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讀者 您好:
自10月份起,本報將調整為每月第二、四周的星期六發報,謝謝您的訂閱。若造成您的不便,敬請見諒。
在蚊子孳生的季節,除了擔心感染登革熱,防範透過蚊子傳播到狗身上的犬心絲蟲也很重要。台灣是犬心絲蟲病的高流行疫區,感染率約有五成,這種寄生蟲疾病會對狗造成哪些影響?
「犬心絲蟲」顧名思義是一種以蚊子為中間宿主而感染犬隻、寄生於犬隻心臟部位的線蟲,主要感染的對象為犬、狼、狐等犬科動物,也會感染貓及貂,但後兩者遭感染且發病的機率較低。根據美國的研究報告,美國南部及密西西比河臨近地區因蚊子活躍季節較長,平均每兩隻寵物犬就有一隻遭受犬心絲蟲感染。在台灣,流浪狗平均每兩隻就有一隻遭受感染,而寵物犬遭受感染的比率約為17%。
以蚊子為跳板
犬心絲蟲的生活週期有五期(蛻四次皮,每蛻一次皮增加一期)。當蚊子吸食帶有犬心絲蟲第一期幼蟲的血液,第一期幼蟲便隨著血液來到蚊子的腸道,約經
2~3
週後,犬心絲蟲會蛻皮兩次成為第三期幼蟲,並移行到唾腺。蚊子吸食動物血液時,會注入唾液防止血液凝固,此時第三期幼蟲就會隨唾液流入動物體內。若蚊子叮咬的正好是狗等可供犬心絲蟲寄生的動物,才有機會發育至成蟲。
這些第三期幼蟲進到狗兒體內後,會移行至結締組織中成長,待經歷兩次蛻皮達到第五期,成為尚未性成熟的成蟲後,就會從結締組織移入血管,隨著血流來到肺動脈及右心的位置寄居下來,等待成熟與交配。
犬心絲蟲成蟲到達右心及肺動脈之後,約兩個月就會性成熟。如果這隻狗兒體內同時有性成熟的雌蟲與雄蟲,牠們就會交配,之後雌蟲可持續產卵五年。蟲卵孵化為第一期幼蟲後,無法在狗兒體內進一步發育,只能隨血液循環全身,等被蚊子吸食、進到蚊子體內後,才能繼續發育…more
*此摘文之圖片來源:http://www.sxc.hu
【欲閱讀完整的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