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呂怡貞
審稿/傅立成(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http://sa.ylib.com/saeasylearn/images/144-1.jpg)
「開源節流」是永續發展的不二法門,除了積極開發再生能源之外,節電可減緩消耗既有的傳統能源,也能降低開闢新能源的負擔與壓力。針對大樓及住宅進行智慧節電,是很有效益的節電方向。
人類活動的都市化,使大樓與住宅用電佔能源消耗比例越來越大。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統計,台灣的大樓與住宅合計用電佔總電量34%,僅次於工業用電,而歐美與日本等先進國家更高達60%以上。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傅立成表示,使用資通訊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針對住宅與商辦大樓進行自主節能調控,成為近年來國內外熱門發展的議題,台灣產學研各界包括各大專院校、工研院、資策會、中華電信等都積極投入研發。
無線感測為基礎 物聯網正夯
目前大樓及住宅的智慧節電以三個關鍵技術為研發主軸。首先是以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又稱machine-to-machine,機器對機器的連結)為基礎概念所設計的智慧感知系統。物聯網泛指將物件與物件、物件與人,以網際網路相連結,例如,公車何時停靠站牌、物流業得知貨物輸送與出存狀況、遠距醫療監測與照護等任何器材或設備能夠利用網路而具有遠端連結與控制的功能,以及現在最熱門的雲端系統。物聯網不僅在現今生活越來越常見,也是近年各國競相發展「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的基礎,一旦建立物件與人之間的「溝通」網絡,現代人不出門也能掌握天下事。
若把ICT系統引入建築物內,再透過物聯網的概念,就可以使大樓與住宅達到智慧節電目的。只要在建築物內的幾個定點,以及所有耗電器材與插座上,裝設低功率、低耗能且具有無線網路功能的感測器,就可蒐集空間中的各項資訊,如溫度、濕度、照度、甚至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濃度
…more
【欲閱讀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