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佳人時尚電子報】不僅告訴你最新流行服飾與美容訊息,更要讓女人看見自己,發現世界!! 最聰明的遊戲密技、最深入的遊戲攻略、最新銳的遊戲資訊-【網路遊戲密技吱吱叫】通通報給你知!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9/29 第225期 訂閱/退訂 看歷史報份
  科學Easy Learn

台大公共論壇:推動大樓及住宅智慧節電(一)

  科學Easy Learn 台大公共論壇:推動大樓及住宅智慧節電(二)
  科學人觀點 閉目十分鐘,助憶建大功
  活動預告

《科學人雜誌知識庫》免費看

台大公共論壇:推動大樓及住宅智慧節電(一)

撰文/呂怡貞
審稿/傅立成(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開源節流」是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除了積極開發再生能源之外,節電可減緩消耗既有的傳統能源,也能降低開闢新能源的負擔與壓力。針對大樓及住宅進行智慧節電,是很有效益的節電方向。

人類活動的都市化,使大樓與住宅用電佔能源消耗比例越來越大。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台灣的大樓與住宅合計用電佔總電量34%,僅次於工業用電,而歐美與日本等先進國家更高達60%以上。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傅立成表示,使用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針對住宅與商辦大樓進行自主節能調控,成為近年來國內外熱門發展的議題,台灣產學研各界包括各大專院校、工研院、資策會、中華電信等都積極投入研發。

無線感測為基礎 物聯網正夯

目前大樓及住宅的智慧節電以三個關鍵技術為研發主軸。首先是以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又稱machine-to-machine,機器對機器的連結)為基礎概念所設計的智慧感知系統。物聯網泛指將物件與物件、物件與人,以網際網路相連結,例如,公車何時停靠站牌、物流業得知貨物輸送與出存狀況、遠距醫療監測與照護等任何器材或設備能夠利用網路而具有遠端連結與控制的功能,以及現在最熱門的雲端系統。物聯網不僅在現今生活越來越常見,也是近年各國競相發展「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的基礎,一旦建立物件與人之間的「溝通」網絡,現代人不出門也能掌握天下事。

若把ICT系統引入建築物內,再透過物聯網的概念,就可以使大樓與住宅達到智慧節電目的。只要在建築物內的幾個定點,以及所有耗電器材與插座上,裝設低功率、低耗能且具有無線網路功能的感測器,就可蒐集空間中的各項資訊,如溫度、濕度、照度、甚至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濃度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台大公共論壇:推動大樓及住宅智慧節電(二)

撰文/呂怡貞
審稿/傅立成(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開源節流」是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除了積極開發再生能源之外,節電可減緩消耗既有的傳統能源,也能降低開闢新能源的負擔與壓力。針對大樓及住宅進行智慧節電,是很有效益的節電方向。

要落實推動大樓及住宅智慧節電,除了產學研各界積極研發無線感測器、物聯網、群體行為辨識、人工智慧及機器學習等關鍵技術與方法(見〈台大公共論壇:推動大樓及住宅智慧節電(一)〉)以達成自主節能調控之外,一些公共基礎設施如智慧電錶(smart meter)與智慧電網(smart grid)也應逐步建置,取代傳統電力資源管理設施,以符合全球能源管理新趨勢。

智慧電錶 回報用電更省電

傳統電錶只能單向累計從發電端輸送到個別用戶的電量,不但數值變動緩慢,且顯示的非數位化單一數據,也無法提供或轉換成其他有用資訊。智慧電錶則具備智慧讀取與網路傳輸功能,雖然顯示的也是讀值,但能夠較傳統電錶進一步即時且忠實記錄用戶在各時段的用電情形,取代電力公司以往費時費成本的人工抄錶方式,讓讀錶更便利。而且電力公司也能以智慧電錶隨時檢測全國電力供應狀況,如漏電、竊電、跳電與復電等。

智慧電錶無法直接節電,但用戶可從電力公司網站得知自家智慧電錶的數據,或直接將電錶數據下載到個人電腦或智慧型手機上,並透過分析軟體進一步轉換成用電趨勢圖之類的圖表資料,得到清楚的用電回報資訊,如此一來,用戶能更加了解自家用電量變化,進而調整用電習慣。根據調查,光是讓使用者得知用電資訊就能有效改變使用者的生活用電行為,節電10~15%…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閉目十分鐘,助憶建大功

學習慢,是大腦處理訊息的速度變慢了,老人卻因各個認知功能的協調還未完成,就自以為不可能完成而放棄。但速度絕不等同品質,有時慢工出細活,老人的智慧和經驗組合更勝於年輕人的急就章。

撰文/曾志朗

我是學認知科學的,研究的主題是人的行為方式與其產生的原因;在大學裡,我教最基本的心理學導論,希望學生藉由這門學問了解自己,了解別人,了解社會,了解文化,和了解人類創造文明的動力與潛能。我們這一個領域的研究,以科學實證的方法去探究生命現象,希望從人類五花八門的行為表現中,建構出一套解釋生命發展的理論。所以我們對人的變化非常敏感,因為我們自己就不停的在變化中。研究自己,是我們這一行人的必然傾向。

1976年,我在美國加州大學的河濱分校教認知心理學,我們系上來了一位研究做得很好的年輕助理教授,剛從美國東部的耶魯大學被挖角過來,他研究有關制約學習中的認知成份,主要的發現是老鼠在制約學習的過程中,對訊號和隨之而來的食物刺激之間的配對關係,不只是聯結次數的累積而已,牠們也能掌握兩者共同出現的機率,若食物不依規則出現,就會造成驚奇的效應,而驚奇是聯結成功的基本要素。這類實驗的程序很繁雜,對每一個操弄變項的細節都要界定得很明確,但實驗的結果對學習理論很重要,尤其是老鼠能「計算」食物刺激有無的機率,對我們這些認知心理學的研究者,簡直是為人類認知行為提供了發展的核心要件!

我好喜歡這位年輕教授的研究,每天晚上我們都會回到實驗室,他到地下一樓的動物實驗室,我上二樓的人類認知實驗室,各自工作,到了晚上10點多,就聚在系裡的休閒室聊天,談談最近的實驗成果。那時候他新婚不久,我勸他早一點回家,他卻說不能太早回去,否則他那位由捷克來的太太會以為他不夠用功,不想早日升「大」教授。而除了動物實驗之外,他也正在研究異國婚姻的文化差異學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2012年第127期9月號】

------------------------------------------------------------------------------------------------------------------------------------------

更多專題文章請參閱《科學人》雜誌2012年9月號

1. 大腦神經3D圖譜(本期雜誌P.48)            

2. 明日醫學(本期雜誌P.52)

3. 直擊南極冰融(本期雜誌P.76) 

 

 
YLib遠流知識家族:遠流博識網 | 打開一本書 | Best100 | 智慧藏 

地址: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2段81號6樓 電話:02-2392-6899# 888  傳真:(02) 2356-4929.2356-8490
科學人網站
http://sa.ylib.com/ 部落格http://blog.ylib.com/sa 服務信箱:service@sa.ylib.com
科學人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ylib.sa 

Copyright c 2003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SCIENTIFIC AMERICAN" is a registered trade name owned by
SCIENTIFIC AMERICAN, Inc., New York. It is used under license by 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