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週末不知道要去哪裡打牙祭?一個人可以去哪家咖啡館坐坐?就讓【迴紋針.食攝幸也週報】當你的美食千里眼!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6/26 第10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臺中好味道
臺中龍眼蜜 天然尚好
職人圖像
臺灣非洲鼓先驅 徐治平創造無法停止的節奏因子

 

cover
 
 
 

臺中龍眼蜜 天然尚好
文/鍾文萍;攝影/楊智仁;協助/志城養蜂場、臺灣養蜂協會

 
臺中龍眼蜜1
結晶蜂蜜塗抹在麵包上吃,別有一番風味。

蜂蜜具有抗氧化的特性,
能夠清除自由基分子。
長期食用蜂蜜還可以改善人體免疫功能,
同時使皮膚白嫩光滑,
這麼天然完美的飲品,怎能錯過!

天氣還沒真正轉熱,街頭、超商冷飲店的買氣已經回溫,可樂、汽水、奶茶、凍飲無一不搶手,足見國人對於冷飲的熱愛擁戴真的是不遺餘力。飲料百百款,暢飲消暑的同時應該沒有多少人還能謹記:進到肚子裡的飲料除了清涼解渴、提振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對身體有益無害,如果還能補充營養、老少咸宜就更理想了。去年連續獲得全國國產龍眼蜂蜜頭等獎、臺中龍眼蜜評鑑特等獎,今年又拿下臺中市政府農業局舉辦「2013年臺中市國產優質龍眼蜜品質評鑑」比賽特等獎的志城養蜂場業者趙燿烽笑說:「這麼天然完美的夏日飲品,非蜂蜜莫屬。」

 
臺中龍眼蜜2
工蜂造出給蜂王產卵用的蜂王臺。

百花之精 花之甘露

蜜蜂從花朵中採集開花時分泌的甜汁,貯存在蜂巢內釀製加工作為食物的濃稠液體,就是蜂蜜。蜂蜜是人類最早利用的甜味劑,羅馬神話中就有農業神阿里斯泰俄斯教導人類養蜂的故事,當時被視為「天賜的禮物」。《三國志》裡也有袁術兵敗逃命,四處找民家索討蜂蜜補充體力、癒合傷口未果,最後吐血身亡的故事,可見到了漢朝,蜂蜜已是相當普遍的飲品。

 
臺中龍眼蜜3
蜂農會將蜂箱搬遷到龍眼樹密布的環境,以便採收質量俱佳的龍眼蜜。

蜂蜜根據採蜜季節不同而有春、夏、冬蜜之分,從野外樹上、岩洞等採集的稱為野蜜、石蜜、岩蜜、蜂糖,質高量少,價格不菲,隨著蜜蜂棲地破壞程度日漸嚴重,早已是不可多求的夢幻逸品,取而代之的是人工養蜂的蜂蜜。趙燿烽指出,臺灣多半引進義大利蜂(A. m. ligustica),這也是北美洲、南美洲及南歐最普遍養殖的西方蜜蜂,按蜜蜂採集花蜜的來源,蜂蜜可分為龍眼蜜、荔枝蜜、柑橘蜜、桂花蜜、蘋果蜜等,冬季由於蜜源植物開花期不長,蜜蜂會採集多種植物的花蜜混合,即俗稱的百花蜜。蜂群餵糖後再採收的蜂蜜,稱為糖蜜,如果直接以果糖或葡萄糖混合,煮至與龍眼蜜相似色澤魚目混珠的,就是道道地地的「偽蜜」、「假蜜」了。

 
臺中龍眼蜜4
蜂蠟製成的蜂巢是蜜蜂釀製蜂蜜的地方。

蜂蜜的故鄉 臺中蜂華

雖然蜂蜜種類五「花」八門,但臺灣以龍眼蜜、荔枝蜜為大宗,其中又以龍眼蜜接受度最高,佔全國蜂蜜產量達九成以上。臺中市為全臺龍眼第二大產區,「量大花多,質量也相對優異。」養蜂人家主要分布在霧峰、太平、外埔一帶,有「蜂蜜的故鄉」之稱。養蜂專家同時也是「2013年臺中市國產優質龍眼蜜品質評鑑」競賽評審張世揚曾說,好的龍眼蜜色則要呈琥珀色,香氣要帶有龍眼花香,味道品嘗要甘醇。趙燿烽自信指出,臺中產的蜂蜜無論在技術或產地環境經營上的傑出表現,都是有目共睹的。

 
臺中龍眼蜜5
趙燿烽自家採集釀製的蜂蜜是得獎常勝軍。

在產地環境上,臺中平地、山區龍眼樹多,開花密集,提供蜜蜂足夠豐富的蜜源食物,日照時間長、地勢平坦、水源清淨、山區夜間點燈少,則有助於提升蜜蜂採集效率。在技術上,為了讓所養的蜜蜂不用千里跋涉、產量更高,每到此時蜂農便忙著將蜂箱搬遷到龍眼樹密布的山區或農田,以便採收質量俱佳的龍眼蜜,是以每年3、4月龍眼樹開花之時,就是蜂農最忙碌的採蜜高峰期。

趙燿烽強調:「在採蜜的季節,工蜂每天平均要外出十次,每次造訪數十甚至數百朵花才能採回200毫克的花蜜,算算1公斤的花蜜平均要造訪200萬朵花、飛行距離達32萬公里,相當於繞地球8圈的距離才能達陣,每一滴都珍貴辛苦,怎麼可能是那種一瓶199、299的糖蜜水可以比擬的呢!」

直到現在,各地省道旁仍然經常可見蜂農掛出「不純砍頭」的招牌,如此指天誓日,不難想見假蜜猖獗氾濫的地步,連蜂農都束手無策。

 
臺中龍眼蜜6
荔枝蜜(下)含葡萄糖比例較高,容易發生結晶現象。

辨別真假蜂蜜其實有不少撇步,農委會農改場資料顯示,含水量少、不發酵、無氣泡、不變酸、風味足的是真蜜,這裡所指的風味是指每一種蜜必有特定的花果香味,如龍眼蜜應該有龍眼的濃郁香氣,荔枝蜜就該有荔枝天然的微酸甘甜,才是真品。從外觀判別,龍眼蜜色濃,荔枝蜜色淡,真蜜光滑不黏,油膩感為劣品。將滴一滴到衛生紙上,很快化開的是劣品,凝結成形的才是真品。手指放在瓶後,真蜜濃郁得看不到五指,假蜜則清澈透明,五指一清二楚。買回家後,可將蜂蜜加清水4至6倍溶解稀釋,靜置一天觀察,有沈澱物的則為劣品。

有些蜂蜜呈結晶狀,趙燿烽表示,這是因為蜂蜜原本就具有結晶的特性,尤其在低於攝氏20度的低溫或蜂蜜含水率低於20%時,蜂蜜中的葡萄糖最容易析出產生結晶,為正常物理現象,尤其以含葡萄糖比例較高的蜂蜜較容易發生,如荔枝蜜、油菜蜜、咸豐草蜜、柑橘蜜、文旦蜜、尤加利、白千層等,「結晶不是假蜜或劣蜜,是另類的蜂蜜,直接用湯匙挖來吃,或塗抹在麵包上吃,另有一番香純濃郁的風味。」

 
臺中龍眼蜜7
蜂蜜是吃鬆餅最合味的沾醬之一。

生食佐料兩相宜

一般來說,蜂蜜由於水分含量少,細菌和酵母菌無法存活,因此不需放入冰箱保存,只要放置陰涼處即可,但如果是當季現採的蜂蜜則不同。趙燿烽指出,有些當季採收的蜂蜜未經濃縮處理,含水率常超過23%以上,不耐貯存,最好儘快食用,否則容易發酵變酸;但當濃縮加工後,水分在20%以內,便可貯存兩年左右,風味仍佳,超過期限顏色會變深,香氣則會逐漸散逸轉淡。

 
臺中龍眼蜜8
工蜂每天平均要外出十次,每次造訪數十甚至數百朵花才能採回200毫克的花蜜。

蜂蜜宜生食、宜料理,加冷水沖泡生飲,或取代砂糖作為醃漬佐料,或作為鬆餅、蛋糕沾醬,無一不適合。《本草綱目》盛讚蜂蜜具有「清熱、解毒、潤燥,能調和百藥,與甘草同功」之效,現代科學研究則證實蜂蜜比蔗糖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是一種天然健康的補品。想想看,有哪種飲料既清涼解渴又能益氣養生、裨助身心健康呢?炎炎夏日,來一杯清甜蜂蜜「乎搭啦」,真真暢快無比。

尋味跟我來

▲ 志城養蜂場
地址:臺中市霧峰區林森路460號
電話:04-23337101、0930-775493
網址:http://www.chao-bee.com.tw/

TOP

 
 
 

臺灣非洲鼓先驅
徐治平創造無法停止的節奏因子

文/葉佳慧;攝影/游家桓;翻譯/林若喬

 
鼓友樂器行徐治平1
愛鼓成癡的徐治平,在製鼓這條路上雖然走得辛苦,卻也幸運能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一面鼓的造價,可以低廉,也可以高昂,
但是不管它的價值成本如何,打擊出的『節奏』,
卻是全世界共通的,傳達喜、怒、哀、樂各種表情,
穿透人的性格、穿透國度的隔閡,成為一種最易懂、最易上手的語言。」
臺中製非洲鼓達人徐治平這麼說……

有時候,無可救藥的愛上一件事,為某件事物所迷戀、傾倒,就是無法對旁人解釋,也沒有任何原因可以追溯。對徐治平來說,愛上「鼓」,就是這麼一件沒有道理,卻非做不可的任務。

 
鼓友樂器行徐治平2
形狀上寬下窄的Djembe金杯鼓,能創造出寬廣的音調與節奏。

非洲鼓樂 鼓動內心怦然的夢想

「我本來在空軍官校裡當職業軍人,但有一天,我的老師跟我說,軍人的事業建立在戰場上,沒有戰爭,就沒有機會往上爬。我知道我沒背景、沒管道,升遷無望,所以我選擇離開。」從四平八穩的職業裡出走,徐治平轉戰當時榮景正好的證券業,用他的生花妙筆在編輯臺上,教人如何炒短線、賺大錢。不過這樣的生活卻始終無法進入徐治平的人生核心,看著金融指數、交易指數在那裡高來高去,徐治平卻感覺自己的心裡越來越空洞、乏味,直到一天,他接受朋友的邀約,一起去欣賞非洲友邦鼓團的來臺演奏。這一聽,不得了,徐治平從此一頭栽入了非洲鼓的世界。「我一聽到鼓聲節奏,整個人瞬間清醒了,從頭髮到腳趾頭,每個細胞都忍不住快樂起來!」徐治平回憶著他與非洲鼓結緣的第一類接觸。

民國79年,臺灣股市榮景不再,股民哀號遍野,想當然耳,身處證券業的徐治平日子也不好過,但危機卻也是轉機,徐治平彷彿找到了讓自已「出軌」的理由,他決定聆聽內心的呼喚。民國82年,徐治平一腳踏入他最陌生,卻也最渴望的領域--製作非洲鼓。

 
鼓友樂器行徐治平3
破壞木材本身的組織,鼓的敲擊聲才能通透傳遞。

無師自通 土法煉鋼從頭學

由於臺灣並沒有製作非洲鼓的專門師傅,即使有做、有賣,但也僅是進口半成品後再回臺加工,而這樣做出來的成品卻不符合徐治平對非洲鼓的期待。徐治平認為,非洲鼓除了可以打擊節奏,其所表現出的每一個音階、共鳴,都應該具有獨特的性格、獨到的表情,而不是僅有節奏而已。由於便宜行事的作法就已經過不了自己這一關,徐治平決定從原料開始下手,他在全臺尋找、實驗各種適合的木材,檜木、樟木、櫸木、桃花心木、雞翅木……徐治平全都試過,而他的第一面鼓,竟然還誤打誤撞地用了現在最昂貴、極具有經濟價值的「牛樟」來做。在試驗的過程中,徐治平發現,並不是越貴的木頭做出來的鼓就越好,非洲鼓鼓身所適合的木材,需要有密度適當的毛細孔,如此敲擊的鼓聲才能被傳遞出來。

 
鼓友樂器行徐治平4
徐治平設計自己的獨門工具來輔助製鼓。

然而,有了適合的木材,雕鑿鼓身,也就是共鳴箱的部分,卻也是一大難題。

沒有去過非洲,也不是學音樂出身的徐治平,為了製作非洲鼓,在拆壞了二十多口鼓之後,終於整理出自己的製作流程,包括車外型、鑿鼓身、修鼓身、焊鐵圈、繃獸皮、綁繩索等六大步驟。一開始,徐治平用素人實驗的精神,用兩隻電鑽輪流交替挖孔,但兩隻電鑽卻也輪流冒煙、掛點,於是他再接再厲使用鏈鋸,大刀闊斧地破壞木材的纖維主體,大膽嘗試之下,終於讓他摸索出門道,後來更請工廠幫忙用車床加工。「雖然現在大家都喜歡標榜『純手工』,感覺好像可以賣到更好的價錢,但我們實際操作過的人就知道,用機器來輔助切割,可以控制出更完美的弧形、切線,鼓聲的聲音表情,就能表達得更精確。」徐治平說。

 
鼓友樂器行徐治平5
兩股一編的繩編雖然耗時,但在調音上會更精準。

決定了鼓的外型,修整之後,再來就是把獸皮繃到鼓身上。徐治平把泡水浸軟的牛皮放在太陽下略曬,接著將牛皮平鋪在鼓身用鐵圈框住、框緊。徐治平曾經試過許多不同材質的獸皮,包括水鹿、梅花鹿、豬皮等卻都不理想,最後還是以採用牛皮與山羊皮是較好的選擇,其中又以牛皮的音色最好,加上臺灣氣候潮濕,厚實的牛皮是最禁得起久用的。

臺灣最好 高級線材MIT

繃上鼓皮之後,徐治平將整口非洲鼓放置於他自行研發的輔助機器上,協助他固定鼓身,纏繞繩索。最最原始的非洲鼓,使用的綁繩不是動物的筋,就是藤類植物,但即使現在去非洲看,所有非洲鼓的綁繩幾乎都是MIT(Made in Taiwan)的。「臺灣的紡織業是很厲害的,你看彰化就是個紡織大縣,很多世界頂級的線材都是來自臺灣的喲!」

心裡想的、手裡做的,都是非洲鼓的徐治平,此時,卻忍不住替自己的國家說句話。因為在實驗製作非洲鼓的過程裡,徐治平也曾經實驗過許多種不同材質、不同編法的線材,但比來比去,就屬他目前所採用的特多龍是最耐用、拉力最好的一種,這種線材不但經過300公斤的拉力測試,同時也因為它的強韌度,可以將鼓面繃得鬆緊得宜,再經過特殊的綁法,就可以達到調音的效果。徐志平一邊編繩,一邊解說,現在臺灣使用的中國大鼓,都是用釘子將鼓面固定在鼓身上,可是這種方法卻無法調整鼓面的鬆緊度,所以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後,就要把整面鼓皮拆掉,整個換過,既花錢又不環保,而綁繩的好處就是可以自行調整鬆緊,一張鼓皮可以用很久,鼓聲也不會走調。因此他替臺灣知名的藝術團體「優人神鼓」所製作的鼓,就全都用綁繩的方法處理,不但在外觀上多了變化,更重要的是省錢又環保,一舉數得。

 
鼓友樂器行徐治平6
原本要被銷毀的學校課桌板,在徐治平的改造之下變身成再生環保鼓。

桌板回收 環保創造好聲音

而徐治平愛物惜物的心思,也確實發揮在製作非洲鼓上。為了推廣非洲鼓,他經常走訪各個學校機關,無意中發現好多學校,因為課桌椅更新,舊的課桌椅不是束之高閣,就是等著被回收焚毀。徐治平一看,這些課桌椅其實都是用品質還不錯的臺灣鐵杉製作,而且能夠歷經二十甚至四十年的使用都沒有蟲蛀,可見其單寧酸的含量夠,拿來製作樂器就不怕被蟲蛀了,加上現在木材砍伐的法規嚴格,木料的取得實屬不易,若將這些課桌椅拿去燒毀豈不太過浪費了嗎?

徐治平靈機一動,決定和學校來個以物易物,他回收學校的課桌,取下桌板製成非洲鼓後,再把鼓回贈給學校師生使用,如此一來不但替學校省去一筆處理廢棄桌椅的費用,還可以讓更多人認識打鼓的樂趣。「不像管樂、弦樂,需要時間的認識與學習才能進入深層的欣賞;鼓聲是一種最原始,同時也最具震撼力的音樂,因為從小,我們就在母親體內透過心臟的節拍,熟悉這咚咚作響的的節奏聲。」徐治平說,打鼓不但簡單易學,而且透過打鼓還可以刺激手掌兩百多條的末梢神經,同時也可以帶動記憶,訓練腦力,所以現在臺灣有不少醫療機構,例如草屯療養院、小腦萎縮協會、臺灣自閉症協會等,都會購買非洲鼓讓病人練習使用,有的學校甚至讓有自閉症、過動症的孩子學習打鼓,透過打鼓,這些學童們在情緒的穩定度上都展現了顯著的進步。

 
鼓友樂器行徐治平7
各種非洲鼓的製作,例如Conga、Doun Doun皆難不倒徐治平。

沒有光鮮亮麗的工作室,隱身在自家開設的「吉泰雜貨店」內,徐治平從一開始不被家人、朋友看好,到現在能靠著製作非洲鼓養活一家人、養活自己的夢想,成為臺灣最知名的非洲鼓職人,不但證明了「有夢最美」,也替自己活出鏗鏘有力的鼓動人生。

鼓友樂器行 徐治平
臺中市大里區爽文路1055號
04-24065221

TOP

 
  完整文章請見:《悅讀大臺中》六月號NO.27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