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日本強震發生已近半個月,不但在日本造成慘重災情,也在台灣震出了一堆問題。本期《新新聞》即特別針對此次強震在台灣震出的三大問題--媒體的亂象、官員與立委的唐突表現,更重要的是核電安全問題,從不同角度進行觀察與探討。
媒體的亂象部分,我們針對此次遭到各方關切尤深的電視談話性節目、新聞報導進行剖析。官員與立委的唐突表現部分,我們臚列了若干官員與立委近期讓人感到「印象深刻」的發言。核電安全部分,我們以日本核災為鑑,回頭檢視台灣核能發電及其安全層面還有哪些值得檢討、修正之處。
蒐尋一下素材,擺出權威姿態
三月十一日下午三點,在E台任某談話節目企製的「小菁」(化名)才做完當晚節目後製,隨即被製作人長官喚過去:「今晚插播日本東北強震話題,不管海嘯來不來台灣,先叩人綁人,免得被別台搶走」。一場「科幻災難片」前置作業於焉展開。
「小菁」與同事討論「強震新聞加上末日浩劫」腳本架構,一邊聯絡適合「演出」的氣象學者、「馬蓋先」、旅遊探險作家、星象風水老師、資深媒體人,還得上網蒐資料。當天聚焦除追蹤彙整日本重災情,還有海嘯來不來台灣?來了又如何?若不來,又是為何不來?環太平洋火環帶共震與否?架構議題大致底定,接著做腳本細部分工,即與來賓溝通負責發揮哪幾塊,再塞資料讓他消化,藉此掌握節目現場流程順暢、緊湊。
口條好、勇於發揮/通識名嘴包山包海
接著周末日兩天,賑災工作如火如荼展開,各電視台談話節目「他山之石」議題登場,除了「大災難如發生在台灣會如何」等老梗以外,日方傳簡訊海嘯預警之舉,讓「地震預警」成為另一個關注焦點。仔細觀察隨後幾天各台有關地震預警話題內容,談得最多的是除了大氣地震專家學者以外的名嘴。
但因為地震預警專業術語無法三言兩語在電視上清楚介紹,以致以訛傳訛,大家都成了「比中央氣象局專家還厲害的專家」,惹得氣象局局長辛在勤受不了,才在氣象局網頁右上角發表一篇「認識地震預警」告訴社會大眾正確知識,不要被名嘴誆了。
「小菁」的工作是目前台灣談話性節目製作幕後故事縮影。過去每天視議題內容,由「術業有專攻」的線上記者或學者輪番上陣的型態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是各節目網羅、培養「資深名嘴」,好處是默契夠、好掌握、節目流程整齊劃一,也省去製作單位耗費多餘時間找專家,可以專心投入「劇情內容」鋪排。這是近幾年部分製作單位潛心研究可以提高收視保證的「實驗」結果,而且屢試不爽。
於是「口條好、賣相好、具個人特色、勇於發揮」的「通識名嘴」成為現在談話性節目主力;另為展現節目「權威」,則擺一、兩位專家學者當配角畫龍點睛,補足畫面觀感,藉此取信、說服觀眾。至於當天節目主題內容發揮,除了少數學者專家以外,一般通識名嘴祇要預先瞭解當天重點,其餘細節內容就由製作單位傷腦筋;因此從天文地理、政經社會、影劇生活,祇要具備消化整理資訊「基本功」,名嘴就可以包山包海無所不包。
以目前某新聞台談話節目標準作業流程SOP為例,該節目每天推出內容大抵切為兩大塊,平時多安排天文自然異象,再搭配時事;最近的時事議題,是以利比亞戰火與日本輻射恐慌相關議題為主。……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25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