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記憶力有些衰退,行動及反應日漸遲緩,看起來與一般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老人無異,但人們心中永遠記得的,是他所發明的光纖為社會與科技做出的重大貢獻,以及當年擔任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科學行政總裁與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時的意氣風發。
小檔案
■1933年出生於中國上海
■1949年隨父母遷居香港
■1953年赴英留學
■1957年進入英國標準電話與電報公司工作
■1965年獲得倫敦大學電機博士學位
■1966年發表論文〈介電波導管的光波傳送〉
■1970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電子系主任
■1974年到美國ITT總公司工作
■1987年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1996年獲得日本獎,同年從香港中大退休,成立高科橋顧問公司
■2009年獲諾貝爾物理獎
近日雲端計算喊得震天價響,它能透過網路,把原本在個人電腦上進行的運算、儲存等功能,全部交給遠處的超級電腦來處理,這不只需要網路,還需要能傳送大量資訊的光纖,而發明光纖的人,就是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高錕。
時間回溯到1966年,時年33歲的高錕任職於美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的英國子公司標準電話與電報公司的標準通訊實驗室,在投身光通訊研究計畫三年之後,高錕於該年7月在《英國電機工程師學會學報》上發表了重要的論文〈介電波導管的光波傳送〉,從此開啟了光纖網路的新紀元。
打造資訊高速公路
在1959年雷射發明之前,長程通訊最熱門的研發方向是以「環形波導管」(銅線環繞的空心管)傳送微波訊號。由於紅外光雷射的頻率比微波高100萬倍,代表在同一時間內能傳送的訊息量是微波的100萬倍…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94期12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