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P外文雜誌網電子報】提供最新的商業資訊和全球新聞,讓你不只開闊眼界,也掌握制勝未來的先機! 【階梯日文電子報】精選階梯日本語雜誌實用內容,深入淺出,讓喜愛日語的人士輕鬆瞭解日本文化,增進日語能力。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書籤  電子書  
2011/05/18 第1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直接訂閱
 

本期索引

 
特別企劃 展望篇

縣市齊心 資源厚實 躍升國際新都的致勝籌碼

特別企劃 交通篇

天羅地網 暢行無阻 接軌世界 陸海空全面串聯

特別企劃 觀光篇

城鄉一體 完美融合 觀光魅力指數大躍升

特別企劃 文化篇

多元行銷 獨特風貌 文化軟實力 展現 繽紛城市容顏
大臺中遛一遛
走進歷史迴廊訴今昔 東勢的客家傳奇
我是臺中人
生命裡最重要的繁華 劉克襄的深情行腳
臺中好味道
名氣不大 口感比人強 迷戀 臺中草莓的色香味
cover
 
 

bar
【出刊公告】悅讀與發現 美好大臺中

大臺中升格後,第一本有關市政報導的刊物──《悅讀大臺中》自100年4月1日起,正式與所有讀者見面!改版後的【悅讀大臺中電子報】也將自即日起正式發刊。期許在未來的每週中,藉由不同的內容報導,讓所有的電子報訂戶都能更深入的認識這個正邁向國際,卻也最具本土文化、地方族群融合特色的大臺中。

bar
縣市齊心 資源厚實
躍升國際新都的致勝籌碼

大臺中整合了臺中縣市各自豐富的資源,成為一個內功深厚的「武林高手」,並在新市府團隊的縝密規劃下,正以躍躍欲動、蓄勢待發之姿,準備在臺灣,甚至在全世界的舞臺上,嶄露頭角。

首任大臺中市長胡志強在第一次施政報告中,即以十足的信心宣告:「這個全新的『臺中市』,融合了原有縣市各區的生活型態發展,也強化了原本臺中縣市休戚與共的緊密關係,並形成全新的經營層面,準備朝向一個多元發展的國際大都會目標前進。」

功力厚實 深具國際競爭力

  人間仙境
  便捷的交通網絡,是加速都市發展的重要關鍵。

大臺中合併改制後的人口已經超過260萬,幅員擴增為2,200平方公里,位居五都核心。大臺中坐擁多項先天優勢,包括氣候穩定、生活條件良好、連結全島及對岸區位皆適中,透過陸海空三港,實已具備區域物流與交通轉運的重要發展潛力。

除了先天的環境優勢,生產活動蓬勃熱絡的臺中工業區;以奈米技術為主軸,重點發展航太及精密機械、光電及通訊等高科技產業的中部科學園區;以及已順利招商的臺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共同構築大臺中不容小覷的科技功力。

不僅如此,整合之後的大臺中,還有多元的城鄉風貌,讓山、海、屯區及六大生活圈(大甲文化生活圈、海岸文化生活圈、鐵馬道遊憩文化生活圈、客家農業文化生活圈、原住民傳統文化生活圈和都會風情文化生活圈)分別肩負工作、居住與娛樂機能,型塑完善的城鄉分工互補共生體系。

如此功力厚實的大臺中,升格之後首先要直接面對的挑戰,便是在全球化國際分工體系中,該如何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利用陸海空聯運機能及產業用地的特質,以因應未來急迫的發展需求。

身負大臺中規劃發展重任的都發局歸結出「檢討各別次區域核心的生活機能」與「建構多核心網絡提昇城鄉運作效能」兩個主軸,來完成這項體質調整的艱鉅任務。

區域治理 發揮領頭羊功能

為了建立區域治理的有效機制,在都發局的策劃下,過去以「個別城市」作為行動與分析的單位,必須改以「城市集群」的角度與層次進行思考,將資源的創造和配置擺放在更大的時空向度上,重新發掘「中臺區塊」(大臺中、彰化縣、南投縣等)作為一個發展主體的潛力,進而建立發展策略和協調機制。

這項規劃,主要是藉由臺中縣市合併後區域空間的重整,對「中臺區塊」的區域發展產生領導功能,在與海峽對岸對等城市互動時成為決策領袖中心,並成為中臺灣「城市集群」的行銷和展售中心。

也就是說,大臺中所面對的全球城市競爭,應藉由中臺區塊的資源整合,並經由與海峽對岸對等城市的互動與競合,建構區域經貿與文化的網絡,才能得到充分發展的能量與競爭力。

建構多核心網絡 加速都市發展

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落實環境永續的發展趨勢,大臺中的發展定位和願景,是要建構「生態、生產、生活」三生永續發展的「國際都會成長中樞」及「兩岸轉運門戶」雙軌齊驅的全球都市。

具體來說,在交通運輸方面,未來將利用臺中港、臺中高鐵、清泉崗機場的「海陸空」聯合優勢,健全運輸門戶,形成兩岸運轉中心,並以建構臺鐵、高鐵、捷運「三環軌道路網服務」及「公共運輸服務網」為主要目標。

此外,在便捷的交通網絡基礎之上,大臺中將逐步建構以微笑產業鏈結既有科技產業基礎,塑造帶狀多核心知識經濟區;提升都會藝文休閒設施水準,完善次區域核心的藝文休閒機能。

在土地的規劃利用上,將針對縣市交界處進行交通及土地使用檢討與調整,辦理都市計畫檢討作業;優先推動臺中州廳、臺中市「體二用地」(位於東區與北區交界附近,鄰近一中商圈)、臺中車站、建國市場附近地區三大公辦都市更新案;進而在水湳生態經貿園區開發之後,大幅增加都市綠地與生態氣候調節空間。

於是,一個全新,讓人驚豔連連的國際大都會,即將炫麗誕生。

科技 環保 人文 金融
水湳經貿生態園區 升格新亮點

  台灣塔
  台灣塔

水湳經貿生態園區號稱是全臺中歷年來規模最大的市地開發案,這處位於中山高中清交流道附近的綜合開發案,全區面積約251公頃,自規劃以來深受各界矚目。

水湳經貿生態園區將以大公園、大學城、大會展中心、大巨蛋及臺灣塔為開發主軸。其中,近70公頃的中央公園,是全區的核心綠地,以蜿蜒的型態貫穿全區,在公園內將設置包括紀念建國百年及慶祝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的臺灣塔。

臺灣塔整體設計以「飄浮的眺望」定調,建築概念來自樹木結構,狀似樹葉的飄浮觀景臺可在塔身外側垂直升降,深具人文、環保、科技與未來感,整個建物高度預計為390公尺,完工後從高塔上往西眺望能看到臺灣海峽,往東可以看到中央山脈,夜晚時分,更能欣賞到臺中市的夜景。

另外,區內還將興建城市願景館及城市文化館(含市立圖書館、市立美術館及市立博物館)等文化聚落;大會展中心則規劃有5,000個展位及會議中心,與可容納15,000名觀眾的大巨蛋及轉運中心、購物中心、金融中心、國際級飯店等設施。

從規劃上來看,可以肯定的是,水湳經貿生態園區的開發是帶領大臺中站上國際舞臺的重要關鍵,也是一個讓夢想起飛的國際經貿園區。

TOP

bar
天羅地網 暢行無阻
接軌世界 陸海空全面串聯

城市的交通網就如人體的血管,如何快速方便將所需「養分」輸送至目的地,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大臺中未來的交通規劃就是掌握陸海空三方並進,交通網全面涵蓋、全面便捷。

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會,必須具備對內、對外,便利而周延的交通網絡,才能涵納百川、如臂使指,進而財源廣進、心想事成。得天獨厚的臺中市,擁有陸、海、空三大面向的交通資源,在市府積極擴增、串連下,以「國際大都會」為發展目標的願景,即將逐步構建而成。

大眾運輸路網 便捷快速

大臺中的幅員不但廣闊,地貌也很多元,從廣袤平坦的「大墩」平原,延伸至「海角山巔」,因此,為了串連鄰近鄉鎮,提供便捷的運輸服務,進而縮短城鄉差距、節省旅行時間和行車成本,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一個讓人期待的大眾運輸路網,正在延伸希望的觸角。

  高鐵
  高鐵臺中站位於烏日區,是高鐵的核心車站,連接南北城市的脈動。

第一項觸角,是歷經20年的努力,才於98年5月奉行政院核定,並已動工的「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烏日文心北屯線」,預計104年竣工並於隔年通車營運。

根據興建計畫,這條烏日文心北屯線不僅具備捷運的功能,更是一條高鐵聯外的交通要道,完工後,將可提高高鐵臺中站區聯外交通及轉乘服務的功能,不但方便各都會區人潮前來臺中市,還將臺中的腹地擴及西部沿海,進而與世界接軌。

第二項觸角,則是預計在103年底完工的鐵路高架化工程,未來因鐵道平面穿越所造成的空間限制將大幅消弭,原本的鐵路用地及其周邊土地可進行整體規劃、再利用與開發,成為市區鐵路兩側都市空間縫合與再生的發展契機。

國際商港 帶動都市發展

99年12月中旬,臺中港的貨物裝卸量突破1億噸大關,正式超越基隆港,成為臺灣第2大港口;今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將開始啟動,貨運商機龐大,為吸引更多航商、企業進駐投資,臺中港預計自100年開始,10年內斥資近百億元興建13座新碼頭,目標是將營運量提升至1.5億噸,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大商港。

  台中港
  臺中港的貨物裝卸量突破1億噸大關,為臺灣第2大港口。

這個讓大臺中寄以厚望的國際商港,目前的貨物裝卸量中,約有8成屬於大宗原物料進口。而去年大幅成長的貨物則包括水泥、石化品、燃料油、礦產類、煤炭、廢鐵、汽車及轉運貨櫃等,其中,又以汽車進口數量成長最多,約佔國內進口轎車的6成,未來將朝「汽車物流港」,甚至是「亞洲區域汽車物流中心」的方向前進。

此外,依照臺中市政府的規劃構想,未來將以推動海空雙星自由貿易港區、帶動中臺灣地區觀光旅遊發展為目標,使臺中港成為城市發展的助力與動力,落實港市合作精神,共創港市發展榮景。

臺中清泉崗機場 潛力不可小覷

  台中航空
  臺中清泉崗機場預計於101年完工啟用,未來將肩負起中部地區與國外接軌的門戶。

當然,一個國際大都會,更需要一座具現代化規模的國際機場作為與世界接軌的門戶,位於沙鹿區的臺中清泉崗機場,目前正在進行機場擴建,即將擔負起大臺中未來發展的關鍵使命。臺中清泉崗機場自93年開放國際包機以來,國際旅客運量成長快速,從93年的3,528人次,至99年10月為止,已達452,675人次,顯示國際旅客的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目前新建的國際航廈預計於101年底完工啟用,國內線及國際線將分開,現有航廈大樓將移作國內線使用。新國際航廈預計每年可提供135萬人次進出,停機坪擴建後也可增加搭載250人座的飛機停靠,有利於未來航班、航點的擴增。

對此,胡市長充滿信心地表示:「大臺中地區整體區域經濟,將因而產生正面成長的效果,未來往來兩岸商務、觀光旅遊,也可獲得更便捷、更高效率的服務。」

TOP

 
 

bar
城鄉一體 完美融合
觀光魅力指數大躍升

臺中市升格,觀光優勢再加值!繁華都會風情、自然天成的山與海、創意特色的文化活動……融合出新臺中絕美的生活情調。到此遊玩,逛街Shopping、大吃美食或是散步閒逛、尋幽訪勝,無一不宜。

溫和的氣候、蔚藍的天,是臺中給人最鮮明的印象,而在這座城市的每一處角落,都充滿著悠閒、雅靜的氛圍,讓人流連忘返;升格之後,挹注了多元豐富的觀光資源,讓大臺中益發嫵媚動人,齊備了一個國際觀光都會的開展格局。

整體規劃 孕育城市魅力

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長張大春表示,未來大臺中的觀光發展,將藉由舉辦民俗節慶、運動休閒及特色觀光產業等多元化活動,如爵士音樂節、元宵燈會等,配合行銷宣傳,吸引更多的國內外遊客前來,達到振興地方經濟與提升都市行銷的目標,讓臺中市成為一個魅力十足的高品質觀光城市。

張大春說,合併改制前,臺中市是一個有活力、有創意的都市;原臺中縣是一個擁有豐富自然資源與特色農產品的城市。升格後的臺中市,將成為一個具有高度潛力及競爭力的都市,並發揮「1+1大於2」的實力。

大臺中除了繁華的都市風情之外,還有秀麗的海與壯闊的山,可以在精品百貨時尚購物shopping行,也可以在逢甲商圈、一中街、廟東夜市吃通海,還可以騎鐵馬悠遊、賞古蹟緬懷、泡湯滌塵、踏浪賞花、進香參拜,來此一遊,絕對滿載而歸、回味無窮。

資源整併 多元行銷大臺中

為了串連如此豐富的觀光資源,觀光旅遊局今年的施政重點便聚焦在資源整併與多元行銷上。

  田園之樂
  每當冬季稻穀收成後,霧峰區常會看到如此優美的景象,一片豔黃的油菜花田中,蝶兒翩翩起舞、家人烤番薯,是多麼愜意有趣的事。

首先,是整併原有縣市觀光旅遊網站,成為涵蓋面更廣的「大臺中觀光旅遊網」,提供多選擇、全方位的休閒旅遊資訊,未來還將配合陸客自由行的開放,建構繁、簡體中文及英、日、韓等多語言版本,提供旅客更便利的旅遊資訊,充分感受在地人文與熱情。

其次,觀光旅遊局還將整合大臺中觀光旅遊景點、住宿、美食等相關資訊,編印「悠遊地圖」、「大臺中觀光導覽手冊」等臺中特色簡介,不定期置放於臺中清泉崗機場、臺中港務局、觀光飯店、各交通轉運站、高速公路休息站、各區公所及各地旅遊服務中心,體貼又實用。

此外,觀光旅遊局更主動出擊,規劃數條旅遊路線,推出「城市旅遊導覽專車」,每個週休及國定假日,一條路線安排一車次,載著旅客暢遊臺中知名景點,包括特色社區、老街、老樹、都市園道、休閒景點、人文史蹟、田園風光等,同時還有專業人員全程導覽解說,讓旅人能夠深入體驗大臺中之美。

善用行銷創意 展現城鄉美力

有鑑於網路行銷的宏遠效果,觀光旅遊局極具開創性地計畫進行網路部落格偶像劇的拍攝,希望吸引民眾踴躍上網瀏覽,以促進大臺中觀光相關產業的發展。

此外,為增進臺中市綠園道的觀光魅力,觀光旅遊局以「綠•園•道都會綠帶再生」計畫,獲得交通部觀光局「競爭性國際觀光魅力據點示範計畫」經費補助,進行沿線景觀改善工程。

  草悟道
  草悟道由科博館一路貫穿到國美館,長達3.6公里,交通部觀光局要將她打造成一條結合文創、自然與環保特色兼具的綠園道。

張大春強調,這條被稱為「草悟道」的帶狀綠園道,總長3.6公里,沿線有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市民廣場、勤美誠品綠園道、國立臺灣美術館、藝文空間、美食街等景點,結合成為文創、景觀、自然及環保特色兼具的國際魅力大道。

為配合「草悟道」沿線景觀改善工程,自100年3月起至10月止,市府將陸續辦理5場行銷活動,融入草悟道書法意象概念,同步向國人及國際行銷,希望藉此促進大臺中的觀光發展,使大臺中成為一個魅力無限的國際觀光都會。

TOP

bar
多元行銷 獨特風貌
文化軟實力 展現 繽紛城市容顏

中部地區,文風薈萃,文化底蘊自清代以來即層層加厚,到了日治中期的非武裝抗日運動,大臺中地區的文化菁英更是領導骨幹,為臺中「文化城」的名號奠定傲人的基礎。如今,縣市文化資源合一,另一波文化花朵盛開綻放,展現出新的城市容顏。

  兒藝節
   

臺中市的大家長胡志強曾說,每一個城市都有一張獨特的容顏,而他選擇打造一張文化的臉孔,作為大臺中未來發展的定位。於是,在文化優先的定位下,身負重任的新任文化局長葉樹姍,便積極開啟各項文化施政的腳步,其中,文化人才的珍惜與培養,具有關鍵性的意義。

文化優先 激發創意能量

對於市籍文化耆老,例如年屆90的國寶級文學家陳千武、詩人文學家趙天儀等人,葉樹姍是以請益學習的態度,聆聽他們對於未來大臺中文化發展的建言。另外,為了整理前輩辛勤筆耕出來的文學成就,文化局已著手整建一座「臺中市文學館」,作為向「文化先行者」致敬的所在。

對於新興的文化世代,文化局副局長曾能汀強調,公部門樂意扮演協助者而非主導者的角色,提供各種創作舞臺與必要的行政資源給各向度的文化工作者,希望能使他們盡情展現創意能量,自然扎根於這塊家園土地上。

不過,這不表示市府就沒有積極的出擊,像是胡志強市長便特別重視「文化種籽」計畫,以「鄰」為行政單位,培訓基層文化宣導人員,負責傳遞臺中市重要的藝文活動訊息,至99年為止,成員已快速成長至15,000人以上,文化花朵處處盛開,指日可待。

多向度舞臺 豐富文化饗宴

  中科園區
  圓滿戶外劇場啟用以來,已累計超過2,000萬人次參加各類藝文活動。(攝影/陳威宏)

從提供盡情揮灑、自由創作舞臺的理念出發,升格之後的大臺中,除了儘速整合縣市原有的文化館場之外,目前更積極興建大都會歌劇院等國際級的展覽和表演場所,讓豐富的文化活動成為臺中市最動人的饗宴。

縣市升格後,由文化局直接主導的大墩文化中心、葫蘆墩文化中心、港區藝術中心、屯區藝文中心等四大文化行政據點,為了方便文化工作者享受各中心的資源,該局正研擬「場館單一受理機制」,只要提出一張申請單,就可到指定處所展演。

另外,原先分布在臺中縣市29個行政區的38座區圖書館,升格後因機關改制,人員直接隸屬於文化局,初期該局先進行清查及人事調整等行政作業,之後將會依照各自的區域與館藏特色,繼續豐富其散播書香的功能。曾能汀很驕傲地說,今年度光是購書經費就編列了2,819萬6,000元,對於各地圖書館的藏書可以挹注可觀的資源,進一步提升閱讀文化。

至於備受各界矚目的大都會歌劇院,是由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規劃設計,第二主體工程已於98 年11月17日簽約,並於12月3日舉行開工典禮,預計於102年完工。完工後,整體空間將包含一座擁有2,011個席位的大型歌劇院、一座擁有800個席位的中型劇院、一座擁有200個席位的實驗劇場及藝文工作坊、藝術商場等,可望使臺中市一舉晉身為國際級文化藝術之都。

醉人文化風采 魅力十足

文化的舞臺可以迷你也可以大眾,文化的曲風可以精緻也可以普羅,大臺中正在其多元向度的舞臺上,從不同的角度演出臺中醉人的容顏風采。

像是越來越精彩的爵士音樂節,一首首藍調,一曲曲慵懶閒適,在溫暖的月光下,在柔軟的綠草上,或坐或躺,或低吟或緬懷,不管來自哪一個遙遠國度的人們,都能平等地陶醉,這是一個讓臺中人自豪不已的文化盛宴。

  波伽利演唱會
  美聲歌唱家波伽利優美的嗓音,讓臺中的愛樂人士如癡如醉。

另外,95年8月啟用的圓滿戶外劇場,至99年12月底止,已經舉辦了140場中大型各類藝文活動,吸引2,013萬人次參與,連帶提升臺中地區的交通、餐飲和住宿等經濟消費效益。

市府更不定期邀請國際知名的藝術團體與個人,如馬友友、帕華洛帝、波伽利、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等登臺演出,而明華園歌仔戲團在臺中市演出「水淹金山寺」時,現場更估計有10萬名觀眾熱情參與。

這些精彩的演出,已逐步塑造出臺中市獨特的文化風貌,文化局長葉樹姍語帶肯定地說:「文化,已經成為臺中市民生活裡不可或缺的元素。」

TOP

 
 

bar
走進歷史迴廊訴今昔
東勢的客家傳奇

文 魏淑娟 翻譯 張函婷 攝影 楊智仁 部份圖片提供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

東勢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客家聚落,有著水梨王國的美稱,這裡曾遭逢921大地震的蹂躪,歷經重生與蛻變,但強韌不妥協的客家精神,讓山城風華未減,反而更顯優雅閑靜氣質。

東勢,一個寧謐的山城。
這裡的空氣,乾淨、清新……

如果你沿著東豐自行車綠廊眺望遠處,遠山層巒疊翠,微風輕拂著臉,閉著眼都能感受到悠哉、閑靜的氛圍。如果你走進東勢的歷史迴廊,親身去探訪她的文化底蘊,會看到東勢的堅韌生命力,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東勢,是中部橫貫公路的起點,也是中部地區最大的客家聚落,所產的水梨香甜多汁,暢銷全國,更曾經,在921大地震的蹂躪中重生,這裡處處展現了客家文化硬頸的精神。

全省僅存的大埔音客家文化

翻開歷史的篇章,東勢原名東勢角,在還未開發前,是屬於泰雅族與拍宰海族之大馬璘社等族群的荒埔地,人煙罕至。自乾隆10年(1745年)起,才有楊、張、蕭、趙四姓從廣東移民來此開墾,目前當地的客家後裔,以劉、張、陳、黃、林五姓最盛,其中以劉姓人口最多,至今還保留了好幾座劉氏宗祠。

日治時期,東勢角改屬臺中州東勢郡所轄,東勢郡轄有東勢街、石岡、新社庄等地。34年,臺灣光復後,改州為縣,改郡為區,東勢街遂改為東勢鎮,街役場改為鎮公所。

99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改制為直轄市,東勢鎮已改為東勢區,原來的鎮公所也改稱為區公所。

早年至東勢開墾的客家祖籍是來自廣東省大埔縣高陂鎮,所以東勢擁有全省僅存的大埔音客家文化,也保留了完整的客家習俗。目前東勢的客家文化園區設置在東豐自行車綠廊的終點,是由東勢舊火車站整建而成,園區內陳設了客家的婚俗喜慶、服飾文化等物品。

三山國王廟是精神信仰中心

  保安宮
  保安宮是東勢居民的信仰支柱,主要祭祀三山國王,每年都有盛大的獻禮,以表達客家人對三山國王的誠心。

當年,先民至東勢墾殖時,因此處和原住民的居住地很接近,為了防衛的需求,村莊四周都規劃了護城河和刺竹林,防衛中心點就以「三山國王廟」為主體,分別在村裡的四個角落設置「將寮」,由4位將軍分駐在各處將寮中,以保衛村民的安全。現今東勢區中科國小附近的保安宮,是東勢居民的精神信仰中心,該處主祀三山國王,每年都有盛大的三獻禮,熱鬧非凡。

「新丁粄」感謝「添丁賜福」

  新丁粄
  臺中市長胡志強在臺中升格後參加新丁粄節活動,興高采烈地切下大丁粄分與民眾享用。

另外,早期的農業社會,因為重男輕女的觀念濃厚,客家人有「出丁」的習俗,凡是生男丁的家戶,要特別製作「新丁粄」來叩謝天公或土地公的「添丁賜福」,祭拜之後還要分給村民享用。目前東勢仍保留此一客家風俗,每年元宵節舉辦的新丁粄比賽已有百年歷史,成為全臺罕見的特色。其實,客家的「粄」,就是閩南的「粿」,而用來製作「紅龜印」的木雕也是特色之一。

「巧聖先師廟」與「匠寮巷」

東勢還有一項冠絕全臺的特色,此地的「巧聖先師廟」供奉木匠守護神魯班,是全臺灣最大的魯班廟,在其他地方,魯班都是附祀於一般廟宇中,很少有獨當一面受到供奉的情形。此廟的歷史悠久,建於乾隆40年(1775年),是全東勢首屈一指的古廟。
此外,東勢還有一處匠寮巷,據說是漢人入墾東勢的第一個據點,當初聚集了許多以伐木為業的居民,由此可得知,巧聖先師廟應該是開發之初,伐木工人特別設立來供奉祖師爺的。

鯉魚伯公護佑靈驗

還有一個關於東勢風水的故事。相傳在乾隆末年,在今匠寮巷、鯉魚巷一帶是熱鬧的街市,當時在街道下方砌建護坡,完工後,發現隨著地形起伏的石崁很像一尾大鯉魚,尤其櫛比排列的石頭更宛若鯉魚的鱗片,令人稱奇。

有一些居民興起在鯉魚的頭部供奉「伯公」的念頭,後來這座土地公廟順利建成,莊民請示疑難都相當靈驗,香火鼎盛。並且因為大甲溪經常山洪爆發,沖毀不少房舍,但鯉魚伯公一帶卻是安然無事,為感謝鯉魚伯公護衛有功,居民特將福德祠升格為「永安宮」,又稱為鯉魚伯公廟,成為全臺罕見稱為「宮」的福德正神,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了。

石圍牆今昔變身

石圍牆酒庄也是東勢的特點,只要在搜尋網站上提到私人酒莊,該處都被列為介紹點。在臺三線的東蘭路上,一棟環境清幽的紅磚瓦房,燈籠搖曳的賣酒處,就是石圍牆酒庄。

  自行車
  鐵道、枕木、老樹,交織出東勢的東豐自行車綠廊的一番意境。

從開發史的觀點來看,石圍牆是有一個今昔迥異的變身歷史的。

據當地父老表示,東勢的先民過去在溪畔建造石圍牆作為防禦設施,所以才以「石圍牆」為名,是現今泰興里的石城街。在開發之初,當地的泰雅族時常前來侵犯,聚落中的婦孺來不及走避的就逃入石圍牆,等到男人的戰鬥結束才出來。據說,當年進入圍牆內的人,都必須趕緊點香,遍插於牆頭和牆角,偽裝牆內的人很多,效果奇佳,曾多次嚇退敵人。不過,當年曾經發揮禦敵作用的石圍牆,現在已傾毀了。現今到石城街,在公路邊看到的石牆,是近年才重建應景的,並非當年的原物。

石圍牆向來是臺灣的斗笠生產重鎮,以前該莊幾乎是家家戶戶以做斗笠維生,年產數十萬頂行銷各地。現今,此一古老手藝日漸式微,石圍牆也逐漸自歷史中落幕,但是不認輸的客家精神激盪出另一條出路,石圍牆現今因為私人酒庄的興起,而再度活躍起來。

梨文化館講述「梨的故事」

距離東勢街市大約半小時車程的梨文化館,是中嵙梨鄉的第一景,在滿山梨園間,素雅的白牆隨著坡地緩升,屋外有處景致宜人的平臺,梨故事盡在其中。

東勢現在有水梨王國的美稱,出產的水梨鮮甜多汁,行銷全臺。不過原先這裡的水梨是又粗又澀的橫山梨,果樹堅強,但是果實賣相差,經濟價值不佳,果農很頭痛。62年左右,中科國小的退休老師張榕生帶領產銷班發明了獨步全世界的「高接梨」技術,把橫山梨樹變成了培育日本梨的「奶媽」,它的葉片進行光合作用所產生的養分,直接供應寄接在橫山梨樹上的日本豐水梨、新興梨或幸水梨等果肉細緻的品種,因此售價差了好幾倍。但最讓人敬佩的是他們毫不藏私地將這項發明與臺灣的果農一起共享,促進了臺灣梨產業的繁榮。

梨文化館採「有機建築」,取用在地石材、紅磚、白粉牆、鋼及木構,外型典雅質樸,建築材質多元運用且不浪費資源的作法,展現了東勢客家族群儉樸的形象。

客家人為何信仰三山國王?

三山國王如何成為客家人信仰的中心?傳說很多,原因之一是唐元和14年,韓愈因諫迎佛骨一事被貶為潮州刺史,當時適逢潮州一帶大雨成災,韓愈向獨山、明山、巾山三山神祝禱,該年果真風調雨順,因此三山國王逐漸成為當地人的心靈寄託;因潮州地區以客家人居多,在先民渡海來臺時原鄉信仰自然伴隨而來。初來臺時,客家人多居於山邊,對原是山神的三山國王更是誠心禮拜,久而久之代代相傳,三山國王就成了客家人的精神信仰。

TOP

 
 

bar
生命裡最重要的繁華
劉克襄的深情行腳

文 許麗芩 攝影 許麗芩 朱克明 圖片提供 劉克襄 部份圖片提供 臺中市政府新聞局

在這個老臺中的一角,我如是走逛著,捨不得與此風景分離。
但我知道這純然是一個人的鄉愁,一個人的感傷,擋不住時代的前進。
我只能讓它在自己的心裡,蔚為自己生命裡最重要的繁華。

被讀者喻為「最懂得在臺灣旅行的人」的作家劉克襄,足跡踏遍臺灣數不清的山林和鄉鎮,無論是自然觀察、古道踏查、鐵道旅行、老街漫遊,甚至美食嘗鮮等,皆有他獨特的觀察記錄和體會。身為臺中人,他對於故鄉更擁有深刻的情感與鄉愁,每當回到臺中,他總是習慣走逛曾經伴隨他成長的街巷,探看記憶中熟悉的景物,面對歲月和城市變遷,他有著淡淡的惆悵,也有著深深的期許,臺中的美麗與哀愁,釀成劉克襄心中永遠難忘的故鄉味與鄉愁。

探尋 成長軌跡的記憶座標

1957年,劉克襄出生於臺中南屯柳川旁邊的烏日九張犁。「我是喝及用柳川的水長大的,當時的水很乾淨。」在他的回憶中,1960年代初的烏日是一個繁華的地方,是周遭散布著田園小村的「市中心」,父親常會騎著單車載他去那裡逛,對年幼天真的他而言,當時位於三民路和中山路十字路口、三層樓高的鴻源診所,就像是一座「摩天大樓」。

  台中車站
  劉克襄說:「 臺中升格,市府團隊要比之前更勞心勞力了。」語氣中充滿著期許。

隨著成長足跡的擴張,他接觸的地方越來越多,視野日益擴大,臺灣各地到處留有他的旅行足跡,而烏日也從他兒時的「世界中心」成為故鄉「小鎮」,新建的高鐵臺中站,在他心中則微妙地扮演「向臺灣出發、回到家園的入口」的角色。

「臺中變得好大!」劉克襄回憶,以前的臺中騎腳踏車從北屯騎到南屯,1小時就可以騎完,當時到處都是稻田,12歲時他已經「在所有臺中的溪流都釣過魚」,對他而言,以前的臺中「很容易掌控」,也留下許多美好的記憶。曾幾何時,滄海桑田,臺中的面貌日益變化,市區版圖日益擴張,重劃區的規劃也切割出他對「新臺中」的疏離感,但也或許因為如此,讓他更加有了探尋這座故鄉城市變化軌跡的新動力。

在劉克襄的成長認知中,臺中有三座城,他私底下將之定義為「老臺中」、「舊臺中」和「新臺中」。老臺中指的是清朝末年犁頭店老城時期的南屯一帶,也是他的出生地;舊臺中指的是日治時代從臺中火車站到臺中公園一帶的範圍,留有他在大同國小、居仁國中和臺中一中求學、百貨公司或市場逛街、戲院看電影等成長足跡;新臺中則是指80年代從臺中港路重劃區擴散出來的範圍,印象中他偶爾會去那一帶打撞球或是游泳。

難捨 故鄉裡的生活味

臺中的成長記憶,似乎也形塑了劉克襄未來成為自然生態作家的人生,在他筆下,我們看到他獨特又快樂的成長經驗。例如《少年綠皮書》中,我們看到他的童年與少年時光,沒有電玩或遊樂場所,生活所及跟土地息息相關,舉凡在圳溪中釣魚、溯河而上搭棚露營、在埔里山城捉捕蝴蝶、偷爬過臺中監獄的菜園、用粗針縫補棒球等,呈現出早期臺中城鄉質樸自然的面貌,不只看到農業社會轉型為工商社會的世代變遷,也分享了他的自然啟蒙及鄉土環境教學的成長故事。

  肉圓
  臺中肉圓是劉克襄從小吃到大的故鄉味。

時至今日,早已在他鄉落腳、行旅於各地的劉克襄,依然經常回到臺中老家,不時就會走到舊昔履及的街道「重新把記憶揀回來」,例如求學時的母校、臺中市政府附近街巷、地方法院旁的老樹、臺中公園、臺中女中、火車站、遠東百貨公司、舊臺中監獄、自由路太陽堂等。他尤其喜歡到市場體會庶民文化的生命力,從火車站到中華路短短不到兩公里方圓的地方,市場密集,第二市場、第五市場等地都讓他流連忘返,市場內的臺中肉圓、大麵、豆花、蚵仔粥......等,皆是他從小吃到大的故鄉味。

眾多市場中,他尤其青睞第五市場那種保持舊調子、自成一格的傳統市集面貌,喧嘩與失序在此處和諧地流動著,堅實又熱情地捍衛著老臺中舊城區的市場活力。

再造 老城的升格願景

時移境遷,許多劉克襄的生活記憶景點也變得大不同,有些地方沒落了,例如火車站前中正路一帶的商店大樓,入夜後不再像過去那般燈火通明,曾經熟悉的電影院也都歇業;有些地方變得繁榮了,例如七期重劃區一帶新興的時尚名店;有些地方則以舊貌新造的方式重新吸引人潮,例如日治時代僅存的武道館歷史建築臺中刑務所演武場,經市府再造後浴火重生,成為市民趨之若鶩的文化新景點,也讓他看到臺中未來發展的新契機。

身為道道地地的臺中人,劉克襄雖然對於臺中的變化頗有感慨,卻有更多的期許,尤其臺中市與臺中縣合併升格之後,他希望市府能更有城市的遠見,「創造臺中人的光榮感」。

他建議,可以仿造新竹老城再造的經驗,在臺中舊市區某個區塊或街道,打造出具日治時代歷史感氛圍的區塊,或是具特色的手工藝文化市集等,創造出既細膩又有趣味的生活質感,營造出一個泱泱大城的風範。他也希望升格之後的大臺中能夠保留不同鄉鎮,例如豐原等地原有的特色,審慎規劃,不要忽略對老街的關注,也要想辦法承擔及解決如火力發電廠等興建開發所需要的責任與代價。「臺中變大,市府團隊恐怕要比過去更加勞心勞力」,他說。

  追分火車站
  對於臺中的旅遊發展規劃,劉克襄貢獻了一個妙點子,他期望將臺中的烏日、成功、追分等車站連結,規劃成為臺中的觀光鐵道,一定會吸引許多喜愛鐵道旅行的遊客。

他有個夢想,希望臺中能夠規劃一個「圓環鐵道」,將烏日、成功、追分、大甲、清水、泰安、龍井等站連結,成為臺中新的觀光鐵道景點,如此一來,可以吸引許多喜歡鐵道旅行的人到臺中體驗慢活況味。

「中部人兼有南部人的保守謹慎和北部人比較好的市膾性,可以更妥善經營和看到未來發展。」劉克襄認為臺中人相當具有包容性,對於臺中這塊成長的土地,他仍在持續摸索、沉澱思考。他透露,未來將會把臺中的成長及觀察點滴記錄撰寫下來,相信這將會是送給臺中人相當珍貴的禮物。

TOP

 
 

bar
名氣不大 口感比人強
迷戀 臺中草莓的色香味

文 鍾文萍 攝影 楊智仁

臺中的草莓曾紅極一時,只是因緣際會,「草莓王國」的美名被苗栗大湖取代,逐漸為人所淡忘。但臺中草莓的實力不容小覷,讓人一吃驚豔,在初春時刻,邀你品嘗你所不知的美味。

春夏交替的季節,當臺灣其他鄉鎮的草莓差不多已進入尾聲,拜氣候乾燥穩定之賜,后里、潭子、石岡等地的草莓園依然結果旺盛,一顆顆果實如鮮紅小燈籠般飽滿甜美,叫人見獵心喜。

初春的臺中,有再曬也不嫌多的溫暖陽光,結實豐收、綠野開闊的農場、果園宛如旅遊書裡的普羅旺斯、托斯卡尼,是遊客舒放身心的美麗桃花源,現在採果去,正是時候。

得天獨厚 凝結純粹美味

  佳佳草莓
  一顆顆果實如鮮紅小燈籠般飽滿甜美的草莓,叫人見獵心喜。

草莓學名Fragaria ananassa Duchessne,18世紀時由法國園藝學家A. N. Duchessne命名。Fragaria由法語Fragrans衍生而來,意指「芳香」,ananassa則是形容果實像「鳳梨形狀」的意思。草莓屬多年生草本溫帶水果,原產歐洲,由於滋味迷人、用途廣泛,數百年來世界各地絕大部份國家都有生產栽培,是分布最廣的水果。
臺灣種植草莓最早可遠溯至1934年日治時期,日本人引進少量在臺北蘆洲、五股、金山等地試種,可惜受到地形環境限制,品質並不理想。此後歷經數代淘汰改良,草莓品種包含了從美國引進的「福羽」、「馬歇爾」、「愛利收」及1973年自日本引進的「春香」,但大多味道甚酸,只能用來加工做果醬、冰淇淋,直到1985年引進日本「豐香」(桃園1號)才成功。這是一種暖地型溫室改良栽培的優良品種,也能露天栽培,植株生長旺盛,果體結實飽滿香氣濃郁,適合鮮採鮮食,遂逐漸流傳成臺灣種植面積最廣的草莓品種,即便後來陸續研發出更耐霜、耐疫病的桃園2號(豔紅),以及總產量更高的桃園3號(狀元紅),都沒能動搖豐香的主流地位。

臺中草莓主要產地之一的后里位於大安溪、大甲溪間的河床平原,水源豐沛,海拔100至300公尺,日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約攝氏22度,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及相對濕度均等,再加上土壤肥沃、排水良好,擁有得天獨厚的草莓栽培條件。謝憲忠是后里區農會蔬菜產銷班員,在后里種植草莓二十多年,在民國70年代后里草莓園全盛時期,曾經見識過10幾部遊覽車的遊客等著進他家草莓園採果的盛況,「一眼看過去,整個園子密密麻麻都是人喔。」他呵呵笑說,只是草莓迷人卻實在嬌貴難養,「種馬鈴薯,幾甲地只要一個人就能搞定,草莓卻是每一顆都要顧,蓋艱苦!」不少農民因此走回老本行種稻米、馬鈴薯,眼睜睜看著苗栗大湖把「草莓王國」的美名奪了去。但即便如此,沿著中社花市周邊,仍有數家果園堅守著對草莓的夢想,堅持專業種植、不連作,讓充分溫暖的山間日照、清澈水源與乾燥爽朗的氣候,凝結出臺中草莓最純粹的美味。

草莓既出 誰與爭鋒

謝憲忠表示,草莓一年一穫,9、10月間栽種,12月起陸續開花結果,直到翌年4、5月,一月一花期,約有4至5次採收期。所謂不連作,即在6至8月這段空檔期間,莓農們會利用耕耘機將整片果園逐一翻土,再引進水源,讓土壤充分浸在水中,「讓土地適度休息,不僅可以殺菌、預防病蟲害,也能增加地力。」「乾田、濕田輪流做,這正是老祖先留下來的耕作智慧。」

  佳佳草莓園
  晨光溫煦,是最適合遊客進園採果的時光。

草莓怕濕怕熱,這裡的草莓園卻不蓋溫室,而以露地栽培,頂多安放幾個稻草人驅趕伺機偷食的鳥兒,除了拜地力精實健壯之賜,也因為中部地區氣候溫暖,加上近年受到地球暖化影響,平均氣溫有逐漸升高之勢,莓農們擔心溫室栽培可能一不小心就「悶」壞了草莓,「一超過攝氏30度,草莓就不開花了。」謝政道跟著老爸種了3年草莓,已算得上半個老手。為穩定產量,田裡還架設自動給水管、肥料調節器等,利用機器控制達到定時定量給水、施肥,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農損。植株下方鋪上白色或銀色塑膠布,為的是反射陽光,使果實能 兩面均勻受光。上午氣溫適中,是最適合遊客進園採果的時間,一過中午,就要進行摘除疏剪老葉、果梗、雜草、藤蔓等,以利花果伸展、避免悶濕,面積不算大的6分地,四、五個人得天天忙到太陽下山,日日不得閒。

謝憲忠還記得,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襲前後正值草莓栽種期,怪的是,當次颱風雖未造成農園損傷,但颱風來襲前種的草莓,毫無道理的足足延遲了好幾個月,直到翌年元宵節後才開花。結果,當草莓全紅、收成最豐時,卻沒有對上遊客最多的農曆新年假期!莓農們最後只得忍痛把一箱箱鮮採草莓送去加工做成酒醋果醬,「看天吃飯就是這樣,免怨嘆啦!」他坦然笑著說。

於是你明白了,手中這一顆顆當令收成、處處講究下種出來的極品草莓,通體透著鮮紅色澤,甜香流溢,口感扎實,真的是得之不易;也能了解,一年一穫、季節限定的草莓,一旦進入盛產期,那種無論在菜市場、水果店、超商超市還是飯店餐廳甜點櫃裡,那種一路當紅不讓、其他水果都得靠邊站的無敵氣勢,果然其來有自!

望莓生津 品嘗幸福滋味

草莓性涼,富含維生素C,具有解熱祛暑、潤肺生津、健脾整胃、利尿消腫、幫助消化等功效。做成甜點或飲料,無論是主角或配角,那樣飽滿的香氣、甜度與風味,那種令人望「莓」生津、誘發食慾的超級魅力,大概只有夏季的愛文芒果與黑葉荔枝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后里佳佳草莓園
  謝憲忠一家是后里地區三代傳承的草莓農。

除了鮮食,農民還研發出各類果味輕食料理,讓草莓有更多層次的味覺享受。有些把草莓釀成醋,對水1:1調成醋果汁,酸甜宜人;有的釀成水果酒,有著紅酒般醇厚優雅的風味,更可代替紅酒用來烹調牛肉、排骨等,不但醬汁香氣馥郁,果酸更使得肉質分外軟嫩。草莓飲料與甜點選擇更多了,包括草莓牛奶、草莓咖啡、草莓冰沙、草莓大福、草莓戚風蛋糕、草莓布丁等,堪稱中西冷熱菜式無一不宜。
在農場品嘗這些風味料理,最大的享受在於,餐桌往往緊鄰著農園,望出去一片蔓綠無邊,綠葉下方,是一串串結實纍纍的草莓果實,教人心曠神怡。伴著風吹樹動的自然樂音,聞著廚房傳來裊裊的奶香、咖啡香,明媚春光和食物的美好,成了旅途中最幸福的記號。

什麼時候也來臺中採草莓?在這萬物復甦的季節,給自己一個充滿陽光與果香的迷人假期吧!

採摘撇步
果實嬌嫩 下手要留情

業者表示採草莓是有技巧的,切勿魯莽行事。首先,可從外觀來判斷果實成熟度,應選擇色澤鮮紅的草莓,再以剪刀在蒂頭上方約1公分處剪下,千萬不能用手揉捏果實,否則草莓極易受傷,也會影響口感。

歡迎作伙採草莓

佳佳草莓園
Add臺中市后里區三豐路121號
Tel (04)2557-1826
草莓世界
Add臺中市潭子區崇德路四段183巷12號
Tel 0910-517768
中科草莓園
Add臺中市大雅區秀山村平和路145 號
Tel0956-864913
石岡泉水草莓園
Add臺中市石岡區豐勢路790號
Tel 0926-185679

TOP

 
  完整文章請見:《悅讀大臺中》創刊號 NO.1  
  訊息公告  
 
生涯啟航 第三屆「幸福職人」短片競賽開麥拉!
青春、熱血、對未來充滿期待的你,對職業生涯有哪些想像?趕快來報名,用短片展現各行各業的幸福滋味∼

百聞不如一見的經典電影
《羊男的迷宮》導演令吉耶莫戴托洛的第一部長片《魔鬼銀爪》,以帶有黑色幽默的方式來看永生這個議題,電影情節並具有娛樂性,值得影迷再三欣賞。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