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3.gif) |
![](i24.gif) |
![](i25.gif) |
教學應該更科學! |
|
撰文/康特洛威茲(Barbara Kantrowitz) 翻譯/鍾樹人
哪種教學方法最有效?目前沒有人說得準,需要更多深入校園的科學研究佐證。上課方式只能一成不變?教學不能更科學嗎?
當費雪(Anna Fisher)有一次主持以幼兒注意力為主題的大學生研討會時,注意到教室牆壁空空如也,那讓她想起幼稚園的教室裡通常會裝飾著歡樂的海報、色彩繽紛的地圖、圖表和美術作品。兒童比她在美國卡內基美倫大學的學生更容易分心,她很好奇,那些視覺刺激對兒童會有什麼影響?裝飾品是否會影響兒童的學習能力?
more
|
翻開台灣番茄育種史 |
|
撰文/郭宏遠、孫永偉
琳瑯滿目的大小番茄,總是果菜市場上的一抹抹豔麗,這些美味好吃的番茄可是經過「多番」試煉,有賴育種人員運用園藝技術精挑細選。
酸甜可口的番茄炒蛋、養顏美容的番茄汁、增添風味的番茄醬……,各式各樣色香味俱全的番茄料理讓人食指大動。番茄是國內重要的果菜作物,除了當做水果或餐飲生食之外,熟食或加工產品的型式更是多變化,富含維生素A、C、番茄紅素和類胡蘿蔔素,營養價值高,深受國人喜愛。
more
|
|
|
![](i29.gif) |
|
![](i30.gif) |
|
![](i31.gif) |
![](i32.gif) |
學習科技翻轉高等教育 |
|
撰文/納爾遜(Ben Nelson)翻譯/涂可欣
學習科技日新月異,教育專家需要長遠思考這些科技在教學上的角色。
以科技為媒介的學習環境快速擴張,掀起了許多炒作和憂慮,而美國大多數傳統高等教育機構都跟不上改變的步伐或評估它們對學生的影響。由於科技發展實在太快,大概沒有人能時時順應轉變,儘管如此,我們還是不斷嘗試。這些科技發展對高等教育的目標是否有利,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了解的問題。
more
|
|
|
![](i34.gif) |
|
![](i30.gif) |
|
![](i31.gif) |
![](i35.gif) |
透明實驗鼠 |
|
撰文/卡德隆(Julia Calderone)翻譯/林雅玲
實驗老鼠身體變透明,研究神經並追蹤癌細胞更得力!
我們相當肯定,透視生物引領了科學發現。1960和1970年代,遺傳學與發育生物學研究的蓬勃發展,源自科學家開始研究身軀透明的動物,例如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和斑馬魚(Danio rerio)。有了這些生物,科學家能觀察年輕細胞如何發育成完整生物體。如今,他們首度能利用特殊技術看穿哺乳動物的身體,這項技術能讓實驗小鼠和大鼠,甚至更大的動物變得透明。
more
|
|
|
![](i34.gif) |
|
![](i30.gif) |
|
|
![](i23.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