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IBM公布最新〈全球高階主管調查報告:重新定義邊界〉報告顯示,全球企業高階主管認為,未來3∼5年,產業融合將成為影響業務的主要力量;當企業營運迎來顛覆性的年代,對社會新鮮人也出現不同的期待與要求。
掌握專業能力 拓展跨領域專長
在數位競爭時代,當產業間的分際日趨模糊,企業在求才上也愈來愈歡迎具跨領域特長的人才,以因應正在發生的經營變革。從前,專業知識最受企業重視 ;如今,具備跨領域專長,則成為企業愈來愈強調的選項。
「哈佛商學院教授巴登(Dorothy Barton)曾提出「T型人才」的概念,也就是說,在變動劇烈的年代,擁有一項專長已不夠,還必須有第2、第3專長。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則強調「π型人才」,也就是成為擁有跨領域專長的能力。
其實,不管是T型人才或π型人才,都代表整合跨領域專長的能力,必須成為「專業中的通才」,能在既有的專長領域裡,不斷跨界學習、成長,讓自己的專業無可取代。
不過,專家強調,在跨領域之前需要先鞏固自己的專業能力,才有跨領域的利基。彰化銀行資訊處處長黃耀南就說,現今大數據人才成為金融業的熱門人才,但是最基本的還是要有金融業務知識(domain know-how),才能將大數據和業務領域的應用結合起來發揮最大價值。
金融研訓院院長黃博怡也說,「數位金融興起,銀行會更重視人才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核心能力,未來金融人才一定是跨領域的π型人才,π的上方是個人操守,左邊的腳代表的是金融基礎專業,右邊則是跨領域的學習能力。」
跨領域能力 帶動新職種誕生
美國前教育部長理察.萊禮(Richard Riley)曾指出:「2010年全球最迫切需要的10種工作,在2004年前根本還不存在!」這也是隨著科技的進步、資訊的快速傳輸與流動,所創造出來的另一個重要現象,就是「新職種」的誕生。
現今重要性日漸上升的各種新職務,如金融大數據分析師、海量資料探勘分析師,乃至長照生活再設計師等職務,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增長。正吻合大前研一的預測,新職種的背後,正是多種跨領域能力整合的結果。
舉大數據人才為例,早在10年前,人們可能根本無法想像這樣的專業,現在卻是正夯的熱門人才。大數據能力應用在金融產業,可以幫助銀行的策略管理以及業務推動。策略上,大數據可以協助分行開拓選址;業務上,透過大數據可以精準行銷個人化金融商品。
大數據也可應用在政府施政,例如,透過大數據 (Big Data)與開放資料(Open Data)來加強統計資料的應用,做為施政的參考,使施政達到最佳化的目的,因此未來政府各行政單位也需要大數據的人才,更別提網路行銷等職務,都需要運用大數據能力。
有許多應用是過去未曾想到的,例如創新團隊將大數據資料應用在節電方案上,也有運用open data做廣告投放的公司。pink power團隊應用大數據來節電,他們蒐集台電村里的售電量,加上內政部戶政司的人口數、婚姻和年齡資訊,以及財政部的綜所稅資料,運算出哪個族群用電量較高,使未來宣傳節電方案的目標族群更為精確。
從做中學 進入職場的T型學習
由此可知,過去所學可能已經趕不上未來職涯變化。跨領域人才如何培養?除了個人有意識地自我鍛鍊之外,也有不少企業願意助員工一臂之力。受到少子化效應衝擊,台灣各企業面臨迫切人才缺口,有7成企業的具體做法就是加強培訓需要的人才,近6成企業則展開更積極的徵才溝通策略。
進入職場後,「從做中學」成為未來人才因應瞬息萬變的職場的一大考驗。台灣愛思唯爾(Elsevier)亞太區全球關係副總裁安德斯.卡爾松(Anders Karlsson)曾說:「當職場變動快速,大多數人會在不同產業、不同職位間流動,資訊科技會淘汰現有的許多工作,但同時也將創造出前所未聞的就業機會與職稱, 因此,兼具深度與廣度的『T型學習』就有所幫助。」
有不少企業為幫助員工成為跨領域人才努力。例如,彰化銀行就有豐富的內部與外部進修課程,並鼓勵行員積極參與,包括:銀行核心人才進階課程—金融商品、大數據系統佈建設計與實作等。
打破產業界線 召募人才重點
當產業分際愈來愈模糊,固守的疆界和窠臼都要打破。根據統計,超過6成企業認為,學歷之外,具備跨領域專長,是招募人才時的重要考量。
曾任職美國國家健康中心(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之後被延攬回台灣擔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現為科技會報)生技辦公室主任,現為思必瑞特科學(Spirit Scientific Co., Ltd.)執行長李宗洲指出,團隊由一群科學家、工程師等橫跨醫學、生物、化學和工程背景的跨領域團隊所組成,顯見在醫藥生技界領域,跨界人才的洪流已經勢不可擋。
李宗洲進一步指出,過去,研發醫材常常是以醫學中心導向,現在逐漸改為病人中心導向,「因此,研發醫材一定要了解在第一線跟病人接觸的醫生的需求,我們相當歡迎具有醫學和工程背景的人才加入。」
另外,長期投入長照領域的台北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柯宏勳也指出,在長照產業中,跨領域人才成為必須,例如,現今如雨後春筍成長的長照機構,未來消費者可能需要第三方評鑑機構來確認機構品質,這在長照政策已經行之有年的日本,也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
這些第三方評鑑單位,類似公正的第三方,透過他們輔導長照機構取得專業的標章或認證,柯宏勳說,「類似像這樣的單位,就需要醫管、公衛、財務、法規、業務、媒體等各方面的專業人才進來。」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十月號(468期)Career職場情報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