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叱吒一時的亞洲一哥、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日本,曾幾何時,太陽帝國開始失落,光芒不再。不可諱言,經濟結構轉型與貨幣政策失當是導致日本失落的二大關鍵因素。詳言之,匯率及利率是貨幣政策的二大指標,在匯率方面,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及西德等五個工業發達國家財政部長和央行總裁於美國紐約的廣場飯店秘密會晤後,在1985年9月22日簽署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目的在聯合干預外匯市場,使美元對日圓及馬克等主要貨幣有秩序性地下調,以解決美國巨額貿易赤字,但此一舉措卻種下日本失落的種子。因日圓被迫升值後,其匯率(美元兌日圓)一路由250元升值至1987年底的120元;而在利率方面,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BOJ)於1986年至1987年2月間,曾連續五次降息,使得銀行貼現率由5.0%降低到2.5%,匯率升值及利率降息結果,國際熱錢蜂擁而入,帶動股市及房地產價格飆漲,1989年12月29日,日經指數達到38915.87的歷史最高點。1989至1990年間,日央行卻改弦易轍,連五次升息,銀行貼現利率由2.5%升至6%,房地產及股市於1990年開始崩跌。除了失當的貨幣政策外,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經濟結構轉型政策亦難辭其咎。
進一步言之,日本於1990年代初因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導致十年間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不僅土地及股票等資產價格不斷地下跌,連銀行、家計部門及廠商均「去槓桿化」(deleveraging)(縮減負債),同時積極地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果民間需求大幅萎縮,一般性物價持續下跌,平均經濟成長率不及1%,失業率則高達4%。相較於泡沫破滅前的二十年間,平均經濟成長率達4%,失業率僅約2%,這段期間日本的經濟表現被戲稱為「失落十年」(lost decade)。據統計,日本自1990至2011年之年平均經濟成長率僅1.1%,其中2008年到2010年三年平均成長率更為負1.17%,顯示其經濟欲振乏力。消費者物價持續下跌、日圓升值、貿易出超轉貿易入超、政局不穩、經濟持續無感,稱之為日本「經濟迷失的二十年」亦不為過。
日本為貨幣寬鬆的始作俑者
失落二十年後,日本央行於2001年3月推出全球央行史無前例的創舉-「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QE)」,以金融機構存放於BOJ的活期帳戶(廣義的準備金帳戶)餘額為主要操作目標,搭配買入日本長期公債,以維持高度的流動性,讓核心物價年增率由負轉正,以終結通縮。但此政策是否能讓日本從失落中振起?答案是否定的。
開題根源在於當時日本的短期貨幣市場利率,如無擔保隔夜拆款利率、金融票券及國庫券利率,已降至接近零的水準,正處於凱因斯經濟學中的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假說中,即一旦短期利率下跌及貨幣基數增加,銀行及個人均會提高現金餘額的持有,而不進行消費及投資,因而對物價及總合需求、產出影響有限。
根據研究指出,BOJ在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採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期間,一方面藉由短期及中期利率的下跌使整體殖利率曲線下移;另一方面,則逐步調高金融機構於BOJ的活期帳戶餘額目標,以支撐民眾對零利率的預期。因而能消除金融機構籌資的不確定性,發揮維持金融市場穩定及寬鬆貨幣環境的影響力,進而抑制日本經濟進一步惡化,但對提升總需求與物價效果仍相當有限。
坦然言,BOJ的多元化貨幣政策操作與擔保品體系,已成為主要國家央行因應美國次級房貸危機之借鏡。2007年8月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發生後,全球金融市場流動性嚴重不足,為避免金融市場失序,美國聯準會(FED)、歐洲中央銀行(ECB)及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BOE)均不約而同地採行寬鬆貨幣政策,以減緩金融市場的波動。
2008年受到美國次級房貸的影響,全球需求減少,對日本出口影響甚鉅,經濟再次出現惡化,失業率增加、日圓升值。因此,日本政府除了提出追加預算以刺激景氣外,亦分別提出多次的綜合經濟對策,包括擴大公共投資,帶動內需的發展策略。據悉,自2010年10月28日以來,日本央行已宣布了九次資產購入計畫決議,預計至2013年底,購買總規模將達101兆日圓。
【完整內容請見《會計研究月刊》2013.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