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動畫 各唱各的調
|
日本動畫「蒸氣男孩」主角被迫離鄉,以打倒壞人為目標 |
文/Jo-Jo
近日有部日本動畫電影的故事是這樣演的:
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初,在英國曼徹斯特有戶人家祖孫三代都是發明家,爺爺造出一顆「蒸氣球」,蘊含無盡蒸氣能源,但因投資財團想運用在武器用途上,於是將球寄回家給孫子,要孫子妥善保護,以免落入財團之手。結果財團派員到孫子家中大鬧一場搶奪蒸氣球,孫子被迫離開家園,躲避追捕…(然後當上了男主角!)
還有一部美國動畫電影的故事是那樣演的:
|
美國動畫中,主角從小立定志向,長大主動離家發展 |
洗碗機器人跟機器人太太組了一個幸福家庭,郵購了一個機器人小孩,機器人小孩看電視裡播出發明家造福機器人世界,因此立志要當個服務眾人(機器人)的發明家。等機器人小孩長大後(事實上是改裝成熟型的零件),發現洗碗勞工的父親飽受資本家老闆的欺負,於是決定離開家園到大都市尋找發展的機會,希望有朝一日出人頭地,回到故鄉,光耀門楣…(這樣也當上了男主角!)
首先,我最疑惑的,就是那部美國動畫電影講的是「我一定要成功」的少年奮鬥故事,一點也不驚險,卻取了個「機器人『歷險』記」的片名;那部日本動畫電影裡的男主角少年東竄西逃,危機四伏,反而取了個「蒸氣男孩」的勵志型片名。或許這跟本文想探討的意涵不盡相同,但卻透露出一種巧合--美日的動畫電影有著明顯不同的差異化。
美國動畫 真正動畫
|
美式動畫裡,強調個人獨善其身最後功成名就 |
許多人分辨美日動畫電影差異,最常舉的例子是--美國動畫的人物分分秒秒都在動,日本動畫的人老是皮笑肉不笑,說話時只有兩片嘴唇一開一合。有人因此稱美國動畫才算是真正的「動」畫。
這當然是美日動畫的不同,特別是在「技術」跟「資本」兩件事上。倒不是美國動畫現在傾向於3D CG製作,用到了電腦技術,感覺就比較先進,技術比較高明。事實上,現今所有動畫製作即使仍採用傳統賽璐璐畫片,過程中也需掃瞄進電腦裡做數位處理,2D還是得仰賴「電腦作圖」(Computer
Graphics,簡稱CG)。而是在創作理念上,美國動畫幾乎否定了2D動畫技術繼續存在的經濟性,通盤改走3D技術。
而日本擁有龐大的2D賽璐璐片作畫的產業規模,除了若全面廢棄過於可惜之慮,日本動畫師對手繪圖具備3D CG所缺乏的濃郁「筆觸感情」仍情有獨鍾,因此一貫路線都採行雙向折衷的方式--嘗試將2D賽璐璐作畫與3D
CG做最完美的融合。過往日本動畫拚命往此重點著力,但未見驚人突破,直到國際動畫大師大友克洋的新作「蒸氣男孩」,將2D作畫技術與3D
CG技術完美結合,終於讓日本動畫的走向展露一絲希望的曙光。
作品完美 代價也高
可惜,這種完美成果所要付出的代價,是歷時9年、耗資24億日圓(日本動畫史上耗資最鉅)。過往日本動畫知道方向卻無力完成的原因,就在於「難有第2個24億資金」!這反而是美國動畫電影發展最有利的條件--資本雄厚。隨便1部美國3D
CG動畫電影投資的基本額度是兩千萬美金,大約可以拍出3部「蒸氣男孩」日本動畫。而且這還是指「普通」美國3D CG動畫的投資。
不過,以上兩點都是偏向產業面部分,美日動畫電影的差異從文化面來看,更是有趣。
請再回頭看看文章開頭的故事簡介!美國動畫的主角是從小立定志向,長大後主動決定離鄉背井到大都市打拚,然後成為大英雄衣錦還鄉的邏輯;反觀日本動畫故事的主角,多是從小遭受打壓,自幼被迫離鄉背井,從此立志報仇雪恨,之後歷經千辛萬難,終於習得一身本事,打倒壞蛋,維護世界和平。
文化差異 基調不同
美國動畫電影希望教導小朋友從小快樂成長,長大後揚名立萬;日本動畫電影則告訴小朋友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仇報仇,維護世界正義,人人有責!
並非哪種故事結構比較優秀,而是東西方文化思想的基調就有明顯的不同,西方世界著重獨善其身,東方社會偏重兼善天下。社會風氣與思想就這麼根深蒂固直接滲透進動畫創作的架構裡,然後反映在故事情節的發展。
這同時也說明了,為何賣座的美國動畫到了日本,未必是票房保證。同樣的,日本動畫大師(如宮崎駿)的得意之作,即使拿下了奧斯卡獎,也無法在市場上有所斬獲。
最有趣的要算台灣了,美國動畫電影在台轟動賣座,而青少年卻普遍著迷日本動畫,兩種不同風格的動畫都可以在台灣揚名立萬。或許,這要歸因於台灣的固有社會思想沒那麼強烈吧!
(本文作者為動漫團體「傻呼嚕同盟」成員)【2005-03-22/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