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葛史密(Donald Goldsmith)
翻譯/李沃龍
有些人或許認為宇宙璀璨輝煌的年代早已過去,但它其實仍蘊含著無窮的生機。在未來的億兆年裡,宇宙將展現出全新型態的天文現象
重點提要
■雖然星系與恆星大量形成的輝煌時代已經過去,但宇宙依然相當生氣蓬勃。未來,恆星將隨著其組成的演化而逐漸改變外觀。
■恆星與行星系統將崩解潰散,而像由氦構成的緻密天體這類目前非常稀有的天體,將變得普遍。從某種角度看來,未來的宇宙或許更適合生命的存在。
■研究很久很久以後的宇宙是個饒富趣味的課題,它就像個知識寶庫,讓天文物理學家了解天文理論與觀測的真正涵義。
時間似乎將永無止境地流動下去,因此激發了我們去想像很久很久以後的宇宙會是什麼樣子。通常,這會是一幅陰森恐怖的圖像:50億年後,太陽將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在逐漸黯淡消逝前,吞沒整個內太陽系。但這只是整個未來很微不足道的一部份,當天文學家看著未來「5兆7600億年」時,就像英國知名的幽默諷刺文學泰斗亞當斯(Douglas Adams)在《宇宙盡頭的餐廳》裡所敘述的一樣,他們遇見一個到處都在緩緩褪色而逐漸消逝於無形的場域。在那之前,空間的加速膨脹早已把位於我們星系之外的一切事物,驅趕出我們的視線範圍,僅留下一個虛無的夜空。拜倫爵士(Lord Byron)在他1816年的詩〈黑暗〉裡,就曾經描述這樣一幅天上荒地的景象:「豔陽熄滅,而群星在幽暗的永恆空虛中流離失所。」
不過,仍然有好消息:即將降臨的幽暗,只佔了整篇故事的一半。恆星形成最光輝燦爛的歲月,確實早已過去,但宇宙仍有生機。奇妙的珍禽異獸即將進入天文動物園裡,目前覺得很稀奇古怪的現象,日後將變成平常不過的例行公事。如果有什麼差別的話,那就是宇宙中有利於生命生存的環境,或許將變得更常見。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2年第122期4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