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可以掌握的趨勢,盡量把損失壓到最低,是最重要的風險管理哲學
每四年一次的奧運,讓大家見識到許多運動家努力不懈的奮鬥精神。天賦加上努力與希望,是成功者的必要條件,適當的環境、機會與訓練,更是當前精益求精的競爭戰場上能夠奪魁的要素。
未來總有著無窮盡的挑戰,可預期的可以經由審慎的籌劃、努力與奮鬥予以克服,但若是無法預期的挑戰呢?像是交通意外、疾病驟臨、失戀、失怙、失業等,這些使人生突然間失去色彩的挑戰,實令人防不勝防。
7月卡玫基颱風侵台,在氣象局預想不到的地點與時間,降下破紀錄的豪大雨,造成出乎意料的嚴重災情。許多人從睡夢中驚醒,掙扎在突如其來的生命危險境地。事發後,「氣候變遷」成為眾矢之的,水利單位宣稱:在此趨勢下,任何工程都將無法持久。更多深入討論則引發出治水當治本還是治標的爭議。一時之間,專家意見滿天飛。
「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各國頭痛的未來挑戰,一種可預期卻又無法確定的挑戰。
現今大氣科學技術可以早在5~7天前掌握颱風動態,但卻無法在颱風登陸前12小時內,百分之百準確預告颱風登陸點、降雨量與風力。這個現象其實類似於氣候研究可以指出全球溫室氣體持續增加,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8年第79期9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