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農曆春節只剩半個月,政治圈卻掀起一片錢事,一方面是馬英九總統提到軍公教人員應調薪3%,一方面是長期挑戰國民黨黨國不分的優惠利率存款18%制度的民進黨,其主席蔡英文卻遭踢爆是邊罵邊領18%的受益者。但無論如何,這些錢事似乎讓對景氣復甦無感的庶民,更是「薪」事重重。
加薪?誰不要?越多越好,問題是誰給啊?優惠利率存款18%,乍看還以為是銀行信用卡的循環利息18%,問題是這個18%是政府給軍公教人員「退休公務人員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利率存款」,而非消費者付給吸血銀行的信用卡循環利息,同樣是18%,結果卻是相當諷刺。
台灣錢淹腳目,這句話好像很久沒人提了,而錢究竟到哪裡去了?根據資料顯示,2010年大學生畢業就職起薪為22,624元,創10年來的新低,除了大環境不景氣、失業率高之外,企業主對新鮮人的起薪考量還有一項指標,就是二代健保的推動,以及基本工資的調整。
談薪資,1995年是一個很大的分水嶺。這一年政府正式實施了全民健保,這一年政府終止了退休公務人員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利率存款18%的制度,也就是1995年進入公務體系的公務人員不再享有優惠利率18%,但這二項政策也著實影響了整體薪資的調整幅度。
事實上,景氣好,企業主樂於調薪、分紅,不過有所不知的是,在政府實施全民健保之後,保費的負擔比竟成了企業主的最大夢魘。以今年最新調整的基本工資17,880元計算,員工負擔30%為277元,但企業主卻需負擔60%為943元,政府補助10%為157元,也就是說這項為全世界所欽羡的全民健保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其實過半責任都是企業主在擔負。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小企業在台灣的經濟體裡占了98%,過去的台灣經濟奇蹟都是靠著這些中小企業小兵立大功。但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中小企業榮景不再,但這些中小企業主所扮演的角色,卻與年營業破兆元的高科技產業,或是年終獎金12個月的金融、房仲產業一樣,也就是同樣要負擔60%的健保保費,在此情況下,企業主怎敢隨意談調薪呢?畢竟在台灣,薪資與全民健保是緊繫在一塊的。
以過去10年軍公教兩次調薪3%為例,民間均微調了0.74%及0.95%,看似政府透過軍公教調薪來帶動民間薪資上揚,其實並不然,因為縱使民間進行了微調,相對也提高了企業主必需多負擔調薪後的健保保費,這也是何以企業主不願調高基本工資的主因,因為到頭來是一頭牛被剝兩層皮。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台灣受薪階級的最佳寫照。事實上,過去全民健保尚未實施前,看個病500元起跳,動個手術就是好幾萬,甚至數十萬元,有了健保之後,醫療費用降低了,也確實照顧了許許多多沒錢就醫的貧窮家庭。只是,因過去一代健保制度設計上的錯誤,讓高所得繳低保費,讓受薪階層望「薪」興歎,而這也是今年政府積極推動二代健保的主因。不過,政府更應思慮企業主的負擔比,也應以營收的規模來訂定,否則齊頭式的負擔,談加薪,對中小企業恐怕還是空歡喜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