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金融家月刊電子報】解開投資密碼,開啟您財富大門。您想知道的贏家密碼盡在金融家,你看了沒? 【墨色繁華電子報】讓您輕鬆享受藝術融入生活的樂趣,並為您的人文視野打開一扇寬廣的門窗。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0/9/11  第176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Easy Learn

三機一體 太陽能光電玻璃

  深度報導 以微中子看宇宙
  發燒新鮮事 創造人工生命
  本月活動

聯購CNN互動英語雜誌,送好書!特價2990元

  好康報報 廣播專訪《科學人》雜誌9月份內容

三機一體 太陽能光電玻璃

 

文/楊嘉慧
審稿/台灣科技大學材料科技研究所副教授 楊錦懷

三機一體光電玻璃除了透光,本身還具發電、自潔、使室內外溫差達15℃的隔熱功能,是具有環保、節能概念的綠建材。 

目前市面上有一種太陽能透光模組,兼具透光與吸收陽光的發電功能,然其不具隔熱效果,本身在太陽照射後,會經由熱傳導而造成室內溫度過高,浪費空調電力。為了提升實用性,並使現有的太陽能透光模組具多功能,台灣科技大學營建系副教授楊錦懷帶領的研究團隊,已研發出全世界第一片結合自潔、發電、隔熱等多功能的三機一體光電玻璃,該產品不但取得中、台、日、美、德等多國專利,也引起日本光電產業重視,於 2009 年東京光電展中榮獲最具潛力的太陽能產品。

三機一體光電玻璃的重量約為強化玻璃的 2~3 倍,厚度 20 餘毫米(一般建材用的強化玻璃為 8 毫米),其主要特殊結構包含:奈米光觸媒層、可發電矽薄膜層及隔熱層。奈米光觸媒層是塗在三機一體光電玻璃表面,當光觸媒表面吸收紫外光後,會將附近水分子游離出來的氫氧離子(OH-)氧化成氫氧自由基(·OH)。氫氧自由基活性大,若遇到由碳、氫、氧組成的有機物,會奪取其電子,打斷有機分子的鍵結。一般污染物多半是有機物,分解後即成為水及二氧化碳,達到自我潔淨作用。

可發電矽薄膜層是將具透光性的非晶矽半導體(註)鍍在兩片玻璃之間。而最外一層玻璃是使用透光率較一般玻璃高出一成的低鐵玻璃。當陽光穿透玻璃,照到非晶矽半導體上時,就會激發其上的電子產生電能。

此外,為了增加隔熱功能,光電玻璃在前後玻璃之間增加空氣層及高反射率的隔熱膜。空氣層與隔熱膜除了具隔熱效果外,反射回去的光波經過矽薄膜層時,又能進行二次發電,提升發電效率。…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以微中子看宇宙

撰文╱蓋爾米尼(Graciela B. Gelmini)、庫森科(Alexander Kusenko)、衛勒(Thomas J. Weiler)
翻譯/李沃龍

微中子不再只是物理學的稀世珍品,更是天文學上實用的工具。 

重點提要
■微中子為天文學家提供了一種類似X光的透視能力,其性能比X光更強大。微中子是反應活性最差的次原子粒子,可以輕易穿透物質,彷彿它們根本不存在,因此能夠呈現出恆星核心與其他隱匿於宇宙深處的奧秘。
■不幸的是,微中子這項如此有用的特性,也能讓它們逃過望遠鏡的偵測。直到今年,望遠鏡才具備足夠的靈敏度,以偵測微中子的確切來源。
■微中子有多種型態,並且可於飛行途中變換型態。這項特殊性質亦提供了額外的資訊,透露出它們的源頭。

 

2002年,諾貝爾基金會把獎項頒發給戴維斯(Ray Davis)與小柴昌俊,當時他們可供讚頌的貢獻很多。戴維斯因偵測到太陽微中子而成名,那是人們第一次看見來自外太空的微中子,它可是出了名的難以捉摸;小柴昌俊則發現了1987年超新星爆發所釋放出來的微中子。他們的成果是實驗上的精采傑作,因為理論學家原先假定微中子不具質量,但這些實驗確認了它們其實擁有微小質量。不過,諾貝爾基金會特別表彰的是,戴維斯與小柴昌俊為世人建立了一門全新的科學:微中子天文學。

 

在他們的努力下,微中子從理論上的新奇事物,搖身一變成為探索宇宙的實用工具。科學家研究微中子,除了要蒐集這些粒子的性質,現在更用來揭露宇宙潛藏的某些奧秘。一個世紀前,天文學家建造的是大型光學望遠鏡;而今,天文學家為了看見新的事物,設計與製造出龐大的微中子望遠鏡,這些望遠鏡已經偵測到成千上萬的微中子,還利用微中子拍攝出太陽的影像。…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0年第103期9月號】  

 

創造人工生命

撰文╱比艾羅(David Biello)、哈蒙(Katherine Harmon)
翻譯/林雅玲

能利用人工合成基因組製造細胞,是基礎生物學上的福音。

2010年3月,美國凡特研究所首次證實,一個僅含有人工合成遺傳訊息的微生物能在試管繁殖。凡特(J. Craig Venter)與同事合成了絲狀黴漿菌(Mycoplasma mycoides)的基因組,這個創舉也登上報紙頭條,因為它是在實驗室裡創造生命的重大突破。但是研究人員也希望透過這個研究成果來證實,遺傳工程工具 的改良最終能提供基礎遺傳研究新的視野,也能引起生物科技領域與藥物的革命發展。

凡特的團隊為了製造一個有功能的基因組,利用人工製成的核酸鹼基(腺嘌呤、胞嘧啶、鳥嘌呤與胸腺嘧啶)做成短鏈,並接合成略長於100萬鹼基對的合 成基因組(比起天然的絲狀黴漿菌基因組仍單純得多)。接著他們將這個合成基因組放入現成的山羊黴漿菌(M. capricolum)細胞,合成的基因組啟動了天然細胞裡的設備,開始忙碌地製造蛋白質,最終進行細胞分裂並繁殖。研究人員在三天內就觀察到外形像絲狀 黴漿菌的山羊黴漿菌藍色菌落。該研究發表在5月20日的網路版《科學》,在同一天的成果簡報會上,凡特開玩笑說:「這是地球上第一個由電腦擔任雙親之一而 製造的自我複製細胞。」

過去15年來,他們總共花了4000多萬美元從事相關研究,才能夠走到這一步,大部份經費來自凡特的合成基因組公司與美國能源部。研究人員也必須克服許多挑戰,包括花三個月交叉檢驗來找出阻礙生命產生的單一鹼基缺失。凡特說:「精確度是關鍵,基因組裡有些部份完全無法容忍錯誤,即使是一個鹼基。」…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0年第103期9月號】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10年9月號

1.傾聽宇宙最深處的玄機(本期雜誌P.40)            

2.值得一再玩味的起源(本期雜誌P.100)

3.學校實驗室危機四伏(本期雜誌P.18)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ABC/Live/ ALL+/biz/CNN互動英語雜誌[互動光碟版]一年12期  五選一

免費加贈《飛行少年》+《老外教你說英語》 (共價值798元)

優惠價只要2,990(原價5280元)

------------------------------------------------------------------------------------------------------------------------------------------

廣播專訪《科學人》雜誌9月份內容

9/14(二)AM7:15-8:00飛碟電台-- 飛碟早餐 FM92.1<專訪李家維 總編輯>
9/17(五) PM5:20-6:00教育電台--人人都是科學人FM 101.7 <專訪曾志朗 榮譽社長>

Ic之音每日珍愛地球關懷系列單元介紹科學人當月環保科技新發展或環境科學新發現

歡迎收聽~~~

------------------------------------------------------------------------------------------------------------------------------------------

【科學不簡單講座】傾聽宇宙深處
主講人:陳丕燊 教授
演講大綱:

l宇宙中的微中子     l發現微中子 
l在南極「聽」見微中子 l微中子天文學來臨
活動時間:2010年10月2日(六)14:30-16:00
活動地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報名截止日期:2010年9月29日(三) 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報名去~

 
YLib遠流知識家族:遠流博識網 | 打開一本書 | Best100 | 智慧藏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81號6樓 電話:02-2392-6899# 888  傳真:(02) 2356-4929.2356-8490
科學人網站
http://sa.ylib.com/ 部落格http://blog.ylib.com/sa 服務信箱:service@sa.ylib.com
科學人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fans.sa 

Copyright c 2003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TIFIC AMERICAN" is a registered trade name own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Inc., New York. It is used under license by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隨身行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