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2/06/21 第196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聯合文學官方網站聯合文學udn Blog
編輯小語 延遲發報啟事
雜誌文摘 末日前/後的出版風潮
作家專欄 時間情書
閱讀心得 遇見新鮮事,《目的地南方旅館》讀後感

延遲發報啟事
近期因新書作業關係,延遲發報,尚祈讀者見諒。
末日前/後的出版風潮
譚光磊
一轉眼,我們就來到了瑪雅預言中世界即將毀滅的2012年。按照常理推斷,此時與末日預言相關的書應該很多,但實際上出版社都很「先知先覺」,相關的「瑪雅預言概念股」書籍其實前幾年就已經發燒達到鼎沸,不論是英國作家麥利歐.瑞汀的《2012:失落的預言》、布萊恩.達莫托的《2012馬雅末日預言》還是史蒂芬.艾頓的《瑪雅預言書》,都早就翻譯出版了。

在這個「末日將至」的當下,最流行的反而都是末日「以後」的故事。環繞著發生在近未來的巨型災變,衍生出「浩劫後」(post-apocalypse)和「反烏托邦」(dystopian)兩種文類。

「浩劫後」小說往往描寫災變(不論是核戰、瘟疫或氣候變遷)過後,少數人在文明滅絕的荒涼大地冒險求存的故事,經典作品包括史蒂芬.金的《末日逼近》(The Stand)、羅伯.麥肯曼的《天鵝之歌》(Swan Song)和理察.麥特森的《我是傳奇》。近幾年來最紅的浩劫後文學,一是戈馬克.麥卡錫的《長路》,二是純文學作者加斯汀.柯羅寧(Justin Cronin)的吸血鬼史詩《末日之旅》(The Passage),此書敘述美國軍方的實驗失敗,導致吸血鬼席捲全國,幾乎澈底摧毀人類文明。百年以後,一個謎樣的少女穿越幾百公里的黑暗大地,來到人類的最後聚落,率領大家起而奮戰。《末日之旅》三年前在全球引起驚人的版權爭奪戰,雷利.史考特更準備拍成電影,中譯本也將在今年暑假推出。

「反烏托邦」類型則描寫未來極權政府統治下,社會看似和平,實則弊端叢生,不論是階級問題,或者對自由思想和人權的剝奪。經典作品當然首推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和歐威爾的《一九八四》,近百年來出過不少傑作,但是當前最紅的反烏托邦文學,肯定是蘇珊.柯林斯的《飢餓遊戲》三部曲。

這套書從2008年出版以來,始終熱賣不絕,今年上映的電影版更締造了超過六億美金的驚人票房,也使得「反烏托邦」這個文學類型,成為繼《哈利波特》的巫師和魔法、《暮光之城》的吸血鬼愛情之後,最熱門的青少年文學類型。其實《飢餓遊戲》並非此類型的先驅,早在1960年代,約翰.克里斯多夫的《三腳》三部曲(《白色山脈》、《金鉛之城》和《火焰之池》)便想像了人類被來自異星的三腳機器人高壓統治,一群少年起而抗暴的故事。不過柯林斯聰明之處,在於把反烏托邦的設定與「大逃殺」式的殺戮遊戲,以及經典的三角戀情融為一體,不但吸引了青少年讀者,成年人也趨之若鶩。

在《飢餓遊戲》之後,類似的作品層出不窮,任何一個國際書展上幾乎都能聽見「反烏托邦」的關鍵詞。這類作品都有很炫的背景設定,加上少女的三角戀情元素。蘿倫.狄史蒂芬諾(Lauren DeStefano)的《化學花園》三部曲(The Chemical Garden Trilogy)想像創造完美人種的實驗失敗,導致地球上的男性平均壽命銳減為二十五歲、女性更只剩下二十歲,於是許多少女被人口販子綁架,賣給有錢人當後宮的生育機器,藉以延續人類。麗莎.普萊斯(Lissa Price)的《起點人》(Starters)二部曲則假設一場空前慘烈的細菌戰爆發,在短短時間內殺死所有青壯年人口,唯有先施打疫苗的小孩和老人存活,許多流浪街頭的少男少女為了活命,便暫時把身體「租借」給富有的老人,讓他們重溫青春時光。剛考上醫學院的華裔作家張亦雪(Kat Zhang)寫出《剩下來的我》(What’s Left of Me),大膽想像人人生下來體內都有兩個靈魂,但政府會讓小孩在成年前接受「治療」,消滅其中一個較弱勢的靈魂,故事的女主角正好是應該被消滅但並未消失的那個靈魂。

今年初,美國HarperCollins出版社的童書部門用超過百萬美金的高價,簽下戲劇教授湯姆.伊斯貝爾(Tom Isbell)的《獵物少年》(The Hatchery)三部曲。故事描寫核戰後的美國,一群受到輻射影響而天生殘缺的少年,自小在一個類似軍營的地方長大,本以為成年後就能加入政府軍保家衛國,殊不知他們是被養來給人打獵用的次等人種。主角發現真相後,與一群朋友翻山越領,展開一場驚心動魄的極限逃亡。這並非作者的第一部作品,三年前他寫了一本叫做《第五寶典》(The Fifth Codex)驚悚小說,談的正是墨西哥和瑪雅末日預言,結果不為出版社採用,如今改弦易轍,總算熬出頭。

顯然「末日前夕」這東西早已過時,創作者和出版社還是要「向前看」,不論2012是不是我們活在地球上的最後一年。

時間情書
楊婕

這座地震後重建的生態村,有一種脫離塵囂的安穩寧靜。我們踩在濕地旁邊,路上覆滿被雨水濡濕的落葉,閃耀著不同深淺的綠與褐。撐傘穿雨鞋、執手電筒,聆聽民宿年輕女主人的解說。每發現一隻青蛙,女主人便開始介紹牠的形貌、習性和叫聲。青蛙現身、隱沒,幾道光影在夜裡交錯起落,濕地景象隨之變幻。

一對父母攜三個孩子和我們一起參加生態解說,即使夜色黑暗,仍然可以從腳步聲、說話的語調分辨出這是大人,或孩子。孩子並沒有太多關於保育與自然的知識,只是觀看與反應,綻放出單純直接的情緒。你就像那些孩子一樣興奮,而我在一旁,忙著替彎身找青蛙的女主人,或四處跑竄的孩子撐傘。突然有隻青蛙跳向小女孩,小女孩以為青蛙跳進雨鞋裡,嚇得嚎啕大哭,我們手忙腳亂幫小女孩把雨鞋脫下來,除了雨水與衣物的氣味,空無一物。

雨夜山崗裡,有時你的視線投遞過來,隨著人工光線尋找我的身影,我在充滿綠意的黑暗裡在,或者不在。

十年前,這裡只是一座沒落的山間社區,居民多以種麻竹筍為生。地震發生時,半數住宅全倒,經濟更顯窘迫,在文教基金會帶領下,居民重新認識這塊土地,展開大大小小的會議,跟隨學者進行生態考察,閉上眼、重新睜開,低頭、仰望,才發現山林蘊藏著無盡的生機。於是,社區居民從休閒農村的實驗開始,轉往生態村發展,用自然工法復育出無數個靜謐又熱鬧的水塘濕地。

那年初冬,居民以清溪為起點,沿溪畔種下千棵香氣馥郁的野薑花。溪水流貫村落,圍住滿山蔥綠。為了維護生態環境,這裡封溪、禁止漁獵,但人可以一腳一腳踏過石塊,開放感官,學習謙卑和緩慢。故事隨時間結成蛹,充滿挫折的土地,成為安居者的搖籃,也收容無數旅人的足跡。記憶垂死然後重生,蜻蛉飛起,蟲鳥啼吟,我們在這片生機蓬勃的雨地裡,觀察和聆聽。各種音調的蛙聲齊鳴,宛如一首交響樂的練習。當晚小雨蛙最多,牠們的背部如同一株的聖誕樹,可以放在手心,是大自然小巧的祝福。小雨蛙在濕淋淋的泥地草叢間試圖隱身,尋覓安棲之處,卻不斷發出求偶的鳴叫聲,聽起來快樂,著急,又有點悲傷。

霧氣漸漸侵入山林。深夜,我坐在民宿門口低矮的台階上脫下雨鞋、擦乾隨身物品,你靠著籐椅,習慣性點燃一根菸。屋簷懸著一盞燈,暈黃的燈光倒映下來,你的側臉被光影打亮,外面的夜色一片漆黑,唯有不間斷的雨聲。我抬頭仰望,一道更豐富細緻的生態譜系悄悄藏進山村的夜裡。

待菸燃至盡頭,你撢掉手上的菸灰,推著我步上旋轉樓梯。階梯均鋪著赭紅色厚地毯,布料的芳香細細襲來,踩過時安靜無聲。你高我許多,我走在你前面,回頭便可以俯瞰你了。同時我也瞥見,民宿主人一家猶在一樓的廚房裡忙碌,做手工饅頭、畫生態解說圖,動作是那麼悠閒、平和而篤定。

睡房布置得簡單細心,除了必備的生活物什,每間皆擺了一本空白畫冊,供旅客塗塗寫寫。你帶我進房間喝茶,倚著床沿談天,然後各自休息。徹夜雨聲不歇,翌日清晨,些微的陽光穿透紗簾,窗口的高度正對著低矮的樹梢,我想像來來往往的旅客曾懷抱著怎樣的心情──或許是長假結束前的放鬆,或許是達到某個目標的犒賞,或許是天倫之樂,或許是戀人絮語,也或許,什麼都不是。我打開畫冊沉思、提筆。天透亮時到你房門口,看見木門虛掩,你正凝神清理相機,於是我轉身下樓。白晝的樓梯看起來清爽明亮,少了夜晚無邊的昏黃色調,盡頭通往山村豐盛的景色,像一種曲折的開啟。

離開民宿時,你說沒有在畫冊上留言。

中午,我們搭客運到更遠的山裡,參訪由崩毀的寺廟整修而成的地震紀念館。雨水將夏日深山染得寒冷,宛如北台灣的漫漫冬日。紀念館門口砌著瘦長的石階,皆罩上濕潤的水氣,我們一階一階踏進去,你怕我打滑,短暫牽住我的手。建築旁即是飄滿雲霧的山谷,天色一片灰濛,雲層較淡處透出純淨的亮光,從遠景流動過來,似乎觸手可及。

離開前你替我拍照,將微暗的臉鎖在時序錯亂的鏡頭裡。我不了解你設定的光圈與快門,只知道微笑,只能微笑。一、二、三,定格。

傍晚下山腳小鎮用餐,飯後佇立迴廊陪你抽菸,木造台階下積滿一地水窪。彷彿無論抵達何處,所見風景都將充滿這樣的濕氣。你緩緩說起你的生活。在那華麗的首善之都裡,你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暗房,除了雜誌委託的作品,角落還堆滿隨手拍攝的膠卷。那是一種遊戲,所以你從不標示日期、地點,興致來時便沖洗幾卷,猜想、期待一幅早已遺忘的畫面。

而我明白,之所以被你吸引,是因為你眼中所積累的道路,無數人和事,都成為無比魅豔的風景,世界在我眼前變換顏色。我也突然領悟,即使山林如此寧靜、人如此安詳,像從未歷經創痛,已然隨著時間磨洗的傷口依然存在。雖然我仍然不能分辨,在具體的事件之外,某些模糊的情感是否真實。

那座毀滅後再重建的山谷,是我們建立關係的起點,卻也逼近終點了。回程坐客運下山,路途高低,一起一伏,我突然胃痛,於是你將我翻向懷裡,偎進頸項間,貼著你又暖又近的體溫,靜定地沉睡。迷濛間是你斷續的聲音,你說鏡頭的開闔替你留住時間,而你喜歡將畫面連續、重疊,這樣你就能領略其中的美。你比一般人擁有更自由的時間權,可以延長、可以縮減。

臨別前一天,傍晚的人潮在車陣街燈中漫湧,我轉車、搭捷運,再徒步穿越街巷到租賃的房間陪你打點行李,帶了一包你慣抽的菸過去。當晚沒有雨水,風從空曠的街口灌過來。我坐在冰冷的台階上,等待房間窗口的燈光暗下,不忍離開。

我不知道你是否沖洗了那些照片,或置入膠卷堆中,受潮、生塵。我想像那間暗房,燈亮時牆上貼滿照片,你長年置身高彩度的環境,捕捉人工美景,旅行時卻走進一片綠色山林。有時晃蕩在擁擠的公車上,我想起進入山村的車程,你攬著我說話,看雲霧漸漸驅散城市,一切如風消逝。有時,聽見旅途中那些高低起落的台階聲響,宛如關係的寓言。我在被水泥叢林割裂的天際線下行走,看雨水一次次沖刷、覆蓋城市上端。氣味以無比巨大的形式隱身,以致往後我常在某個街角,與誰寒暄的瞬間,錯以為你又來到我面前。

偶爾在報章雜誌讀到山村的消息,那個充滿繁複生命力的環境總是被簡化成寥寥數語,幸好我是善於記憶的,懂得自行拼湊出種種難以傳遞的故事。然而我依然思念山間風景,於是第二年夏末我獨自上山,再次去了那座生態村。

一路車行晃蕩,開窗時已可聞到成熟撲鼻的野薑花香。我提著行李抵達民宿,喬裝成初來乍到的旅客,一步步轉上台階,通往熟悉的房號。窗口枝葉隨風擺盪,寬闊的景象迎面而來,豐沛的綠映照著偏黃的民宿色調,一閃神便融為一體,成為層層疊疊的幻影。我在你沒有留下隻字片語、宛如漂移的時間板塊的畫冊上,開始書寫埋葬的祕密,試著誠實,試著解讀時空的隔離與身分錯置中,僅存的隱喻。

你在這裡。

此來正值山村忙於準備周年紀念,下樓後看見廚房散落著成疊的剪報、訪談稿,與一大落照片。我長坐細讀,不知不覺中雨水降臨,間續滴落台階的聲音越來越響。我了解到:儘管付出再多努力,一切只能依憑時間;雖然受創的當下並不確知,時間將如何展演它的工法。我也恍然領悟,寫下的與不能寫下的,都是一封封時間情書,從劫難投遞到生態村,從我到你。

入夜,沿著同一條路徑行走,山間依然大雨滂沱。濕地密布著各種水生植被,煥發難以抑止的生機。女主人在被樹蔭遮蔽的平坦石頭上,找到一隻剛羽化的蜻蛉,蜷著細皺的翅膀。她說再過幾個小時,翅膀會變得大而透明,蜻蛉就能開始飛翔。而我隱約期待有另一種可能,等到雨霧散盡,亮光撥開山谷和天空,你擁擠的眼底,會突然被一塊溫柔安靜、不知名的綠意占據。

遇見新鮮事,《目的地南方旅館》讀後感
牛仔3號
著一本絕版後又東山再起集結成書的《目的地南方旅館》,立刻看得入迷,幾近囫圇吞棗似地將之生吞活剝倒入腦波,在恍恍忽忽似夢如真的情境裡,以為遇見九把刀說的門外那匹綠色的馬,霎時的虛幻與實景的交融,讓我如入霧裡摸象的似是而非。我如此比喻,是略覽《目的地南方旅館》的第一印象。再度,兩度、甚至好幾遍看後,卻猶見作者陳輝龍划過逆流河前進了三十年來到此方,依然揮舞著犀利的嘲諷利刃,剖析今日世間的寡情與沉淪。

陳輝龍的文字平易親切,好像愛閒話家常的鄰居路過家門口,看見了你,忍不住停下腳步要把剛才的所見所聞全一股腦吐出來。但就在平鋪直敘的話裡,你突然驚見陳輝龍說故事的能力,是勁爆的八卦消息中夾帶著『超級優秀』的幽默裝扮,讓你欲哭無淚的當下仍忘了收起嘴角的微笑。

《目的地南方旅館》收錄的四本絕版書:科幻式的《南方旅館》、感傷懷舊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季節》、魔術鬼影幢幢的《每次三片》、詭譎情愛的《寫給C》。

『一共53個故事,回來了。

現在。』

陳輝龍慣用的語氣,重新跟讀者碰面。

有一次,我看著書中的主角喝酒,提到甚麼伏特加之類的酒名,恰好耳邊播放著拉丁式的管弦樂,你猜會怎麼了?我差一點神經質地想擁著書裡的角色一同拉開探戈式的舞步,起舞!對了,他指的是ABSOLUT伏特加。

下一回,看到的是BMW R69S 594cc重型摩托車,讀著讀著,我竟然彷若聽了段Jimmy Giuffere「涼派爵士樂」三重奏(〈非常夏天〉一文),然後恨不得將〈秋分〉一文提到的Txi:Z墨鏡戴上,跟著故事去拉風。

《目的地南方旅館》,一本容易上癮的書,一本永不褪流行的書。究竟會迷到哪種程度?我也要學作者賣個關子說:

「好了,到此為止,不管是故事或人生。」(P 95)

你自己「看」著辦吧!

   
打工度假︰畢生難得的探險
越來越多國家開放台灣年輕人申請打工度假簽證,若你具有冒險挑戰的勇氣,加上妥善規劃與準備,就背上行囊出發吧!

馬祖不思議 妙事追追追
馬祖四鄉五島豐富多元的景點,不管是軍武迷、石頭迷、鳥人、釣客還是醉翁,這裡通通都能滿足你的需求。該地除了戰地風情外,還有哪些妙事?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