習近平強調對台政策要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服務,不會讓台灣問題久拖不決。在台灣綠營內部,基本教義派抱怨民進黨選後全面執政,但卻沒有達成制憲建國的目標;藍營則批評蔡總統拒絕「九二共識」,不但關閉兩岸協商大門,並且斷送台灣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商機。

因此,蔡政府應有突破兩岸現存僵局的決心,引導兩岸關係朝對台灣生存有利的方向發展。蔡政府應從民調中理解,台獨勢力並未因民進黨執政而水漲船高。這就說明人民的眼睛還是雪亮的!看清台獨這條路是走不通的!

對岸擔心民進黨執政會因「去中國化」而造成「柔性台獨」,顯然也低估了台灣人民的判斷力。調查發現有七成六民眾知道中共已召開十九大,代表台灣民眾對大陸事務的關心。

我想調查顯示民眾對中共形象的轉變,主要歸因於他們對於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十分有感,認為習近平正努力「把自己的事作好」。除以經濟實力吸引台灣,習近平的對台思想特別強調社會融合發展的一面,這是要調整過去偏向利益交換的兩岸關係。習在十九大報告中也表示要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

我們認為,王道精神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主張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兩岸一家親,彼此如能多一分同理心,多一分包容力,沒有什麼不能坐下來商量的問題!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美國會加大力度 挺台美軍事合作
宋燕輝/中研院歐美所研究員(台北/聯合報

這半個月來,國內外媒體大幅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亞洲行。一時,美國國會有關台美國防政策的立法動作被淡化。

本月上旬,美國兩位眾議院議員共同提出「台灣安全法草案」,主要內容是加強美台軍事交流、強化美台外交接觸、定期對台軍售、邀請台灣參與二○一八年環太平洋軍演和紅旗軍演,以及美台軍艦互訪港口。草案也表達國會支持台灣計畫將國防預算增至國內生產毛額三%的立場、肯定台灣努力中止與北韓所有經貿關係、以及台美合作達致北韓和平無核化目標。

月中,「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向國會遞交二○一六年度報告,呼籲美國政府應邀請台灣參加由美國主導的雙邊或多邊軍事與安全演習,包括環太平洋軍演、紅旗軍演、「網路風暴」攻防演習等,協助提升台灣國防實力,擴大台灣在區域與國際安全貢獻的機會,並對抗中國限制台灣國際空間的企圖。

十六日,美國參眾兩院就「二○一八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最終法案版本達成一致。此法案若經川普簽署,將成美國公法,具國內法律約束力。此法案第一二五九節立法目的在加強台美國防夥伴關係,尤其值得重視。

美國國會認為,美國應加強台美長久夥伴關係和合作;定期轉移防衛性武器與服務給台灣,使台灣能維持自我防衛能力;邀台灣軍方參加演習;執行台美高階軍事官員交流計畫,增進兩軍關係;支持擴大美軍事單位對台灣人員與軍種提供實際訓練交流;與台灣在西太平洋進行雙邊海軍演習;考量重建台美海軍互訪交流之港口。法案第一二五九(A)節立法目的在正常化美國移轉台灣防衛性武器與服務。

同日,友台立場鮮明的美國候任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出席參院軍事委員會提名聽證會的書面證詞中說,美國有權定義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而美台軍艦互訪「完全符合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他清楚國會對此議題的態度。

連同六月參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和十月眾院外交委員會通過的「台灣旅行法草案」,其中表示美國政府不應對雙方任何層級官員旅行前往台灣或美國會晤設任何限制。

由此些法案,我們可感受美國國會正加大力度提升台美軍事關係。但中國認為此乃台灣和美國國會向北京聯合發起的挑釁,不利中美關係發展,因此,勢必加強遊說、施壓美國政府,阻止法案之通過。

由於國會在此些法案表達的看法,對行政部門並不具強制約束力,未來台美軍事合作之加強與推動關鍵取決於行政部門。亞洲行之後,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與對台政策將影響此發展。

但無論如何,依據美國憲法與政治體制設計和實踐,美國國會的確扮演了制衡行政部門對台國防、外交及軍售等政策的重要角色。台灣應持續努力,透過美國國會強化台美軍事合作,並防止川普總統採取任何不利台灣的政策。

   
一帶一路新支點 大陸拉美戰略浮現
向駿/致理科技大學教授兼拉美經貿/聯合報

六月宣布與中國建交的巴拿馬總統瓦雷拉於本月十六到廿二日訪問大陸期間,除主持巴國駐北京大使館和駐上海總領事館揭幕儀式外,更與習近平共同規劃中巴關係發展藍圖。

習近平在會談中強調,兩國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建立外交關係,實現了雙方幾代人的夙願。中方願同巴方一道,把準方向,以高速度、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和推進兩國合作,使中巴關係彎道超車,後來居上。

巴拿馬和二○○七年與我斷交的哥斯大黎加最大不同在其地緣戰略位置。因此習近平表示中方把拉美看作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巴拿馬完全可以成為廿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承接地,並呼籲雙方加強發展戰略對接。瓦雷拉則表示將為一帶一路合作向拉美延伸、為促進世界互聯互通作出貢獻。

由於中國和巴拿馬已建立正式邦交,如再支持與巴拿馬運河競爭的尼加拉瓜新運河工程恐得不償失,因此其後續發展備受關注。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公司(HKND)副總裁彭國偉接受專訪時表示,「建大運河是商業行為,沒有政治背景。巴拿馬與中國建交與否,不會改變開發運河的基本因素。」話雖如此,賠本的生意有誰會做?

就在瓦雷拉抵達北京的同一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等合辦的第二屆「東亞地區拉美研究夥伴對話」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目標是討論東亞和拉美地區形勢發展、加強東亞地區拉美研究機構的整體合作。日、韓、俄、巴西和阿根廷多國學者共襄盛舉。

十七到十八日則在江蘇常州舉行「首屆中拉文明對話」國際研討會,來自中國及十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的一百多位各界嘉賓與會,圍繞「中國與拉丁美洲:交融與互鑒」主題進行交流。

瓦雷拉在演講中指出「二○○七年我第一次來中國時,對中國的經濟發展感到非常吃驚,非常羨慕。我當時就形成了非常堅定的信念,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同中國發展友好關係。」去年六月,蔡英文出席巴拿馬運河拓寬完工典禮曾目睹第一艘通過新船閘的是三百公尺的「中遠巴拿馬號」貨櫃巨輪,心情可謂百味雜陳。台巴斷交後蔡英文指責北京操弄「一中」打壓台灣國際生存空間,揚言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其實蔡英文該感謝的是馬英九,因為如果沒有「外交休兵」,她是不可能出席完工典禮的。

   
聯合筆記/為約束川普 將軍們密約
郭崇倫/聯合報

華府的謠言現在是,川普身邊的將軍們有一個密約,大家誓言隨時總有一人留在華府,防止總統任意發起一場戰爭。這個密約包括三位四星上將,國防部長馬提斯、白宮幕僚長凱利、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以及一位三星將軍、國安顧問麥馬斯特;還有一個版本,國務卿提勒森也加入。

馬提斯公開否認過這個謠言,但是並沒有辦法阻止謠言的散布。這也反映華府菁英與各國政府私下的期待,至少川普的言行有人可以約束的了,不會莫名其妙的就打起來了。

軍人干政是美國政治的禁忌,但是現在華府圈內的看法卻是,只要不真的構成政變,將軍們約束川普的「準政變」,未嘗不是件好事,在其他文人幕僚跟著川普的瘋狂起舞時,他們能替決策帶來些許的理性與清醒。

同樣的,國會中越來越多人擔心總統任意有權下令核攻擊,按照目前的程序,川普只要下令,五分鐘後就可以對世界上任何國家實施核打擊,這是總統權力,他可以聽取部長們的建議,但無需要得到他們的同意。對此,議員們談到,這個總統這麼不穩定、這麼激動、這麼狂想式的決策過程,「可能會讓我們捲入第三次世界大戰」。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十四日就召開聽證會,討論「總統使用核武的權力」,這個問題已經四十年沒有人談,但就是由於川普在八月威脅北韓,將發出「世人從未見識過的戰火與怒火」,讓大家擔心他是否能夠做出正確的決斷。

極右派也火上加油,對外宣稱,川普已經被將軍們包圍,尤其是幕僚長凱利一手把持,所有電話都要經過轉接,所有會見都要經過濾,川普無法接觸到外界「真正」的訊息。

川普當然知道,外界正嘲笑他,被將軍們管理的托兒所「照顧」著,所以三不五時要顯示出權威,要將軍們盡快的提供軍事選項,更經常把「我的軍隊與我的將軍們」,掛在口上。

美軍內部對他的說法私下不滿,美國軍隊是對憲法效忠,不是對個人效忠,美國軍隊不是人民解放軍,只對軍委主席負責,軍隊是國家的,不屬於一人一黨,更不是川普的。

但是如真有將軍們的密約,同樣是不對的。換成任何民主國家,如果少數高階將領密謀包圍總統,影響決策,這就是謀反政變,不能因為不喜歡川普,就讓這樣的事正當化。

   
如何用較少退休金過好生活?
退得早、活得久,就是目前台灣人最大的退休挑戰。當理財能力越強,越可以用較少的退休金過好生活,當你的理財能力越弱,就需要存更多退休金,壓力更大。所以,解決退休問題的重點是理財能力。

讓孩子學到比邏輯推理更重要的同理心
找到犯人時,「雷思瑪雅少年偵探社」可愛富有人性同情的偵探書籍,竟然不是繩之以法、嚴格處罰。而是,找出犯人犯罪的原因、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故事,用幽默關懷弭平、寬容看待。不禁佩服這套書籍作者的智慧,也讓孩子學到比邏輯推理更重要的同理心和高度。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health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NBA TAIWAN | blog |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