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指控制應用已經越來越普及,而更進一步的控制模式也逐漸正在被開發著,例如︰以揮動的手勢來控制電腦。 全台唯一的密技電子報-【電腦人PCuSER 網路e週報】以電腦密技為主軸,協助您排除各類疑難雜症!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影音   理財   追星   電子書   行動   社群   Blog   相簿   書籤   哇新聞  
 
2009/12/26 第158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深度報導

慢性疼痛的幕後黑手 

  發燒新鮮事 開始掩埋溫室氣體
  發燒新鮮事 氣候政策的一部破車
  本月優惠活動

聖誕強打片《福爾摩斯》原著,聯賣優惠1480元

  好康報報 富邦講堂「上知天文,下知?」

慢性疼痛的幕後黑手

 

撰文╱菲爾茲(R. Douglas Fields)
翻譯/涂可欣

膠細胞是神經細胞的守護者,但它們有時也可能呵護過度。 要紓解現有藥物無法平息的疼痛,或許可從控制膠細胞著手。

重點提要
■傷口癒合後仍持續的慢性疼痛,通常是沒有外來刺激下,痛覺神經元仍過度興奮所造成。
■直接針對神經細胞作用的傳統止痛藥,很少能平息異常的疼痛訊息,這是因為神經元受到不同類型膠細胞的刺激而使得敏感度提高。
■膠細胞會監控神經元的活動,並試圖維持神經元的健康和有效運作,但立意良好的膠細胞反應,有時反而會使疼痛延長。

海倫在車禍時,左腳從離合器踏板上滑開,卡到車底板,當時她覺得只是足踝小扭傷,然而疼痛卻從此糾纏著她,後來更變本加厲,只要輕微碰觸,甚至床單拂過,都像有電擊般的疼動從腳底燒上來。這名年輕的英國女性在網誌上寫道:「我痛到說不出話來,只能在心底吶喊。」這奇怪而神秘的症狀困擾了她三年。

海倫經歷的這種慢性疼痛,與突如其來的急性疼痛不同。急性疼痛是身體感官上最強烈的警示信號,以阻止我們繼續讓自己受到傷害。急性疼痛又稱為「病理痛」,它是外來原因(像是組織損傷)發出訊息,經由神經系統傳到大腦,由大腦感知疼痛。但想像在傷口癒合後,劇痛仍不消失,或是日常生活的感覺變成折磨,海倫回憶:「我沒有辦法淋浴……水就像尖刀一樣;汽車的震動、人在地板上走動與說話的聲音、微風吹過……都會引起極度的疼痛,而一般止痛藥,甚至嗎啡,都沒有用,好像我的腦在欺騙我自己。」

海倫說的沒錯,她的慢性疼痛的確是因為痛覺傳遞線路失常,不斷發出假警報。由於慢性疼痛來自於神經問題,因此又稱為「神經病理性疼痛」。當錯誤的訊息送達大腦時,大腦感覺到的痛楚,就和身體受到致命威脅時的疼痛一樣真實。

最新研究終於釐清了傳統止痛藥經常無法紓解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原因:止痛藥的作用目標是神經元,而慢性疼痛的禍首卻可能是位於腦和脊髓中稱為膠細胞(glia cell)的非神經細胞。…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94期12月號】 

 

開始掩埋溫室氣體

撰文╱比艾羅(David Biello)
翻譯/周坤毅

已經有發電廠將排放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地底。 

今年9月,美國西維吉尼亞州新哈芬的登山家(Mountaineer)發電廠展開了一項碳封存計畫,預計在五年內將50萬公噸以上的二氧化碳注入地下岩層。雖然這個數量還不到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0.00001%,也不到登山家發電廠本身排放二氧化碳的2%,但這是燃煤發電廠首次能以可行的工業技術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而這也是全球各地燃煤發電廠期盼仿傚的目標。

登山家發電廠隸屬於美國電力公司,該廠的執行副總裁艾金斯(Nick Akins)表示,燃煤發電約佔美國總發電量的50%,也佔美國電力公司生產電力的75%。登山家發電廠的發電量可達13億瓦,是美國最大的燃煤發電廠之一,也因此成為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中國與美國是全球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國,每年要燒掉將近40億公噸的煤炭。)

因此從煤礦公司到環保團體,每個人都認為要顯著而且快速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二氧化碳捕集封存法(CCS)是關鍵。然而目前捕捉二氧化碳的可行技術並不多,此外,除了利用二氧化碳將原油壓出地面,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更是付之闕如。…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94期12月號】  

 
 

氣候政策的一部破車

撰文╱薩克斯(Jeffrey D. Sachs)
翻譯/鍾樹人

美國最近的汽車升級計畫,正是減碳方案的愚蠢示範。

美國「破車換現金」(Cash for Clunkers)的計畫,為未來的氣候變遷控制提供一則警世寓言。這項聯邦計畫對個人的補助高達4500美元,好讓他們把老舊的「破車」換成較為節能的新車,目的之一在於刺激景氣低迷的汽車工業;另外則是(至少政府如此宣稱)為了把高碳排放的舊車請下公路,以緩和氣候變遷。但是,數十億美元很快就花完了,而我們的錢究竟為何而花,卻沒有清楚的答案。

減緩氣候變遷的大原則是,以最低的淨社會成本,把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到目標水準,包括燃燒化石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降低排放量的方法很多,如:駕駛效率較高或以電力驅動的汽車;利用再生能源來發電;捕集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碳,並以地質方法儲存;重新啟動核能發電;建造耐受氣候的屋子,以減少開空調所需的能源……清單長得很,各有不同的時間限度、成本及不確定性。

很顯然的,並不是每一種降低排放量的方法都同樣有意義。麥肯錫顧問公司最近發佈了有關降低溫室氣體的各項技術的估計成本。高效率照明、電器與車輛,搭配較好的絕緣材料與其他技術…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09年第94期12月號】 

 

 《科學人》最新活動:

 

訂閱《科學人》雜誌六期+【福爾摩斯精裝版】全四冊

聖誕特惠1,480元(原價2,720元)

=============================================================================================

富邦講堂「上知天文,下知?」

活動時間:2010/1/15、1/22、1/29、2/5(週五) 晚上19:00~21:00 
活動地點:福安紀念大樓(台北市仁愛路四段258號11樓)

活動詳情與報名http://www.fubonart.org.tw/Lecture/page44885133.aspx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09年12月號

1.骨頭化石會說話(本期雜誌P.76)            

2.追尋地震預測的聖杯(本期雜誌P.80)

3.語料庫讓語言研究成為硬科學(本期雜誌P.32)              


  YLib遠流知識家族:遠流博識網 | 打開一本書 | Best100 | 智慧藏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81號6樓 電話:02-2392-6899# 888  傳真:(02) 2356-4929.2356-8490
科學人網站
http://sa.ylib.com/ 部落格http://blog.ylib.com/sa 服務信箱:service@sa.ylib.com

Copyright c 2003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TIFIC AMERICAN" is a registered trade name own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Inc., New York. It is used under license by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