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去了一趟西班牙,進行當代建築的觀察,發現十年來,西班牙雖然經濟逐漸蕭條,但是許多城市公共建設卻十分完善,且極富設計感;加上民族性樂觀歡愉,居民在規劃周詳的城市環境中,不論生活品質與日常心情,都優於我們這些來自憂鬱島嶼的觀光客!不禁自問:難道我們台灣真的「窮的只剩下錢」。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許多重要城市在這些年來都構築了輕軌捷運系統(俗稱路面電車),配合公共自行車系統,讓居民與觀光客都感到方便與自在。以古根漢美術館聞名的北方城市畢爾包(Bilbao),沿著河岸建構輕軌捷運系統,串連重要的美術館、博物館等景點,搭乘輕軌電車,不僅可以迅速到達觀光景點,還可以飽覽城市景觀與造型各異的橋梁與公共藝術品;南部城市塞維亞(Seville )古城最近除了建造巨大的「都市天傘」(Metropol)之外,也建構了輕軌捷運系統,搭乘路面電車穿梭古城與大教堂之間,猶如進入時空異境。
最令人驚艷的是,西班牙大城巴賽隆納,為了開發東邊破敗區域,特別配合舉辦了二○○四年歐洲文化論壇,延伸斜角路(Diagonal)一直到海岸邊,重新規劃更新整個區域,建造許多辦公大樓與旅館,甚至聘請國際級大師設計城市公園。整個道路系統,不再以汽車為主角,斜角路被規劃為林蔭大道,中央是寬闊的人行道,植栽綠蔭林木,人行道兩側是自行車道,然後是輕軌捷運路線,最外側才是供汽車行駛的道路。巴賽隆納雖然已經有完善的地下鐵系統,但是在規劃更新區域,卻特別選擇使用輕軌路面電車系統,可見路面電車已經成為新世紀城市交通系統的最夯選擇。歐美日各國城市競相建造路面電車系統,形成一股路面電車風潮,有人甚至將這段時期稱作是「路面電車復興時期」。
不只是巴賽隆納,歐洲各大城市這些年來,在城市復興運動中,都不約而同的使用路面電車系統,不論是法國的巴黎、馬賽、里昂、史特拉斯堡,以及德國一些城市,都可以看見路面電車蹤影。近年來,路面電車系統又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流行起來,一方面因為比地鐵系統造價低廉,同時也深受遊客喜愛;對觀光客而言,搭乘地鐵在地下穿梭,猶如「土撥鼠族」,看不見城市,所得到的只是破碎、片段的印象;但是搭乘路面電車,卻可以輕易地飽覽城市風光,建立對都市的全盤認識。另外因為這些新型的輕軌路面電車系統,不僅有專用路權,且車身造型設計前衛流線,每個城市也各有特色,形成當地的特殊辨識地標物,因此旅法捷運專家楊子葆曾將路面電車系統稱做「流動的城市地標」。
國內市政規劃者,至今仍然迷信地下鐵捷運系統,總是努力向中央爭取鉅額款項建造地下鐵捷運,甚至以路面電車影響交通等理由反對輕軌捷運系統;雖然有一些地區曾有輕軌路面電車系統計畫,但只是紙上談兵,甚至胎死腹中。之前經建會通過高雄輕軌捷運系統計畫,使得高雄市將成為第一個擁有現代化輕軌捷運系統的城市,令人十分興奮!盼望高雄市輕軌捷運的成功,帶動台灣各地城市的路面電車復興運動!
(作者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