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yce全球走透育兒誌】提供部落客的親子旅遊經驗,分享如何享受旅程中的大驚喜,並透過旅行來教養小孩。 【聯合書報攤快遞】網羅各類型雜誌文章,為您精選最即時的周刊報導、最時尚的流行品味,最深入的知識饗宴。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3/25 第213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深度報導

螞蟻兵法

  科學人觀點 位置特定的抑制效應:Spooky!
  科學馬戲團 自己騙自己的話
  好康報報

參加趣味問答拿簽名雜誌!

螞蟻兵法

撰文╱莫菲特(Mark W. Moffett)
翻譯/涂可欣

蟻群間的戰役和人類軍事行動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性。  

重點提要
■有些種類螞蟻會組成關係緊密的社會群體,成員數目從數千到上百萬不等,會為了爭奪領域和食物等資源,向其他蟻群宣戰。
■這些昆蟲戰鬥時會使用各種不同戰術,與人類戰略非常相似。而採取何種戰術,會視爭奪何物而定。
■螞蟻對所屬的群體絕對效忠,更強化了牠們的作戰能力。

來勢洶洶的軍隊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雙方格鬥的殘暴程度超乎想像,眼前到處都是激烈戰鬥。上萬名戰士不顧性命,一心向前衝刺,即使面對必死情境,也完全忠於任務,沒有絲毫膽怯。衝突短暫卻殘忍,只剩三隻腳的士兵們奮力壓住一名敵人,等著體型較大的戰士過來,將動彈不得的俘虜劈成數塊,留下碎爛滲汁的屍塊。

我拿著相機慢慢後退,吸了一口馬來西亞雨林的潮濕空氣,提醒自己眼前交戰的只是螞蟻,不是人類。數個月以來,我把攝影鏡頭當做顯微鏡,記錄下這樣的死亡場面,然而我發現自己經常忘記觀察的是微小的昆蟲,像這次的主角是俗稱「掠奪蟻」的多樣擬大頭家蟻(Pheidologeton diversus)。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2年第121期3月號】

位置特定的抑制效應:Spooky!

撰文╱曾志朗

凡走過必留痕跡,人們對想得起來的事物,往往感嘆說,往事哪堪回憶?但對想不起來的禁忌,卻會在同一地點或貌似的地點,產生渾身不自在的警覺。

 「 天啊!這地方不知怎麼搞的,總給我一種很強烈的“spooky feeling”!」也許你也曾經有這麼一段經驗,走到一個不算陌生的地方,卻莫名其妙的感到一股不安,中文叫做不寒而慄,而英文的spooky,就連發音都帶著一股毛骨悚然的驚懼味道,自己聽了也覺得心裡毛毛的。

這種因某一特定地點而產生不舒服的感覺,人們總會製造很多理由來解釋。從四周的環境去解釋,就有了風水理論,說陰道陽,加上易經、八卦,和紫微斗數,成就了一門「秘」學。有「道」之士,更能憑幾樣擺設和一堆到處張羅來的鏡子,「去邪」、「建光明」,再做些法事,就宣稱能把霉氣都給排除了。20幾年前,我在舊金山,有位父執輩朋友在有錢台灣移民群聚的「貴族」地段買了一棟房子,還沒搬進去,就先請來一位號稱得道的密宗大師,東看看、西瞧瞧,一會兒說這邊有「歹坑」,一會兒又說那原來的門「犯沖」,進了主臥房,但看他眉頭下沉,手勢誇張的東西南北比劃指點一通,口中還唸唸有辭,最後嘆口氣說,陰氣太重,此宅不可住人!

主人臉色大變,急急求救:「請大師高抬貴手,為本宅結善緣!」我當然了解主人的憂心,一棟位在精華地段、價值150萬美元的房子,當然要住得舒服,更期待房價能夠翻倍成長。大師這一番說詞如果傳了出去,不但自己住起來不安心,將來也別指望賣個好價錢了。大師察言觀色,鎮定的說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2年第121期3月號】

 

自己騙自己的話

撰文╱薛莫(Michael Shermer)
翻譯/潘震澤

在安德魯•韋伯1970年的創作搖滾歌劇「耶穌基督萬世巨星」中,多疑的猶大以虛假的天真(「別誤會我/我只是想知道」)質問救世主的神性:「耶穌基督萬世巨星/你認為你就是他們所說的那位?」

雖然我懷疑基督是上帝之子的說法,但我相信他對猶大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為什麼呢?因為知名的演化理論學者崔弗斯在他的新書《愚人愚行》中,稱此為「欺人與自欺的邏輯」;其運作方式如下:根據演化的自利基因模型,我們必須經由奸巧與欺騙,以取得最大的生殖成就;然而賽局理論的動力學卻顯示,如果你知道遊戲中其他參賽者也會使用相似伎倆,你就有必要先假裝坦蕩與誠實,讓對手沾沾自喜而不加防範,然後你再背叛,攫取戰利品。但如果對方同你一樣也預期會有這種策略的改變,他們也可能用上相同伎倆;這意味著你必須對他們的欺騙極為敏感,反之亦然。因此,我們演化出偵測欺騙的能力,而導致欺騙與偵測欺騙之間的軍備競賽。

在互動較不頻繁的情況以及陌生人之間,欺騙比偵測欺騙容易;但如果你與對手相處的時間夠長,就可能從他們行為中看出真正意圖。好比崔弗斯指出:「當互動在匿名下進行或不夠頻繁時,就沒有一個已知的行為背景可用來讀取行為線索,因此只能用說謊的一般特性來偵測。」他提出了三點,緊張:「由於謊言被揭穿時的負面結果,包括遭受攻擊……因此人在說謊時都會比較緊張。」控制:「為了擔心自己看起來緊張……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2年第121期3月號】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12年3月號

      1. 攝護腺癌無需篩檢?(本期雜誌P.40)            

      2. 衝擊症狀 (本期雜誌P.56)

      3. 與床蝨共枕(本期雜誌P.82)

 

活動網址:
《科學人》部落格 http://blog.ylib.com/sa/Archives/2012/03/01/19622
《科學人》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8946316148955/

 
 
YLib遠流知識家族:遠流博識網 | 打開一本書 | Best100 | 智慧藏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81號6樓 電話:02-2392-6899# 888  傳真:(02) 2356-4929.2356-8490
科學人網站
http://sa.ylib.com/ 部落格http://blog.ylib.com/sa 服務信箱:service@sa.ylib.com
科學人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ylib.sa 

Copyright c 2003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TIFIC AMERICAN" is a registered trade name own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Inc., New York. It is used under license by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