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2300萬人,大約1500萬人住在都會區。以我們這些台北俗為例,每天被鬧鐘叫起床,便利商店買了早餐,匆忙搭捷運去上班;忙了一天回到家,打開冷氣、看看電視,再好好洗個澡。我們愉快而自在地過著文明生活,有電、有自來水,享有專門處理垃圾、污水的服務,有沒有想過這樣的方便從何而來?有人可能會覺得城市擁擠而吵雜、總是塞車,生活品質很差,又可曾想過為什麼情況會這麼糟?
最近欣賞建築美學蔚為風潮,許多人忙著追逐國外建築大師,但是台灣人對於整體生活環境的關心並未提升。內政部營建署前署長黃南淵說:「我們的民眾、政府,並沒有意識到怎樣才是舒適的居住環境,觀念落後日本20年!」近年媒體競相進行城市評比、幫市長打分數,市長們也大談施政理念,我們這些小市民是否看懂了城市管理背後的大道理?就這樣把城市的未來交給市長了?
《科學人》在拜訪了都市設計、建築、工程與城鄉研究的多位專家之後,發現台灣城市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必須從根本解決。在我們這個民主國家、自由經濟的社會,土地是財富的象徵,被當做炒作的標的、致富的利器,都市建設與房地產交易劃上等號,黃南淵不諱言指出,「為了獎勵都市更新,政府用提高容積率來做為手段。」結果就是城市房價高得離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