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參與大強子對撞機(LHC)的第一線科學家親眼見證了「盒子」裡的希格斯粒子訊號;集合眾人之力的「大科學」LHC團隊打了漂亮的一仗。
重點提要
■科學家追尋希格斯粒子長達數十年,如今終於在LHC的實驗結果中,看見了它的蹤影。
■這項成果歸功於數千人的團隊,團隊成員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是推動科學進展與維持分析品質的重要關鍵。
■新發現的粒子是否符合標準模型預測的希格斯粒子,還有賴LHC對它的特性做更多分析,這也是未來幾年內LHC的重要工作。
6月15日下午,同事郭家銘寄來一封電子郵件,揭開了我研究生涯中最激動的兩週。郭家銘的郵件內容僅有短短的三行,說「盒子已經打開,125GeV處確有信號」,最後,他又加了一句,要我絕對保密。郵件內容雖然簡單,但對一個從事粒子物理實驗30年的人來說,卻是驚心動魄。
所謂「盒子打開」,是數據分析的一個手法,目的在於避免研究人員看到未成熟的結果,有了預期心理,而開發出帶有偏見的分析方法。所以在數據分析的初期,不准大家提早做出最後的結果(把結果封入盒中),直到分析方法都完善了,不再更動,才「打開盒子」,看結果如何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