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蛙類物種總數分佈圖 |
今年度志工團隊共計上傳12675筆調查資料,為了解各蛙種在台灣的分佈現況,將今年調查資料與10km網格進行結合,以網格方式呈現今年度台灣蛙類的調查情況。在各蛙種分佈的比例中,以澤蛙和拉都希氏赤蛙分佈最廣泛,分佈網格佔所有網格64%;分佈最少的則是海蛙與豎琴蛙,皆只有1個網格有記錄到。
在各網格出現的蛙種總數部份,最少0種,最多21種,平均每網格記錄到8種蛙類。若以15-21種做為蛙類熱點標準,今年熱點位置仍集中於雪山山脈北段,其餘則位在花蓮光復鄉、台中東勢新社、南投蓮華池、雲林檨子坑(圖1)。熱點位置全部位於低海拔森林以及森林與墾地交界處,顯見這兩種棲地類型是目前台灣最適合蛙類棲息的環境。
|
2011保育類物種總數分佈圖 |
在各網格出現的保育類總數部份,最少0種,最多3種(圖2)。出現3種的網格皆位於台北與桃園縣內。其餘出現1-2種的網格則廣泛出現在各縣市,例如宜蘭地區出現金線蛙、翡翠樹蛙、台北樹蛙;東部地區出現橙腹樹蛙、金線蛙;中南部地區則是金線蛙與台北赤蛙。值得留意的是金線蛙與台北赤蛙過去在台南的多個樣區皆有發現,但今年則皆未再記錄到,是否因棲地破壞或是調查次數較少影響,明年度需要加強調查以確認台北赤蛙現況。
因此為了解今年成果是否與過去有所差異,我們把每一種蛙種的分佈皆分成今年與過去10年兩個年段,比較這兩個年段的分佈,明年便可針對特定物種進行留意。除了上述提到的台北赤蛙外,金線蛙在中南部與東部的出現網格也較往年少了許多,且分佈極為零散;也是明年重點蛙種。而外來種牛蛙與斑腿樹蛙則皆有新地點被記錄,尤其像斑腿樹蛙不但過去有紀錄的網格今年也有記錄外,今年也新增了4個分佈網格,擴散快速,也是明年加強注意的蛙種之ㄧ。另外諸羅樹蛙雖然今年出現網格也減少許多,但消失的網格都位在台北與宜蘭,這些人為引入地是否已無諸羅樹蛙的分佈了,也需要持續調查才能確認。
我們在2008年志工大會時公佈了全臺灣蛙類的生物多樣性熱點,並請志工團隊們每年每季皆要前往進行調查。熱點監測調查今年已是第三年,我們整理了一下各熱點這三年來物種的變化,以了解這些熱點目前是否面臨危機。我們把變化趨勢歸納成三類:
下降、持平、上升。在下降的部份,值得留意的是雙連埤,從2009年的17種到今年僅11種,是否因近年的棲地破壞關係,需要持續監測確認。其餘熱點這三年皆微幅下降2-3種,並無明顯減少現象。在持平部份,熱點則大多呈現穩定及變動較小的狀態。
蛙類是極佳的環境指標。環境的汙染、破壞皆會直接反應在蛙類身上,因此針對熱點進行長期的監測非常重要,蛙類變化的趨勢很可能也代表著棲地環境劣化或改善。保護蛙類的同時我們也關懷棲地,保護棲地同時也是保護我們居住的環境。台灣的生態保育需要大家一起攜手努力,讓台灣四處能見蛙,四季皆能聞蛙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