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就像是亞洲低收入國家的某條生產線上,只是,主角換成了黑人與白人,對於枯燥單調的工作,他們甘之如飴。直到今天,美國仍在高失業率和債務破表的危機之中掙扎,但,人民已經開始反省,美國人變得不一樣了。
美國總統歐巴馬大聲喊出「美國要重返製造業」,為了一探虛實,記者從台灣出發,經過十八小時的長途飛行,抵達美國馬里蘭州,造訪巴爾的摩新設的工業區,來到這家受歐巴馬高度讚揚的小工廠。
走進千詩碧可蠟燭公司(Chesapeake Bay Candle)去年正式營運的新廠之後,首先進入一間小小的展示廳,牆上掛著千詩碧可一九九四年成立以來的歷史照片,包括位於中國及越南生產線的製造現場:幾名員工站在生產線輸送帶的兩邊,低著頭,專注執行單調的勞動工作。
工廠勞工:為了生活,甘願站上生產線
打開工廠的大門,眼前畫面一如剛才看到的越南廠或中國廠照片,只不過,主角換人了。一群美國勞工,站在嘈雜的生產線上埋頭工作著。
生產線的起點,一位中年婦女正從紙箱裡拿出幾個玻璃杯,整齊地放在輸送帶上。這個動作,她每天要執行六個小時,約莫要放上四千五百個杯子;而在一九八七年至二○○九年的二十二年時間,她是每天坐在辦公室裡的辦事員。
中年婦女穿著一件大概是從家裡拿來的圍裙充當工作服,上面難免有些髒汙,但她不以為意:「我在這裡做了八個月,當然,和以往的工作性質差很多;但,我愛這份工作,再怎麼說,它讓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感覺。」二○○九年,她原本服務的公司因不敵景氣衰退決定縮編,她是眾多受害者之一。
生產線上大約有二十名員工,除了中年婦女,還有未滿三十歲的失業青年、放棄就讀大學的年輕人,「甚至,還有一位大學畢業生,原本想去大聯盟打棒球,但在選秀會中沒有被任何球隊選中。」在千詩碧可創辦人徐玫的眼中,這群涵蓋不同世代與不同背景的美國勞工,工作態度並不算差。
刻板印象中,那群習慣借錢消費,不能吃苦耐勞的美國人,似乎已開始改變;而一場「勞動救國運動」,也就在民氣可用的背景下,由政府發動,接著開始風起雲湧。
工廠老闆:搬回美國,成本是主要考量
去年聖誕節前夕,徐玫接到了一通意外的電話,電話那端來自白宮。
「聽說你在馬里蘭州蓋了一家新工廠……,想請教,為何要到美國設廠?」徐玫回憶,對方大概一連問了四、五個問題,而她則是據實以答,「搬回美國的主要考量,就是成本。」徐玫開始描述一支來自中國的蠟燭,身價是如何在這幾年快速上漲……。
二○○八年,中國開始實施《勞動合同法》,是讓徐玫認真思考撤出中國的關鍵轉折,「不管是臨時工或正職員工,企業主都要為他們投保醫療、社會、退休保險,光是這三保,就讓勞工成本增加了三成以上。」另一方面,《勞動合同法》也規定,雇用兩年以上的勞工,業主不得隨意解職,「忽然之間,勞工的糾紛變得很多,解雇一名員工變得很困難,造成更多難以估算的無形成本。」
此外,石油價格上漲造成運輸成本攀升,「二○○八到一○年間,我們的運輸成本每年增加二○%。」徐玫表示,種種因素加總起來,對於毛利率大約只有一五%左右的民生用品業者來說,已經無法負荷,「把生產線搬回美國,成本並沒有增加多少,反而可以縮短供貨的時間。」
就在徐玫接到意外電話的兩周之後,一月十二日,她受邀到華府參加歐巴馬召開的論壇,論壇邀集十四家過去一段時間在美國增加雇員的企業,包括了福特、杜邦、英特爾、西門子、勞斯萊斯等,在論壇中,每人發言一分鐘,歐巴馬卻讓徐玫整整講了七分鐘。論壇結束,歐巴馬宣布了「In-sourcing Jobs(工作回流國內)」計畫,而其核心,就是要利用中國薪資調漲、美元匯率趨弱的大好機會,一舉復興美國的製造業...《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