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整個華文世界生產力最豐富的社會,戰後六十年來,由於作家的辛勤不懈,也由於文化環境的不斷開放,終於造就了文學的盛世。台灣作家所建構起來的美學,已經可以成為華文文學創作者的重要指標。對於這份文學資產,也許因為意識型態的不同,而導引出落差極大的評價。但是,真正的文學價值往往超越在庸俗的政治信仰之上。稍有歷史意識的文學家,並不受到政治立場的影響,而把每一個時代的文學作品,視為整體文化的展現。所有藝術的偏見,在時間的淘洗下,最後都一定消失無蹤。
《他們在島嶼寫作》的誕生,容許前世代作家以影像方式留存下來。這一套系列作品,在三年前發行第一輯,包括周夢蝶、余光中、楊牧、鄭愁予、王文興、林海音,相當整齊展現了一個文學世代的藝術高峰。如今第二輯又繼續發行,首先出列的是瘂弦與洛夫,稍後又將繼續推出林文月、白先勇,以及香港作家西西與梁秉鈞(也斯)的紀錄影片。每一部作品也許是浮光掠影,卻頗能彰顯一個作家的生平、脾性與藝術特色。
這系列紀錄片的發行,正是台灣文學的驕傲。如果沒有傑出的文學作品,如果沒有成熟的讀書市場,就不可能獲得實現。台灣作家的創造力,無論是語言文字的操作,或藝術風格的建立,都已經成為華文世界的典範。很少有一個國家或社會,樂於把作家與作品拍攝成為重要的歷史記憶。而整個製作過程,都純粹由民間力量來打造。沒有政治力的介入,沒有公家單位的支持,竟然可以完成如此艱難的工作。它所成就的格局,本身就是一個文化奇蹟。
這些紀錄影片,除了林海音與梁秉鈞之外,都是以還在創作的作家為主體。讓作家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到社會對他們的肯定,讓讀者在銀幕上看見他們所喜愛作家的生活片段,這也正好彰顯了台灣文學傳播的特質。能夠讓這樣的事情發生,背後必須要有一個寬容的民主生活來支撐。影片中的傳主,都是從一九五○年代就展開文學活動。無論是從事詩或小說的創作,都代表了特定歷史階段的最佳心靈。他們寫出來的不只是文學,他們也是在寫歷史。
在荒蕪蒼白的戒嚴時代,台灣作家就已經提筆抵抗著權力的干涉。如果在那些年代他們過於怯懦,或者放棄他們的藝術理想,就不可能造就今天可觀的文學豐收。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在貧瘠的土地上勤勞開墾,毫不懈怠地挖掘,終於使自己的作品成為後進作家的文學泉源。詩人與小說家在銀幕上誦讀自己的作品,讓我們驚覺,原來作品深處暗藏著極其豐沛的抵抗與批判。文字從來不是靜態的,當文學想像在讀者內心發生共鳴時,藝術能量自然就湧發出來。
《他們在島嶼寫作》的不斷推出,印證了台灣民間是如何珍視自己的文學遺產。影片所留下的紀錄,可供窺探台灣現代主義運動是如何風起雲湧。他們的藝術精神,其實是徹底釋放出政治體制下被壓抑的人性。當人性的描寫具體呈現出來時,等於是對政治體制所要求的黨性表達了最大抗議。這些作品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價值,也正好與中國大陸的黨性文學劃清了界線。民主精神絕對不是靜態的存在,這些影片在中國大陸播放時,台灣社會的文化價值也沛然散發出來。
(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