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計生】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屈原/國殤忠烈祠作為開國忠烈的文化資產,其有形性在於建築本身的文化意象,其無形性則體現在其所供奉的為國犧牲的精神及其影響的歷史意義。就有形資產而言,顧名思義,忠烈祠基本上是祠廟的一種,為歷代褒揚忠義精神,建祠追祀為國殉難忠臣烈士的獨立建築物,祠名「忠烈」、「忠魂」等。台灣現存多為國民政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建,目的是為了「消除日本國家神道信仰痕跡」,原日治時期神社逐一改為忠烈祠,不少建物今日仍有神社遺跡,亦即,除了專門為供奉忠臣烈士而興建的祠廟外,亦有些是以其他建築改建而成,如桃園忠烈祠的神社構造,蔡錦堂(2004)曾以「國殤聖域」來針對忠烈祠建立的歷史沿革進行研究,這些看法基本上有助於我們理解忠烈祠的有形資產的歷史與文化批評上的意涵。 但忠烈祠的無形資產部分,我們則可以看到表面上是由於儒家提倡忠、義等品德,興建忠烈祠除紀念和奉祀殉國忠臣烈士外,還有著道德教化的作用;但事實上如蔡榮任(2001)指出,忠烈祠是屬於國家權力技術運作下的象徵性建築,其道德教化背後有其日本殖民政權與國民政府等權力運作的痕跡。更何況就忠烈祠所供奉的英靈而言,我們可以看到幾種奉祀包括中華民國建國以來各階段國內外戰爭的犧牲將士,黃花崗起義、中華民國開國、討袁、護法、東征、北伐、勦匪、討逆、抗戰及戡亂各階段的烈士團體;也奉祀台灣地區的烈士,例如鄭成功、台灣民主國、武裝及非武裝的抗日志士;另中華民國在台灣,海峽戰爭的烈士,當然也包括各縣市籍烈士在各縣市忠烈祠奉祀。這些各種保家衛國的「忠烈」、「忠魂」的精神,因為思潮的影響差異,我們將指出,諸英靈所保家衛國的「國」其實不同。因此,「儒家」並不能涵蓋忠烈祠的內容,而是受到更為多元的,複雜甚至相互矛盾的思潮所驅動慷慨犧牲、從容就義,但卻被拼貼於「忠烈祠」這樣的建築之中。本文的目的乃在探究忠烈祠中「差異化」的英靈並列,其背後的十九世紀以降的影響世界的重要思潮與當代意涵。
開國忠烈英靈的「國」的意識解構與思潮
從目前忠烈祠奉祀的英靈,以桃園忠烈祠為例,從開國忠烈的「國」的效忠意識而言,我們舉其犖犖之大者具體看到有以下幾個類型:
1.
國=無祖國(社會主義等):
如(a)1926年成立的左翼組織「台灣黑色青年聯盟」是台灣日據時期少見的左派組織;有周和成烈士;(b)上海、廈門台灣學生的反帝大同盟:1928年流亡上海的台灣左翼知識分子在上海成立上海青年反帝大同盟,提議由東方各弱小民族組成「東方被壓迫民族反帝同盟」。另於1931年在廈門成立廈門反帝同盟台灣分盟,同樣從事反帝國主義的鬥爭和宣傳。上海、廈門台灣學生的反帝大同盟有陳麗水、蔣文來、陳炳譽烈士以及董文霖、高水生、康續烈士。他們整體來說,意識形態上仍然效忠的是自己的跨界共同體理念,思潮上仍然是受到十九世紀以來的社會主義等思潮的影響。
1848法國大革命後的社會主義思潮,主要思想家為馬克思(Karl
Marx)以及其後延續,改良或批判性創新的馬克思主義(Marxism)。雖然馬克思主義者的馬克思詮釋有所不同,但那些不同的解答範例皆來自於相同的需要解決的問題,即馬克思在其著作所提出的問題。它們包括許多現在我們熟知的,諸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階級、生產方式、財產所有權、國家、商品生產、資本流通、利潤、剩餘價值、勞動分工、異化、社會正義……等,對於忠烈祠裡的英靈,這些理論觀念影響其在現實世界裡的實踐甚劇。∼未完,詳見《歷史月刊25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