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a.ylib.com/forum/images/forum125-2-p8.jpg)
年前我到西湖畔的中國茶葉博物館,洽談引種收集自中國各地的茶樹品系,到屏東高樹的植物保種中心。接著就參觀唐宋茶具展,末了我要求看最精采的庫藏。人家大方端出了三樣寶貝:光緒貢茶、光緒普洱和哥德堡號沉船茶。哥德堡號在1745年觸礁沉於瑞典,20多年前打撈起來自廣州的貿易茶,送了少量茶樣給中國茶葉博物館。這是迄今保存最老的茶之一了,僅次於明萬曆時墓葬裡的一小撮茶末子。
看著這珍品,我的物慾心大起,於是問:這真是茶嗎?又是什麼茶?人家當然回答不了,我即表示:台灣有好技術,讓我們合作研究吧!就這樣我分到了約一公克的樣品,捧到在楊梅的台灣茶葉改良場。陳場長建議做元素分析,結果好極了,鈉、鐵和鋁的含量超高,海水和鏽船可以解釋鈉和鐵的異常,而高量的鋁就是山茶科植物的特色了,老葉含量尤高。這清朝外銷茶的含鋁量又遠超過一心二葉的台灣烏龍茶,顯然當時中國人摻了不少老葉給洋人喝。
時隔一年,我拎著罐東方美人茶再到杭州去,算是交作業,也是邀功。報告完畢,我獲贈15公克的光緒貢茶,這可是給皇帝喝的啊!又可以繼續古茶研究了。在王館長豐盛的江南宴中,東方美人茶是主話題之一,色五彩、味蜜香,這是台灣之寶。清明之後,新竹、苗栗濕熱茶園裡的小葉綠蟬大發,被叮了的茶葉既長白毫,也多產能禦敵的二次代謝物,此乃它獨特色香味之源,據說還能散發氣味,引來小葉綠蟬的天敵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2年第125期7月號】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12年7月號
1. 與細菌共生(本期雜誌P.36)
2. 巧克力危機(本期雜誌P.48)
3. 借屍還魂:遊走於虛實之境(本期雜誌P.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