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健康  udn部落格  
>2025/06/18 第5923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焦點新聞 G7峰會提前返美 川普喊話民眾:撤離德黑蘭
陸支持建立「中東無核武區」習近平:軍事衝突非解決之道
以伊戰火持續 北京稱川普「拱火澆油」
伊朗核設施「福爾多濃縮廠」 只有美軍「碉堡剋星」能打擊
商船電子干擾激增 荷莫茲海峽油輪碰撞 運價暴衝
以色列擊殺伊朗參謀長沙德瑪尼、炸電視台
美軍部署 尼米茲航艦趕往中東 逾31架空軍加油機赴歐
川普速報/川普再延TikTok禁令90天 美中角力未歇
對手若開戰 美陸戰隊:恐攻擊美國本土基地
李在明首會石破茂 同意恢復韓日穿梭外交

焦點新聞
G7峰會提前返美 川普喊話民眾:撤離德黑蘭
編譯高詣軒、記者顏伶如/綜合報導/聯合報

以色列和伊朗持續交火,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提前一天離開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返美,表示不會尋求以伊停火,而是希望衝突「真正結束」。川普十六日發文呼籲所有人立即撤出伊朗首都德黑蘭,中國大陸、印度、南韓等國都開始從伊朗撤僑或呼籲民眾離境。

川普十七日將坐鎮白宮戰情室監控中東局勢,國防部長赫塞斯在社群媒體發文說,已指示加強中東部署。法新社報導,川普連夜搭空軍一號飛返美國途中說,希望達成比停火更好結果,伊朗須徹底放棄發展核武;被問到呼籲德黑蘭民眾撤離一事,川普說是希望「民眾安全」。

德黑蘭約一千萬人,目前不清楚如何將這麼多人撤離。德黑蘭許多商店十七日歇業,出城道路湧現車潮,加油站大排長龍。伊朗當局堅稱情勢在控制之下,沒對民眾發布任何指示。

川普說,預料以色列不會放鬆對伊朗的攻擊。至於是否將派中東特使威科夫或副總統范斯和伊朗代表會面,川普說「可能會」。

G7聲明促中東敵對行動降溫

法國總統馬克宏此前在G7峰會暗示,美準備對伊朗展開外交接觸,「若美國能促成停火那將非常好」。但川普十七日在社群發文說,馬克宏稱他提前回華府是為了以伊停火,這是錯的,「他不知道我為何返回華府,絕對和停火無關。比那重大許多」。

川普並簽署G7關於中東危機的領袖聯合聲明,呼籲「要化解伊朗危機,應促成中東更廣泛敵對行動降溫」,包括加薩停火。聲明並指以色列有權自衛,堅信伊朗「絕不能擁核」。

美國加派軍力赴中東,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茲號取消越南行,十六日離開東南亞,穿越馬六甲海峽駛向印度洋。另有報導說,數十架美國軍機飛越大西洋。

白宮和五角大廈官員都重申,中東美軍仍處「防禦」態勢。對社群媒體有貼文指稱美國正攻擊伊朗,白宮發言人菲佛說美軍防禦態勢沒變。

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說,攻擊將持續到伊朗核計畫、彈道飛彈被毀。他十六日還向美國廣播公司說,刺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不會加劇以伊衝突。

以稱殺死伊最高軍事指揮官

以軍十七日宣布殺死伊朗最高軍事指揮官沙德瑪尼,他被以軍稱為最接近哈米尼的人物。以色列防長卡茲同日聲稱,哈米尼可能步上伊拉克前獨裁者海珊後塵,「我警告伊朗獨裁者不要繼續犯戰爭罪」。海珊政權在美國入侵伊拉克後被推翻,海珊被處絞刑。

美國國務院十六日調升以色列旅行警示到最高第四級,示警美國人不要前往以國。大陸外交部十七日說,已開始將以、伊境內大陸人撤往鄰近國家。南韓外交部呼籲韓人撤離伊朗;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說,正研擬從以伊衝突地區撤離日人選項。

   
陸支持建立「中東無核武區」習近平:軍事衝突非解決之道
記者黃雅慧/綜合報導/聯合報

當地時間六月十六日,國際原子能總署就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問題舉行特別會議,中國大陸常駐國際原子能總署代表李松譴責以色列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並稱中方支持建立中東「無核武器及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將推動伊朗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

針對中東局勢,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在哈薩克會見烏茲別克總統米爾濟約耶夫時表示,以色列發動對伊朗軍事行動,造成中東緊張局勢驟然加劇,中方深感擔憂。中方反對任何侵犯別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行為。軍事衝突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地區局勢升溫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各方應推動衝突盡快降溫,避免緊張事態升級。

李松在前述會議上指出,以色列對伊朗採取的軍事行動造成伊方核設施受損和人員傷亡,破壞伊朗核問題政治外交進程,削弱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的努力,給地區和平安全與穩定帶來十分消極的影響。中方始終堅持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是唯一正確途徑,反對訴諸武力和非法單邊制裁。中方從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促進中東地區和平與穩定出發,積極勸和促談,推動伊朗核問題政治外交解決進程。

大陸駐以色列使館發布公告,目前以色列領空仍處於關閉狀態,提醒在以中國公民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快通過陸路邊境口岸離境,建議優先選擇約旦方向。

至於大陸是否有從以、伊兩國撤僑的計畫?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昨回應,目前已有部分中國公民安全撤離到周邊國家,大陸外交部及有關使領館正會同相關部門,迅速組織撤離中國公民。

   
以伊戰火持續 北京稱川普「拱火澆油」
德國之聲/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中文網)周二(6月17日),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交火已持續到第五天。 盡管要求沖突降溫的呼聲越來越高,但雙方都沒有放棄導彈襲擊。

以色列軍方周二稱,伊朗當天發射導彈後,以色列多地拉響空襲警報,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上空傳來爆炸聲。

以色列軍隊則襲擊了伊朗西部的多個導彈和無人機發射場,錄像顯示其中一些設施發生爆炸。以軍方還稱,在夜間對德黑蘭「指揮中心」的襲擊中,擊斃了伊朗高級指揮官阿裡·沙姆達尼(Ali Shamdani)。

美國總統川普周二表示,他希望伊朗「徹底放棄」以換取和平。「我不是在尋求停火,我們尋求的是比停火更好的結果,」他在提前結束加拿大七國集團峰會回國的飛機上對記者說。川普再次警告伊朗不要將美國在中東的軍隊和資產作為攻擊目標,並表示「我們將采取強硬措施,絕不留情」。

美國防長赫格塞斯表示,美國正在向中東部署「額外(軍事)力量」。據報道,尼米茲號航空母艦取消了原定的停靠越南港口,周一離開東南亞海域

北京敲打「對以色列有特殊影響的國家」

大陸是為數不多與伊朗關系密切的國家之一,伊朗又是大陸參與主導的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集團的成員。因此北京對目前沖突的表態受到關注。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周二的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有關提問時說,中東地區局勢再度驟然升溫,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拱火澆油、威脅施壓無助於推動局勢緩和,只會激化矛盾、擴大沖突。中方呼籲有關各方,特別是對以色列有特殊影響的國家,應負起應有的責任,立即采取措施,為緊張局勢降溫,避免沖突擴大蔓延。」

被問道中方是否會主動通過外交途徑阻止以伊沖突,以及上海合作組織和金磚國家的作用時,郭嘉昆表示,沖突爆發以來,「中方同伊朗、以色列以及各方保持著溝通,推動停火止戰、局勢降溫。有關國際組織也就當前局勢發表了聲明。」他強調,任何國際爭端都應通過對話協商解決,「中方將繼續同有關各方加強溝通、勸和促談,避免地區局勢進一步動蕩」。

「盡快經陸路撤離至周邊國」

由於伊、以兩國分別關閉各自領空,大陸駐使領館已通告呼籲當地僑民經陸路離境。大陸駐伊朗大使館17日發布通知,稱當地安全形勢持續惡化,「局勢不可控風險高企」,提醒在伊大陸公民盡快通過陸路邊境口岸離境或轉道回國,並稱使館已協調伊朗方面提供出境便利。

大陸駐以色列使館同日發布公告,呼籲當地大陸公民「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快通過陸路邊境口岸離境」,並提示以色列與約旦、埃及邊境口岸保持開放。

大陸外交部17日也表示,駐伊朗、以色列使領館已啟動領事保護應急機制,為撤離的大陸公民積極提供協助。目前已有部分大陸公民安全撤離至周邊國家。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

   
伊朗核設施「福爾多濃縮廠」 只有美軍「碉堡剋星」能打擊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以色列連日對伊朗發動猛烈攻勢,劍指伊朗核武設施。然而,真正的戰略關鍵是伊朗「福爾多濃縮廠」,這座設施位在山腹地下八十至九十公尺以抗炸,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能以B-2轟炸機投擲「碉堡剋星」炸彈進行打擊。是否展開行動介入戰局,要看美國總統川普。

紐約時報報導,川普若出手等於直接參與以色列與伊朗的衝突。伊朗官員警告,若美國參戰,與美方的核協議將徹底破局。若川普按兵不動,以色列將無法達成破壞這座核設施的目標,或者川普也能等到與伊朗的核子談判破局後採取行動。

CNN報導,福爾多位於伊朗北部庫姆(Qom)附近的山區深處,內部設有先進離心機,用於將鈾濃縮至高純度。其確切深度未公開,部分估計指其位於地下約八十至九十公尺處。

以色列官員和專家均表示,只有巨型鑽地彈能打擊福爾多濃縮廠。這款炸彈代號「GBU-57」,重達三萬磅,必須由B-2轟炸機吊掛升空至目標位置投擲。以色列沒有這種炸彈也沒有這款轟炸機。

這款炸彈早在二○○四年美國前總統布希政府時期開始研發,專為摧毀福爾多這類深層核設施。過去兩年,美軍已針對襲擊福爾多展開多次演練,確認單一炸彈無法摧毀設施,必須由B-2轟炸機分批多次向同一裂口投擲炸彈,且必須由美方機組執行。美國前中東特使麥格克表示,「福爾多是整個衝突的核心,如果最後福爾多仍能進行濃縮作業,那就稱不上戰略勝利」。

以色列駐美大使萊特爾十六日說,只有美國能打擊福爾多,但他透露,「以色列還有其他辦法對付福爾多」。

   
商船電子干擾激增 荷莫茲海峽油輪碰撞 運價暴衝
編譯簡國帆、陳苓/綜合報導/聯合報

以伊衝突升溫之際,傳出有油輪在荷莫茲海峽附近碰撞起火,驚動國際油市和航運市場。緊張情勢也使載運中東原油的油輪運價三個交易日來最多暴衝逾百分之四十。

彭博資訊報導,油輪「Adalynn」號與「Front Eagle」號十七日凌晨在阿聯東邊外海約廿四浬處相撞,路透則說,消息人士透露,這起事故共有三艘船隻相撞。海事安全機構Vanguard Tech指出,如今火勢已受控,人員也平安,這起事件看來與以伊戰事無關。

油輪在荷莫茲海峽入口起火,引起亞洲和中東航運業者與原油交易商關注。荷莫茲海峽一帶是全球最繁忙水道之一,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朗、伊拉克、阿聯等地原油進出門戶。

中東烽火不斷,波羅的海交易所資料顯示,運載中東精煉油的油輪,在十六日為止的三個交易日來,中東到東亞運價攀升近兩成,中東到東非運價更跳漲逾四成。

伊朗與以色列衝突未見平息跡象,最近幾天荷莫茲海峽與波斯灣的商船電子干擾激增。美國主導的聯合海事資訊中心(JMIC)表示,「JMIC持續收到船舶回報遭電子訊號干擾,指稱來自伊朗阿巴斯港附近、荷莫茲海峽以及阿拉伯灣幾個其他地區」。

JMIC指出,這些在整個波灣地區持續加劇的干擾,正造成重大影響,影響船舶透過自動識別系統精準傳出定位數據的能力,構成海上交通的運作與導航挑戰。JMIC說,由於伊朗和以色列持續相互攻擊,中東地區海上威脅居高不下。

   
以色列擊殺伊朗參謀長沙德瑪尼、炸電視台
記者顏伶如、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以色列軍方十六日轟炸伊朗國營電視台,十七日又宣布在夜間攻擊殺死伊朗最高軍事指揮官沙德瑪尼。伊朗媒體報導,德黑蘭十七日凌晨可聽見數起爆炸,關鍵核設施所在的納坦茲啟動防空系統。伊朗革命衛隊同日聲稱,已襲擊以國情報機構摩薩德的行動中心和軍事情報局。

以軍十七日聲明,在夜間攻擊在德黑蘭市中心一座指揮中心,擊殺伊朗戰時參謀長沙德瑪尼。他被以軍稱為最親近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的人物,曾指揮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伊朗武裝部隊,但接任現職後僅四天就喪命。沙德瑪尼前任指揮官拉希德十三日已死於以軍襲擊。

伊朗國營電視台「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台」(IRIB)在德黑蘭的大樓十六日也遭轟炸,正播報新聞的女主播艾馬米緊急從鏡頭前撤離,現場塵土飛揚,滿目瘡痍,轉播畫面可以聽到工作人員說著「真主至大」的祈禱。電視台立即切換到預錄節目,不久後艾馬米回到另一個攝影棚繼續播報新聞。

IRIB表示遭四枚炸彈攻擊,三名員工死亡。伊朗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以色列在新聞轉播期間攻擊IRIB是邪惡行為,屬於「戰爭罪」。伊朗外交部長阿拉奇說,伊朗將重擊以色列,直到以方停止襲擊。

伊朗十七日也向以色列發射飛彈,攻擊特拉維夫、耶路撒冷等城市。伊朗革命衛隊十七日也聲稱,他們已襲擊位於特拉維夫的以色列軍事情報局和情報機構「摩薩德」一座中心設施。但以色列尚未證實。

伊朗稱對以色列的第九波攻擊在十六日夜間展開,持續到十七日黎明。美聯社報導,以色列至少廿四人喪命,超過五百人受傷。以色列十三日起對伊朗的襲擊則至少殺死二二四人,上千人受傷。

衛報報導,大批伊朗傷患湧入醫院,位於首都德黑蘭的何梅尼醫院人滿為患,有人身負重傷,身上有金屬碎片、內出血或嚴重燒傷,有的已不治,醫師形容慘遭「血洗」。

該院急診室一名醫師說:「我們被現場的混亂和悲痛家屬的哭喊聲淹沒了。我看到嬰兒、青少年、成人、老人,許多媽媽渾身是血,抱著被炸彈碎片炸傷的孩子衝進來。」

   
美軍部署 尼米茲航艦趕往中東 逾31架空軍加油機赴歐
編譯盧思綸/綜合報導/聯合報

兩名美國官員十六日告訴路透,美軍調動逾卅一架加油機前往歐洲,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茲號也從南海趕往中東,種種部署凸顯美國大幅強化中東周邊海空力量,因應以色列與伊朗的持續衝突。

航班追蹤網站AirNav systems表示,超過卅一架美國空軍加油機十五日從美國出發向東飛行,主要機型為KC-135與KC-46,目前已抵達在德國拉姆施坦空軍基地,以及英國、愛沙尼亞與希臘等國機場。

荷蘭迪亞米安全情報公司執行長舒登表示,這些美國空軍加油機突然向東部署,「並非尋常舉動,這是戰略準備的明確信號」。舒登說,無論為了支援以色列、準備長程行動或後勤補給,這顯示美國正加強軍力部署,以防伊朗局勢進一步擴大。

除了空中力量,美軍海上部署也同步升溫。根據Marine Traffic船隻追蹤顯示,航空母艦尼米茲號十六日已駛離南海,轉向西行,原訂在越南峴港舉行的六月廿日港口接待活動亦已取消。

尼米茲號可搭載五千名人員與六十多架飛機,包括戰鬥機。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部表示,尼米茲號打擊群上周才完成在南海的海上安全任務,屬於例行巡弋行動。

尼米茲號如今明顯正轉向中東地區,與以伊局勢發展呼應。

目前美國對以伊戰局持謹慎態度,僅協助以色列攔截飛彈。美國官員否認美方參與任何在伊朗的軍事行動;另外,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受訪表示,美方仍希望與伊朗達成核協議。

美國總統川普的發言人費佛也否認美方涉入任何在伊朗的軍事行動,重申美軍將維持防禦態勢,捍衛美國利益。五角大廈發言人巴奈爾也發表類似說法。

路透報導,美防長赫塞斯十六日接受福斯電視訪問透露,川普仍希望與伊朗達成核協議,表示美國在中東地區的部署是防禦性,「以利強力促成一項和平協議,我們當然希望事態發展能朝這個方向走」。

   
川普速報/川普再延TikTok禁令90天 美中角力未歇
聯合報數位版/聯合報數位版
   
對手若開戰 美陸戰隊:恐攻擊美國本土基地
記者陳熙文/華盛頓即時報導/聯合報

美國陸戰隊主責軍事設施及後勤的副司令斯卡倫卡(Stephen Sklenka)17日表示,如果美國與對手發生衝突,第一擊將鎖定美軍的基礎設施,甚至認為對手早已用網路攻擊做出第一擊。

美國聯邦參議院撥款委員會的「軍事設施、退伍軍人事務及相關機構小組」17日舉行年度預算聽證會,斯卡倫卡指出,如果美國與對手發生衝突,美軍基地不再是行政駐守的避難所,並認為一旦美國與對手開戰,將鎖定美國的基礎設施。

斯卡倫卡也認為,就算是在美國本土的設施也無法免於攻擊。

斯卡倫卡也表示,他可以說敵人已經用網路攻擊、無人機系統入侵,以及顛覆和破壞的形式送出第一擊。

斯卡倫卡說,美國在面對對手,不僅要從基地和設施出發作戰,在不同的情況下,還必須為它們而戰。

   
李在明首會石破茂 同意恢復韓日穿梭外交
首爾18日專電/中央社
為出席七大工業國集團(G7)峰會訪問加拿大的南韓總統李在明當地時間17日與日本首相石破茂首次會面,雙方確認有意恢復穿梭外交。

據南韓總統辦公室新聞稿,兩人在當地時間17日下午3時30分開始會談約30分鐘,討論包括北韓等區域危機,這也是兩人繼9日通話後首次交流。

雙方在這次會談中就如何在急遽變化的國際情勢中維持和平進行討論,具有類似立場的雙方同意繼續尋找深化合作的方式。雙方也同意重啟穿梭外交,將由相關單位進一步商議。

前南韓總統尹錫悅任內推動恢復日韓兩國領袖相互往來「穿梭外交」,但提出的二戰徵用工(日本企業強徵韓國勞工)賠償解決方案引發國內反彈,在政權交替後,外界也關注韓日關係是否產生變化。

在今天會面中,李在明表示,南韓與日本就彷彿共用前院的鄰居,「雖然有一些小小的差異、意見的差異,但期待韓國(南韓)跟日本可以跨越這些差異,在各種面向上合作,發展對彼此有益的關係」,希望藉由今天的會面發展更具未來指向性的關係。

石破茂則提到今年是日韓關係正常化60週年,並表示當前國際情勢嚴峻,「在烏克蘭、中國、亞洲都是如此」,希望兩國合作能對區域、全世界都有更多助益。

韓聯社報導指出,李在明上任僅14天就與石破茂進行會談,與前幾任南韓總統相比來得快。前總統尹錫悅2022年5月上任後的次月曾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峰會與時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見面,但正式會談是在同年9月。

2017年上任的前總統文在寅是在上任2個月後與時任首相安倍晉三會面;2013年上任的前總統朴槿惠則是在上任一年後才與時任首相安倍晉三第一次見面,正式會談則是在2015年11月。

   
企業邁向AI轉型新紀元:從信任出發,從制度落實
全球正邁入AI驅動的全新發展紀元,企業紛紛競相探索跨領域應用,挑戰人類思維極限,開創無界AI未來。同時,在川普就職新政策的牽動下,全球經濟格局發生變動,台灣ICT產業亦受到深遠影響。企業該如何在這波總體經濟變遷中精準應對,掌握未來競爭優勢?

這誰!見網友「照騙、超解」英文怎麼說?
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和網友線上聊天聊得火熱,每天說晚安,結果見面卻超尷尬? 或是對方照片看起來像男神女神,實際見面卻「差很大」?這種從曖昧變成大型災難現場,讓你內心哭喊「我為什麼會在這裡」的場景,就是傳說中的「見光死」啦!今天就來一起學習,怎麼用英文說「見光死」、「照騙」、「超解」吧!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