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蛙卵共生~隨著蛙卵開啟生命的另一個樂章
-器材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在觀察記錄的器材上更是深深的體悟。想要更清楚、更放大、更貼近,除了技術就剩下器材的運用了。當然,添購器材是一項很難的選擇題,如何用最省的方式獲得最大的收穫,是大家殷殷期盼的事。
東北有三寶:人蔘、貂皮、烏拉草。台灣也有三寶:勞保、健保、199吃到飽。拍蝌蚪也有三寶∼閃燈、鏡頭、加上好容器蝌蚪不亂跑!
-
鏡頭:
使用nikon系列相機的兩棲蛙人們,大約都是使用Nikon AF-S VR Micro NIKKOR 105mm
F2.8這顆鏡頭,這顆鏡頭的好處是在寧靜波動馬達確保了快速、準確、寧靜的自動對焦,而且改良型的減震系統,使攝影師能以大約相差4級快門的情況下,於一瞬間捕捉清晰的影像。它的價格約在2萬5左右,在鏡頭群裡不算是高貴,勉強可算親民的鏡頭。但是,這顆鏡頭要拍蝌蚪的細部還是有點欠缺!
那就是放大倍率不夠大!在放大後會發現很多細節都模糊了。發現這個問題後,當然馬上去請教「自然生活記趣-台灣兩棲類特輯」作者何俊霖先生,討論如何改善照片的品質。得到以下結果:1.接寫環,以前使用過印象不佳。2.放大鏡片,操作不方便且怕畫質差。3.最後選擇了價格不會太貴,可以放大到兩倍,畫質可以接受的手動調焦鏡頭-LAOWA(老蛙)V-DX 60mm F2.8。
LAOWA(老蛙)V-DX 60mm F2.8鏡頭是針對APS-C畫幅設計的可交換鏡頭,可以從2:1倍攝影倍率到無窮遠均可很好成像的超微距鏡頭,無需附加任何接圈或者近攝鏡就可以實現驚人的2倍攝影倍率。無需頻繁地裝卸接圈或者近攝鏡,可以迅速的從無限遠變換到2倍,增加捕捉攝影的機會,也能避免因裝修附件而弄髒機身,方便快捷。這是他的優點。
照片說明:2倍攝影倍率照片清晰度真的是有差滴
-
閃燈:
我整個拍攝蝌蚪的過程從機頂閃到一顆離閃,最後採用了兩顆離閃,有時候會再補上一顆正面閃燈。為什麼會這樣?照片會說話……
當初為了方便,而且沒有固定的拍攝位置與場所。所以,機頂閃是最方便的選擇,也可以省去架設器材的麻煩。後來發現亮度常不足,且沒有立體感,所以就順便使用那時出去外面調查時常用的離閃捕光,改善了亮度不足與蝌蚪沒立體感的問題。(離閃,買可以使用光觸發的閃燈即可,設定請參酌原廠說明書,個人使用永諾560系列一顆不到2000元,記得加柔光罩,約一、兩百元。)
多了一個離閃,霎那間,心中好像有蝴蝶在飛舞一樣!畫面立體了,動作專業了,連蝌蚪都好像會微笑了!可惜好景不長,多了一顆閃燈就多了一個麻煩,拍攝的場所位置必需要固定,才不用天天拆卸器材。可是發現增加了器材其實也多增加了問題,像閃燈位置?高低方向如何擺放固定?光觸發有時候離閃角度位置不對時無法觸發,蝌蚪容易單面受光,形成這一半邊亮這一半邊暗,好像布袋戲裡的黑白郎君一樣,等等這些新的問題產生。
所以閃燈部分進行了第二次的變革:買燈架、大柔光罩、無線觸發器。原本以為這會是最貴、最佔位置、最不實用的投資,在聽到價格後,馬上請何俊霖幫我下單!算一算、加一加總共三千多元。但是需要再加買一隻閃燈以及珍珠板、底紙,全部升級總花費共五千元左右,可是換來非常大的方便。
|
以前用單離閃 |
現在用 |
-
容器:
我使用拍照上的容器有兩種,一種是培養皿:主要拍攝身體大小、背部紋路形狀的變化,所以拍攝時都會在下方放一張5mmx5mm的方格紙,讓照片在日後有參考尺標。為什麼選擇5mm方格呢?那是因為第一蝌蚪太小,5mm比對剛好符合大小。第二純粹個人喜好,沒有科學依據。(當初只想輕鬆、隨意的拍偷懶心態,感謝研究室高材生中都型男哲毓提醒使用方格紙,讓資料整理時有參考依據,現在覺得對照尺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另外一種玻璃容器主要拍攝正面、側面、腹面、乳突齒列等。是拍攝蝌蚪成長過程的最主要容器,也是我拍攝歷程中更換最多次的容器。
為了解決玻璃太厚與拍攝視線被阻擋的問題,好友何俊霖又再一次給予救援,協助訂做薄厚度的玻璃容器。玻璃店老闆以絕佳手藝將3mm厚的玻璃黏成8x8x8的玻璃容器,並依我們的要求在底部套一層玻璃將”塑力康”所產生的視線阻擋問題解決,相對的照片的清晰度也跟著增加了。
-
拍攝:
-
全長、體長:用培養皿並在下方放方格紙拍攝全長及體長。先將蝌蚪裝入後再準備攝影器材,因為蝌蚪換地方會躁動一會兒,等器材準備好牠們也差不多安定了。再來注意腳架垂直度,以避免照片偏斜。
-
全側面、後肢、正面乳突齒列:1.用隔板將蝌蚪推靠近容器,全側面就是這樣拍的(越靠近容器影像會越清楚)。2.容器墊高讓它跟相機視角平行(這是一定要的)。3.將隔板變成三角形,蝌蚪的頭就會很靠近容器(限縮蝌蚪的活動空間,牠會有安定的時候要把握時間),這樣很好拍正面乳突齒列。
用隔板輕輕將蝌蚪的腹面壓到玻璃容器~~注意要輕輕的不要太用力~~
以上是我的拍攝經驗,請大家多多給予指正與指導。最後,感謝何俊霖的拍攝指導與協助!祝大家拍攝愉快!
★ 完整文章在此
★ 陳岳峰FB
★ 台灣兩棲類保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