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衍良
審稿/明道大學身心保健中心主任 溫德生
|
很多人都搭過飛機,一旦上了天空,人體處在低壓環境中,身體可能會產生如缺氧、脹氣、耳鳴等反應,如何才能改善或避免這些症狀?
很多人在搭飛機時都曾有過脹氣或耳鳴等反應,這些症狀總是不知不覺地到來,其實它們都與高空中壓力的變化有關。人類開始意識到氣壓變化會帶來許多生理毛病,是19世紀中葉時,發生數起熱氣球飛行員缺氧死亡案例後,科學家才有系統的研究高空生理問題。
目前大型民航機的飛行高度往往超過10000公尺,此時外界壓力會降至0.25大氣壓力以下,如果客艙不加壓,人體將會呼吸困難而造成缺氧。大多數的人在海拔3000公尺處會感到呼吸困難,而患有胸腔疾病或是長期大量吸菸者可能在未達此高度就呼吸困難,因此,飛機上的客艙壓力調節裝置會使客艙壓力維持在相當於海拔1500~2400公尺的範圍。
高空氣體膨脹效應
根據波以爾定律(Boyle’s
Law),定溫下,氣體的體積與壓力成反比。而人體內如消化道等中空的器官內存有氣體,當飛行高度上升時,氣體體積就會增大,使身體感到不適;如果起飛前剛好喝了碳酸飲料,這些飲料中釋出的二氧化碳將會充斥在消化道中,造成脹氣。因此搭飛機前應多留意飲食,不宜喝碳酸飲料,也應避免嚼食口香糖或吃得太快,而吞進較多空氣。
壓力變化也會造成耳朵不舒服,中耳與外耳之間有一耳膜,由於中耳內部壓力不易與大氣壓力迅速平衡,當兩邊壓力不相等時,耳膜會向壓力小的一邊凸出,特別是下降過程比爬升時明顯。飛機爬升時,外界氣壓減小,中耳來不及調整,內部壓力會大於外界的壓力,不過中耳內部氣體可經由鼻腔排出,使耳膜的內外壓力達成平衡,因此不容易造成疼痛;但下降時,特別在4500公尺以下,因壓力變化較大,外耳壓力會很快大於中耳內部壓力,因此耳膜會向內凸出,造成疼痛,感冒的人症狀尤其明顯。…more
*此摘文之圖片來源:http://www.sxc.hu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