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拉電子報】分享文學性、藝術性與兒童性兼具的兒童繪本,並希望透過繪本和你一起發現孩子的世界。 【e人籟電子報】針對當前社會與文化的重要議題,提供行動面的報導與故事與多元媒介所延伸的精彩內容。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8/6 第199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Easy Learn

高速接球的機器人

  特別報導 拒絕塑化人生
  深度報導 七大能源奇想  
  好康報報

《精采100特輯》好評熱賣中!

  本月活動 【科學不簡單講座】擬態演化的多樣性

高速接球的機器人

文/趙俞婷、楊嘉慧
審稿/工研院機械所博士生張永融、工研院機械所經理游鴻修

工研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研發的「灰熊厲害的接球機器人」,由於具備高速視覺判讀技術,可在0.4秒內算出球的運動軌跡,並完成接球動作。

在球類運動中,球員必須根據來球的速度及運動軌跡,預判其落點,才能順利接球。因此,若想要設計一款能接球的機器人,就必須賦予其分辨空間前後位置的立體視覺、預測飛行軌跡,以及快速操控機械手臂接球等能力。工研院機械與系統研究所研發的「灰熊厲害的接球機器人(下簡稱接球機器人)」,就是同時擁有這些能力的設計。

接球機器人的內部是一隻有六個自由度的機械手臂,手臂長60公分,接球的網子直徑約15公分,工作範圍在半徑75公分的半圓球內。接球機器人前方架設兩台以仰角60~70°面對發球位置的攝影機(畫質是640 x 480像素,每秒60張圖像),捕捉到的畫面會回傳至可接收訊號並進行運算的「嵌入式視覺伺服平台」,做視覺追蹤處理。

從座標值算出運動路徑

嵌入式視覺伺服平台在進行影像追蹤處理時,要先判讀出何者是要追蹤的運動物體。其方法是先拍攝工作環境的影像,並建立背景模型,接著利用背景濾除運算,比對出連續擷取到的影像與尚未發球時的環境背景,找出運動中的球體,即可標示出球在不同時間點的三維空間座標位置(註2)。之後,將座標值傳送到機器手臂內的處理中心,並累積多組瞬間的空間座標值,將這些座標點連成曲線,畫出一小段運動軌跡,就能算出移動球體的初始速度、初始位置、加速度等數值,同時預測出球體運動路徑,及其落到接球機器人工作範圍中的時間與位置,這樣即可成功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拒絕塑化人生

撰文╱李名揚

除了惡劣商人添加在食品中的塑化劑,其實日常生活器具以及周遭環境中,到處都有塑化劑,我們必須隨時注意。

重點提要

■鄰苯二甲酸酯類會影響生殖系統,現在最新的研究則發現,它還可能傷害心、肝、腎,並引發氣喘、過敏。
■地板漆或蠟、電線、保鮮膜等日常生活用品都會釋出塑化劑。
■勤洗手、不用塑膠製品盛裝熱食、熱飲及含油脂的食品、定期打掃家裡及隨手拔掉電器插頭,可減少吸入塑化劑的機會。

塑化劑風暴席捲全台,從一開始的飲料及粉劑、錠劑等食品,吹向糕餅烘焙業,越來越多食品可能受到污染,引起各界恐慌。不過,在環保署及衛生署更嚴格監控食品上游原料的來源之後,這股風暴終究會止息。

可是,我們從此就不再受到塑化劑的威脅嗎?塑化劑有沒有可能從其他管道進入身體?進入身體的塑化劑,又可能造成哪些危害?

可能傷害心、肝、腎

台灣是塑膠王國,許多塑膠製品中都會添加鄰苯二甲酸酯類做為塑化劑,以增加彈性、柔軟度及延展性。由於鄰苯二甲酸酯類也是優良的溶劑及膠合劑,也會添加在香水、化妝品、保養品、清潔劑及個人清潔用品如洗手乳、沐浴乳之中,做為定香劑,可使香味持久。其中最廣泛使用的是…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3期7月號】


 

七大能源奇想

撰文╱Scientific American編輯部
翻譯/甘錫安

這些新奇的能源技術,成功機率或許不到10%,但只要有一項成功,就可大幅降低能源隱憂並提升能源效率。

重點提要

■科學家與工程師正致力於開發更具創意的技術,一旦成功,將徹底改變能源現狀。
■新能源可能來自核分裂反應器,不過是以雷射帶動核融合爆炸起燃,使用的燃料則是用過的核燃料,也就是具危險性的核廢料。還有幾種機器可將陽光及二氧化碳轉換成燃料,取代汽油。
■另外,藉由磁鐵能徹底改造空調設備,使用形狀記憶合金則能回收汽車引擎的廢熱,這些方法都能大幅提高能源效率。

許多人正在致力於研究更有效運用再生能源的技術,同時提升能源效率。這些努力當然都很好,不過,儘管大部份的進展都值得肯定,但效果有限。如果想徹底改變能源現狀,必須有更別出心裁的創新發明才行。

多年來,許多科學家和工程師曾經提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方案,包括透過人造衛星將太陽能輸送回地面的接收站,以及盤旋在空中的風力發電機等。不過回到地球上,研究人員近年來取得了政府及民間的大筆經費,在幾個關鍵領域中,開發各種不一定能成功但值得注意的能源技術。這裡介紹的幾項計畫,是最可能取得成效的例子。當然,前提是發明者能夠克服重重困難,讓這些技術實際可行、能夠大量生產且價格低廉。

核融合 觸發分裂
利用雷射引燃用過的核燃料產生電力

最近數十年來,物理學家和工程師努力想駕馭核融合,也就是氫彈和太陽的燃燒過程。研究人員已能引發核融合反應:讓氫原子核互相撞擊,只要力道夠大,原子核就會合併,釋出中子和能量。比較困難的是這個過程的效率必須夠高,才能讓反應釋出的能量大於觸發反應所需的能量。這種狀況稱為起燃(ignition),最後用於發電…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1年第113期7月號】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11年7月號

1.反物質之眼(本期雜誌P.54)
2.第四屆科普寫作桂冠獎作品欣賞(本期雜誌P.104)
3.生物手記:佔地吃蛋的蘭嶼赤背松柏根(本期雜誌P.120)

 

 

經典•多元•通識•前瞻
集結10年來《科學人》各領域經典篇章,
超越學校課程的突破性研究報導,
提供與全球科學家同步思考的前瞻思惟,
兼具故事性、知識深度與趨勢觀,
是領域分類研究與學習的最佳參考讀物。

 聚焦物理世界(6月)/變遷中的環境(7月) /透視生命奧妙(9月)/窺探大腦(10月)

---------------------------------------------------------------------------------------------------------------

 
YLib遠流知識家族:遠流博識網 | 打開一本書 | Best100 | 智慧藏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81號6樓 電話:02-2392-6899# 888  傳真:(02) 2356-4929.2356-8490
科學人網站
http://sa.ylib.com/ 部落格http://blog.ylib.com/sa 服務信箱:service@sa.ylib.com
科學人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ylib.sa 

Copyright c 2003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TIFIC AMERICAN" is a registered trade name own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Inc., New York. It is used under license by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