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京童書報】提供童書各樣資訊,以及優質童書的精闢解說和導讀,讓您隨時掌握好書,豐富孩子的閱讀生活! 以英文角度感受臺北的魅力,【Discover Taipei英文雙月刊電子報】給你流行話題、美食景點不同主題的精彩報導。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0/04  |  第27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編輯推薦 手腦並用才是贏家
人類正在加速演化
名家專欄 性別差異必為變因?
科學人新聞 讓高中生多睡一點!
手腦並用才是贏家
撰文/泰特薩(Ian Tattersall) 翻譯/林慧珍


使用工具讓人類更加適應環境,而當氣候劇變,群體規模變小,更容易產生遺傳和文化的創新並傳承下去,進而激發出更精細的技術,促成快速演化。

人類是非常奇特的靈長類動物,我們直立行走,巍巍顛顛地用兩枚短小的腳掌平衡著沉重的身軀;我們的頭大得突兀,臉卻很小,短小的下頷藏在氣球般的腦殼前下方。或許最受矚目的是我們處理周圍環境訊息的方式,與過去完全不同。眾所皆知,人類是唯一能運用抽象符號形成的語彙解構外在環境和內在經驗的生物,這些抽象符號語彙在腦海中變化萬千,創造出對現實世界不同的解釋:我們可以設想事物「可能」是什麼,也能做實際的描述。

我們的老祖先並不特別出色,化石記錄清楚顯示,最多不超過700萬年前,牠們還是一種類似猿類的動物,大部份時間棲息在樹上,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具有大而突出的臉,有力的下頷長在很不顯眼的腦殼下方。從各方面來判斷,牠們的認知模式大致上與現代黑猩猩差不多。現代猿類雖然也很聰明、機智,且能夠識別、甚至組合符號,卻似乎不懂得重新排列這些符號來創造不同的實質用途。因此,人類從猿類祖先轉變成現代人所屬的智人(Homo sapiens)物種,必定發生了許多快速的演化改變。

more

人類正在加速演化
撰文/霍克斯(John Hawks) 翻譯/鄧子衿


三萬年來,我們這個物種演化得特別快,而且到現在都還沒有停止的跡象,每個人都是由人類歷史揉合而成的。

人類是充滿意志的生物,地球上從來沒有其他的物種對自己的命運有如此大的掌控能力。我們化解了數百萬年來曾經置人類於死的無數威脅:我們學到如何從天災和掠食者的手中保護自己,我們發展出醫療方式去對抗許多致死的疾病,我們把過往祖先耕種的狹小菜園轉變成工業化農業的廣大農田,我們在如舊的種種困境之中大幅提升幼兒長大成人的機會。

許多人認為,人類科技的進步(人類對抗與控制自然的能力)使得人類免於天擇的篩選,實際上已經不再演化。這種「不再有適者生存」的論點,好像是說每個人都可以壽滿天年。這樣的論述不只是大眾偏差的想法,連著名的科學家,例如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瓊斯(Steven Jones),以及備受敬重的科學記者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也公開宣稱人類的演化已經結束了。

more

 
性別差異必為變因?
撰文/菲爾茲(R. Douglas Fields) 翻譯/謝伯讓


了解性別差異很重要,但不需每個實驗都要同時測試兩性。

性別差異是生物學的核心問題,也是驅動演化的力量,在許多情況下,也是健康與醫學研究中的根本問題。探討性別差異非常重要,我們也必須進行更多研究。但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一項新政策,原本想讓科學研究重視性別差異,卻嚴重把研究導入了錯誤方向。

more

 
讓高中生多睡一點!
撰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翻譯/張亦葳


上課時間越晚,越能提升課業表現。

美國家長、學生和老師常以少量的證據爭論高中生是否太早到學校上課了。然而,最近三年累積的相關科學研究,都得到相同的結論:晚一點上課能提升學習效果。課程越晚開始,效果越好。

生物學研究顯示,青少年階段的日週期會產生變化,延後了男孩、女孩晚上的睡覺時間及早上的起床時間。這個現象是腦內褪黑激素的改變所引發,大約從13歲開始,15和16歲前增強,到17、18或19歲的時候最為顯著。

more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