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出版電子報】全新改版,讓你掌握第一手的數位閱讀趨勢情報、了解全球數位出版的最新動態與行家觀點。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8/10  |  第2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推薦 天才的條件
系外行星的生命光譜
科學人新聞 科幻電影導演跨足科學研究
智慧型眼鏡趨勢專家
本月活動 2013 驚豔新視野科學攝影比賽
天才的條件
賽門頓(Dean Kieth Simonton)
在各個領域見到的傑出創造力可能源自於共同的特點與相同的探索過程。

要認定誰是天才是一種冒險的賭注。比如說,最近無意間在Listerverse網站看到的「十大天才」排行榜。從第一名到第十名的上榜者有:歌德、達文西、斯維登堡、萊布尼茲、彌爾、帕斯卡、維根斯坦、費雪、伽利略以及斯塔爾夫人。

如果把斯維登堡換成愛因斯坦呢?有些在世的名人或許也值得冠上這項殊榮,例如霍金。有幾位女性或許也能登上天才排行榜,例如居禮夫人或是莫里森。如果棋王費雪能冠上天才的稱號,那麼在藝術與科學領域之外的其他天才應該也要列入考量,例如拿破崙是軍事天才、曼德拉是政治天才、蓋茲是創業天才等。

這些問題與可能的答案都是茶餘飯後的熱門閒聊話題,正好顯示出我們對於智慧的起源和卓越的創造力所知甚少。人們在探討這項存在已久的議題時,總是想要釐清各領域的天才具備哪些共同點。我們對於天才的某些共同印象,包括遺傳因素、特別廣泛的興趣和有點心理變態等,都顯示出天才的頭腦有明顯的模式與傾向。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想解釋一個卓越的思想家如何擁有他們改變世界所具備的洞察力。儘管這樣的突破性想法通常都是瞬間即逝,但是潛藏其下的機制似乎有條理。根據我協助發展出來的一項理論:天才會近乎盲目地廣泛搜尋問題的解答,會追根究底柢、並且在找到最佳答案之前反覆回溯思量。如果這個理論的結果確立,我們就能開始探究天才是否能夠經由後天培育,讓嶄新構想能夠不斷出現以造福世人。

何謂天才?

研究天才的第一道障礙,就是如何為天才下一個具有說服力的定義。「天才」(genius)這個辭彙本身可追溯到古羅馬神話:古羅馬神話裡的每位男性都有某一種守護天使,代表與生俱來的某項獨特才能,而每位女性則是受到婚姻女神的眷顧。直到文藝復興之後,天才一詞在應用上變得較為嚴謹,只有少數展現出天賦的人才能擁有這項稱號。例如哲學家康德就認為,天才是指能夠發展出原創成果且能成為典範的人。天才一詞原本並不具備科學意涵,直到19世紀末葉之後,心理學家才藉由兩種明確的方式來定義天才。

傑出的作品是確認天才的第一種方式,如同康德的做法。總體來說,這些成就通常能引發該領域其他專家以及世人的讚揚並競相仿效。毫無疑問,牛頓的《原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小堂壁畫以及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都屬於這一類的優秀作品。雖然這個定義能夠延伸到卓越的領導能力,例如軍事才能以及驚人的表現,包括一些國際西洋棋大師等,但大多數關於天才的科學研究仍著眼在科學或藝術方面的傑出創意,這篇文章也聚焦於此。

天才的第二種定義和20世紀前半葉出現的智力測驗相符。如果標準智力測驗的分數夠高,也就是在心理學家特曼(Lewis Terman)所提出的原始智力測驗中獲得140分以上、通常落在前1%者,就是所謂的天才。這兩種定義沒有什麼共同點,許多擁有超高智商的人並沒有創造出原創且能成為典範的作品。莎凡特(Marylyn vos Savant)就是其中一例,她曾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現今仍存活。

more...

系外行星的生命光譜
雷蒙尼克(Michael D. Lemonick)
星系中到處都有行星,科學家發現當行星消逝於恆星背後,會導致恆星亮度產生變化,可得知行星大氣的成份。他們正竭盡所能窺探那些行星的大氣,以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與證據。

從資深的天文物理學家到剛出道的科學記者,只要身處現場,絕不會忘記1996年1月美國天文學會在德州聖安東尼市所召開的記者會。當時加州州立舊金山大學的天文學家馬爾希(Geoffrey W. Marcy)與當時任教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巴特勒(R. Paul Butler)在記者會中宣佈,已發現了第二及第三顆環繞著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轉的行星。第一顆這樣的行星──飛馬座51b,在幾個月前才由瑞士日內瓦大學的梅約(Michel Mayor)與奎羅茲(Didier Queloz)宣告發現──不過單一次的觀測發現可能只是僥倖,甚或是個錯誤。現在,馬爾希可以很有信心地排除那兩種可能性,他告訴在場的聽眾:「行星絕非稀有的天體。」

這項消息震撼了全球天文學界。由於科學家根深柢固認定行星太難發現,幾乎不曾有人認真尋找它們。現在,天文學家僅僅搜尋過少數恆星後,便發現了三顆新行星,這代表宇宙裡還有億萬顆行星等著被發現。

假如巴特勒與馬爾希只解決了行星形成理論上的問題,那麼他們的發現便不會如此令人震驚。相反地,這項發現點出了所謂的太陽系外行星確實存在,因而可能解答從古希臘以來便困擾著哲學家、科學家與神學家的大問題:我們會是宇宙裡唯一的生物嗎?

記者會結束後,科學家坐下來思索,該如何才能查出在環繞著陌生太陽的行星上是否存有生命型態的跡象。由於無法像茱蒂福斯特(Jodie Foster)在電影「接觸未來」裡一樣擁有外星廣播系統,唯一能夠驗證此事的方法只有搜尋系外行星大氣裡的生物印記──證據顯示,像氧這種高活性氣體,若沒有可進行新陳代謝的生物體源源不絕補充,勢必迅速消失。

馬爾希、梅約與他們的同事只看到行星施加於其母恆星上的重力效應,若要發現生物印記,必須直接拍攝系外行星的大氣才行。為達成此目標,美國航太總署(NASA)打算發射一系列功能越來越強大的太空望遠鏡,此計畫將耗資數十億美元興建繞行地球的望遠鏡,稱為類地行星發現者干涉儀(Terrestrial Planet Finder Interferometer),並在2020年代起開始運作。簡單地說,天文學家無法在短期內知曉任何關於系外行星大氣的狀況。

但他們錯了。頭一批系外行星的發現,激勵了整個世代的年輕科學家投入這個天文物理界突然爆紅的特殊領域,也說服了許多較年長的天文學家,轉做系外行星科學的研究。突然湧入大量才華洋溢的人,激發出探索系外行星大氣的新鮮想法,因而迅速推動了事情的進展。2001年,天文學家在一顆系外行星的大氣中,確認了鈉的存在。自那時起,他們也已分辨出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與水。透過檢視系外行星的大氣,他們甚至發現了間接的跡象,暗示某些行星可能有一部份是由純粹的鑽石構成。曾參與許多這類先驅觀測的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天文物理學家克努森(Heather Knutson)說:「目前,如果你把尚未公佈的資料也計入的話,我們已經從大約30~50顆系外行星得知關於其大氣的一些訊息。」

這些發現離確認生命的存在,仍有一大段差距。這一點也不奇怪,因為克努森所說的大多數行星都是高溫且類似木星的行星;比起灼熱的水星繞日軌道,它們還更貼近其恆星。不過克努森與其他天文學家已經逐漸開始探測較小行星的大氣,那些行星稱為超級地球(super-Earth),其質量約介於地球的2~10倍之間,這是10年前仍無法想像的事。今年4月時,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宣佈發現兩顆小於兩倍地球大小的行星,且都位於溫度可容許生命存在的軌道內;這又是一個例子,暗示宇宙裡適合生命發展的行星,數目必然繁多。雖然這兩顆名為克卜勒62e與62f的行星離地球太遠而無法詳盡研究,天文學家相信不出數年,觀測人員必能在地球的孿生行星大氣裡尋得生物印記。

more...

 
科幻電影導演跨足科學研究
格內麥爾(Larry Greenemeier)
執導「阿凡達」等鉅片的詹姆斯科麥隆捐贈先進潛艇給科學界。

再次將目光投向遙遠的土衛十七(即電影「阿凡達」中的潘朵拉星球),準備進行下一次的阿凡達探險之前,製片人兼海底探險家詹姆斯科麥隆(James Cameron)將他最大的科技成就捐贈給科學界。2012年3月由科麥隆駕駛到達地球最深處的潛艇「深海挑戰者號」(DEEPSEA CHALLENGER),在今年夏天來到了伍茲赫爾海洋研究所,協助研究員進一步了解地球上最後一個未探索疆域中的生物。

科麥隆和工程團隊為深海挑戰者號配備了最先進的科技,使它成為第一艘進入太平洋挑戰者海淵(Challenger Deep)的單人載人潛艇。這處海淵的深度為海平面以下11公里左右。伍茲赫爾研究所的科學家將立刻取下科麥隆和工程團隊為深海挑戰者號所設計、輕量化又容易操作的攝影機和照明系統,把它們安裝在該研究所的尼爾尤斯號(Nereus)無人潛艇上,這艘潛艇從2009年開始探索太平洋深處。尼爾尤斯號的工程團隊正在準備一趟為期六星期的航程。這趟航程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出資140萬美元,預定於2014年2月展開,研究太平洋的克馬德克海溝(Kermadec Trench),深度約為10公里。

除了深海挑戰者號本身,科麥隆還提供近100萬美元,協助伍茲赫爾研究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讓該潛艇的技術能更廣泛用於深海探索。科麥隆今年4月在紐約市與伍茲赫爾研究所科學家進行的會談中表示:「對我而言,這樣的結果比讓它沉睡到我再拍完兩部電影好太多了。」

伍茲赫爾研究所的生物部門副研究員及超深海生態系統研究(HADES)計畫負責人向克(Tim Shank)表示,研究人員希望能到深度6公里以下的超深海區域探索海洋學的各個面向。他們想知道有什麼生物在那裡生活、牠們如何演化和吃些什麼?不過,能承受這種深度下極端壓力的載具大多較重、較不容易控制,因此價格高昂又消耗燃料。科麥隆的工程團隊開發出新材料來強化潛艇外殼,但不會增加很多重量。這些材料包括一種複合微球泡材,其中有數百萬個中空的玻璃微粒球懸浮在環氧樹脂中。這艘潛艇長7.3公尺,但內部空間直徑僅有1.09公尺,同樣具備球型加壓艙,可將科麥隆在呼吸和流汗所蒸發的水份收集到塑膠袋中,必要時可供飲用。這艘潛艇以直立方式下潛,駕駛艙位於底部,上方是2.4公尺長的燈和電池。

這艘潛艇送達伍茲赫爾研究所的時間,將是在新建的海洋機器人中心落成後。該中心的工作是在學界、美國聯邦政府和企業界的協助下開發海洋探索技術。參與此計畫的某些專家指出,海洋機器人的進展落後於無人飛機等陸上先進機器人,部份原因是海底沒有Wi-Fi或GPS。這表示海底還有許多東西有待發現,科麥隆說:「許多人認為我們活在後探索時代,一切都已經發現且繪製成地圖。這些海溝的總面積比整個美國、整個澳洲還大,也就是說,地球上還有相當於一整個大陸的區域等著我們去探索。」

more...

智慧型眼鏡趨勢專家
格內麥爾(Larry Greenemeier)
英特爾實驗室負責人分析為何Google眼鏡這類產品尚無法成為市場主流。

Q:為什麼隨身電腦最近如此引發人們關注?

A:因為感測器、通訊與電腦科技都已成熟到有潛力大量生產消費型隨身電腦,這是史上頭一遭,現在你可以將智慧型手機的所有元件塞入一副眼鏡中,儘管它會有點重。這類產品有潛力成為很有意思的通訊平台。

Q:為什麼你只說「有潛力」?

A:我們認為智慧型眼鏡面臨巨大的挑戰,目前還沒有人成功研發出高效能的透明顯示裝置。你在Google智慧型眼鏡與歐克萊滑雪鏡(Oakley Airwave)所看到的側視顯示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儘管有許多人努力,但還沒人能解決透明顯示器的難題。這種高效能的透明顯示器需要利用影像引擎,分別將左右眼的影像投射在鏡片上。不管你轉頭凝視任何物體,虛擬影像將持續投射在你眼前。例如走在美國紐約街頭,你會看到「帝國大廈」或「自由女神像」等文字停留在實體建築物上方。每個人都想要這種裝置。 有些公司早已開發出相關技術,例如盧姆斯(Lumus)頭戴式顯示器。但這類技術不是還在研發階段,就是已出售給擴增實境研究之用。整體看來,透明顯示裝置的體積太大、影像也太模糊,尚無法推向市場。

Q:為什麼透明的擴增實境眼鏡無法做得跟一般眼鏡或太陽眼鏡一樣?

A:想要成功做出這類產品,需要極高階的光學工程技術。但研發相關科技的人大部份屬於規模很小、資源不足的新創公司,或只專注於研發光學技術,而非製造整套智慧型眼鏡產品。

Q:有任何隨身電腦系統能真正滿足人們的需求嗎?

A:我最喜歡的一款產品是路克西(Looxcie)耳掛式攝影機,能持續記錄生活是件很酷的事。然而人們真正想要的是強大的臉孔辨識功能,例如當你走進雞尾酒派對時,你配戴的耳機會說:「嘿,那是鮑伯.瓊斯,你高中時的好朋友。」你可以走向那個人,然後說:「噢,鮑伯!最近好嗎?見到你真好。」我敢保證這種產品一星期內就能賣出100萬台。

more...

 
2013 驚豔新視野科學攝影比賽
當Mr. Science遇見Ms. Art,將會迸射出什麼樣的火花?

就讓影像化作一杯香醇的LATTE,由你來調合純粹的科學與甜美的藝術。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科學人雜誌、科博館文教基金會於今年首度合作辦理:2013「驚豔•新視野」科學攝影比賽

即日起開始徵件,獎金優渥,得獎作品並將於科博館展出,歡迎呼朋引伴來參賽!

詳情請見2013 驚豔新視野科學攝影比賽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