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生態館、高美濕地園區
國際級的生態保育
文/張如伶;圖片提供/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建設局、農業局
梧棲臺中港白海豚生態館,化身守護白海豚的家,
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坐擁濕地風情,踏上木棧道,親近濕地生態而不破壞,
欣賞生態景觀,也能體驗海線藍帶之美。
|
|
高美濕地是珍稀植物雲林莞草的生長地。 |
|
臺灣西部海域為極度瀕危動物──白海豚的家鄉,高美濕地亦為西部海岸線重要的自然生態資源,為了結合生態保育理念、環境教育並兼顧觀光旅遊,梧棲臺中港將設立全國首創的白海豚生態館,打造臺中成為白海豚等海洋生物保育的基地;此外,高美濕地日前也完成了木棧道工程,讓民眾可以就近欣賞潮間帶動植物,避免破壞生態;明年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展示體驗館及停車場等景觀設施新建工程也將完工開放,作為串聯梧棲漁港、高美遊客中心及海線藍帶遊憩景點,打造成中部觀光生態旅遊線,也是「國際級環境教育園區」的最佳示範。
白海豚生態館 復育兼救援基地
俗名「媽祖魚」、「粉紅海豚」的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又稱印度太平洋駝背豚,在臺灣海峽較淺的海域,如苗栗、臺中、彰化、雲林一帶的海域,皆能見到白海豚的蹤影。
牠們一年四季住在中部沿海,但只要一到農曆3月媽祖生日、東北季風減弱後,能見度就大幅提升,像是專程來為媽祖祝壽;也有傳說是曾經有漁船遇難,在白海豚引領下安全回航,像是媽祖護祐著漁民一般,因此也被臺灣漁民稱為「媽祖魚」。
有著特殊象徵意義的白海豚生活在臺灣西部沿海一帶,但是依據西元2008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受威脅物種紅皮書的資料顯示,白海豚是被列入「極度瀕危」的野生動物種,目前臺灣白海豚數量估計不到一百隻,農委會林務局已經於民國103年4月21日劃定「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北起苗栗縣龍鳳港,南至嘉義縣外傘頂洲燈塔;為打造臺中成為白海豚等海洋生物保育的基地,臺中市政府推出全國首創的白海豚生態館,並串聯梧棲漁港及周邊遊憩景點,結合漁業及觀光遊憩資源,打造中部生態旅遊風貌。
白海豚生態館的設置,地點在梧棲臺中港濱海遊憩區西側,觀光旅遊局將規劃設置一座五層樓高的白海豚造型展館,預計今年10月動工,民國105年8月完工。未來白海豚生態館將結合生態綠能、海洋氛圍與生態觀光活動功能,依動線規劃區分為大廳服務區、展示區、劇場區及屋頂景觀眺望臺等四大空間。生態館主體建築以白海豚為造型,利用透明玻璃帷幕基座,撐起如同白海豚身體主體結構;在約28公尺高屋頂平臺設置三個約10公尺大、騰躍而起的白海豚模型,成為梧棲觀光漁港的新地標。
白海豚生態館一樓空間預定作為展示海洋與地球有關的資訊;三樓設置海底生物教室、白海豚歷史等展示館,讓民眾認識了解海洋生態,並推廣保育觀念。館中除了生態展示外,亦結合觀光漁船與潛水攝影,可將海中生態實況在館內播放,還有穹頂劇場及可容納450人的3D劇場;頂樓則設有觀海餐廳,並展示部分海中生物,提供民眾一處可親近海洋的地方。
這座全國首創的白海豚生態館,有白海豚棲息地及生長過程等介紹,並透過3D影像及漁船、潛水設備傳回拍攝畫面;館外白海豚腹部造型外牆也可以播放夜間光雕,民眾將可近距離感受白海豚的魅力。
高美濕地木棧道 生態旅遊散步好去處
|
|
高美濕地的晨昏之美,總吸引許多遊客。(攝影:張晊瑋) |
|
每逢晴朗的假日,位於清水區的高美濕地總吸引許多近悅遠來的遊客觀鳥、賞夕陽,用相機記錄浪漫詩意的晨昏景色,也因為高美濕地屬於臨海的海岸型濕地,具有沙地、礫石地、草澤等七種不同風貌,同時,濕地內生態豐富多樣,有招潮蟹、沙蟹及彈塗魚等各種魚、蟹、貝類,吸引無數水鳥南下渡冬棲息,可說是一座自然的生態教室;此外,高美濕地也是珍稀植物雲林莞草的生長地,生長面積廣達25公頃,是中彰苗地區最大的草澤海岸濕地,夏季時一整片翠綠的草海像地毯鋪在濕地上,伴著旋轉的風車、覓食的白鷺等海鳥,更讓濕地的景色美不勝收。
鑒於近年來遊客量不斷增加,許多遊客為了想就近欣賞雲林莞草或親近濕地生態,直接從海堤穿越護欄走入高美濕地,而破壞了生態,臺中市政府於民國101年6月22日公告高美野生動物保護區分區管制,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及「永續利用區」:「核心區」及「緩衝區」禁止遊客進入,「永續利用區」則開放遊客進行體驗活動。繼民國102年5月第一期棧道工程完成啟用後,第二期棧道工程也在今年3月完成,遊客可以依循棧道路線行走至棧道末端,在深入欣賞濕地生態與晨昏之美的同時,也留給原本潮間帶生物一個不受侵害的生存空間。
|
|
高美濕地木棧道讓民眾可以就近欣賞潮間帶動植物。 |
|
高美棧道設計納入生態廊道的概念,採用棧道架高工法,以增加濕地生物棲息地的連結,提供遊客近距離觀察濕地生態,體現「把遊客留在棧道上,濕地留給潮間帶生物」的生態保育理念。濕地的木棧道離地90公分,從堤岸到永續利用區全長691公尺,為了與自然融合,全程採用花梨木建造,彎彎曲曲的木棧道有時單線或兩線分開,有時兩線合併,就像靜止的波浪充滿曲線之美,讓民眾可以邊走邊欣賞海景及木棧道周遭的植物生態,在濕地草澤及波光粼粼潮水往來間,也可近距離觀察到招潮蟹在此現蹤,鷸科、鷺科鳥類圍繞著棧道二側覓食,豐富的濕地生態隨著棧道的完成而逐漸恢復,亦成為臺灣野生動物保護區推展生態旅遊的最佳模範。
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
打造中台灣環境教育園區
|
|
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地點位在高美公68公園。 |
|
高美木棧道的設置讓民眾可就近欣賞潮間帶動植物,也能避免破壞生態;為了延伸並落實「將遊客留在堤岸、草澤留在濕地」之目標,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與展示體驗館,地點設置在高美公68公園,已於民國102年年底動工,預計104年1月完工,讓遊客體驗清晨到深夜的濕地美景,也能落實生態保育理念、生態旅遊和城市行銷等觀點,讓環境當主角、讓生態與建設共生,保育和觀光皆達到雙贏局面。
「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展示體驗館及停車場等景觀設施新建工程」兼具滯洪、生態、休憩、水質改善等多項功能,已獲頒2013年國家建設卓越獎─最佳規劃設計類金質獎之殊榮,整個基地規劃面積為8.4公頃,緊鄰清水大排出海口及高美溼地生態保護區,坐擁生態、夕陽、風力發電等獨特景觀與自然資源,除了將完整保留公園內原有防風林功能外,建築量體的形塑將採視覺衝擊(Visual impact)低的地景式規劃,也就是讓建築和濕地地景完美融合,維持景觀的和諧之美,使之隱身於自然大地之間,並達永續利用的保育工作。
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及展示體驗館為二層樓高,一樓透過水流潮汐引入,創造出原有濕地公園內的復育生態景觀,並利用現代科技模擬建構溼地生態的真實體驗,亦即在館內也可看到招潮蟹、彈塗魚等生物,以虛擬實境交錯呈現濕地美景及生態教育,提醒大眾維護濕地生態的重要。
展示體驗館頂層設有觀景平臺區,民眾將可欣賞溼地晨曦的日出景色,以及落日餘暉的夕陽美景,還可遠眺一座座迎風搖曳的風車,一邊欣賞美景、一邊吃飯喝咖啡,坐擁高美溼地千變萬幻的多種風貌。未來民眾來到高美溼地的展示體驗館,抬頭仰望遼闊無邊際的湛藍天空,並可觀賞多種溼地鳥、蟹、魚類,還可以串聯臺中港附近的自行車道,往北甚至可以與大安自行車道相連結,來趟豐富的生態之旅。
|
|
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建築和濕地地景完美融合。 |
|
結合在地 創造觀光願景
關於白海豚生態館的興建,梧棲區區長陳廷秀表示,白海豚生態館除了帶動觀光旅遊效益,也能讓民眾瞭解白海豚生態;來到梧棲漁港不只是看海或體驗乘船出海,也能與白海豚生態結合,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清水區區長顏秋月指出,高美濕地遊客服務中心、體驗館新建工程將於民國104年1月完工,未來展示體驗館共有五大展示區,對於高美濕地的景觀與保育也臻於完美;而在觀光方面,人潮即是錢潮,也將帶來無限商機。白海豚生態館結合梧棲港,可與高美濕地的旅遊連成一線,讓清水區不但有美麗的濕地生態、梧棲港的新鮮海鮮,白海豚生態館還有瞭望臺可以觀賞藍帶海洋、白海豚生態的展示等等,將成為中部觀光的最大亮點,為民眾帶來深度、知性的海線之旅。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