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詩般的光與影的雙人舞
安藤忠雄之「亞洲現代美術館」
文;圖/陳嘉芸;攝影/秀瑛
|
|
亞洲現代美術館是自然、藝術與建築的協奏曲。(圖片提供/亞洲大學)
|
|
好的建築、好的設計可以如此定義:與時俱進、具有時代意義,
能促進人們與環境互動,並產生情感共鳴的作品。
建築作品呈現的是參與者共同的氣質,帶著從構思到施工的印記。
以亞洲現代美術館這座建築而言,已經不只是建築家安藤忠雄先生的意念,
也有全部執行者包含匠師們的靈魂在裡面!
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
位置: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開館時間:2013年10月24日
設計者: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建築特色:三個三角體堆疊而成,光線與空間的互動吟誦沉穩靜謐之美,外部空間透過天井及錯落平台與建築融洽對話。
|
|
幾何抽象派似的畫作。 |
|
無法抗拒的三角形魅力
走進亞洲大學校區,目光一定會被亞洲現代美術館特殊角度的配置所吸引。安藤先生擅長以幾何造型形塑感人的空間,但初次見到美術館總不禁疑惑,設計者們較難操作的形狀如圓形、三角形,不管是在學校的建築設計習作、在執業中面對市場喜惡都戰戰兢兢,不能僅憑直覺來論述一個設計的成敗。
為何他選用最不易處理的形狀來破題?是跟基地的輪廓線有關?跟校園紋理的軸線方向有關嗎?還是要閃避不好的條件,例如基地東南側的電塔?是算計著讓主要立面朝向夕陽餘暉嗎?或是世界級大師的任性直覺?
一般而言,建築設計者在醞釀設計時,常以矩形和方形來塑造生活場域的空間與物件,還有成千上萬的歷史範例提供參考,順應大眾化的生活樣貌,以求得通用而穩定的空間形態,符合使用需求。然而,呼應街廓形狀、採用方便配置傢俱的矩型空間雖常見,但是,各時代總有建築創作者追求形而上的體驗,以創意的形式滿足探索未知的精神需求。
安藤先生設計的亞洲現代美術館,或許就是如此。這個極具戲劇效果,由三個三角體堆疊而成的造型,是從九個建築草案脫穎而出的方案;之前不知已篩減掉多少設計提案。也許是設計者回應業主的信念,再三淬煉創造出此座獨一無二的作品。
|
|
沉思的所在。 |
|
安藤先生簡單詮釋三角形,那代表人、建築與環境,闡述他一以貫之,將建築與環境融合的理念。在退離柳豐路一個基準三角形的深度後,率性的以一堵垂直道路的高牆,將視覺與路徑引導向建築物正面,進入美術館。三角形的三個面向,分別對應三個不同個性的庭院,透過牆面閘口及半戶外廊道,空間連貫而互相唱和。在使用單位進駐後,進一步譜出自然、藝術與建築的協奏曲!
有趣的是,美術館的正面會因60度斜角的作用,讓觀察者第一時間無法察覺延伸出去的深度,因而有更多想像或探索,在轉個彎之後,發現驚喜!在建築物的轉角,總有飛揚而出的角落,延伸內部空間,與外部的草地、樹林、藍天、白雲親切對話!而層次豐富、收分細緻的轉角細部,一再強化銳角的精確感!
敘說故事的空間張力
以柱為點、獨立牆為線、界定清楚的空間範圍為面,幾項基本元素就能創造出多樣而戲劇化的空間效果,使人們的環境體驗跳脫日常生活的慣性,帶來新鮮而心靈上倍受啟發的感動。由戶外前院岔斜指向入口處,那獨立牆面強而有力的將視覺阻擋於此,看似無路卻繼而偏轉向東,以簡潔高聳的姿態沉澱心情,將人引導進入建築物本體;心思細膩的人還可能觀察到透過入口前的半戶外廊下空間,可以仰望層層跳升的平台直到天際,而體會到通暢靈活的空間感。
|
|
內與外的互動。
|
|
又如,在東北側二樓通往三樓的大樓梯間空無雜物,由展場倏然轉進,只見斜向爬升的踏階,呈現極簡而沉穩的表情,時間和空氣像是慢到要靜止一樣,走路也被制約似的變得輕巧緩慢。天光洩下洗滌了牆,空氣也像是洗乾淨了般,心境就這樣被這個氛圍給蒸釀潔淨了。
一般而言,樓梯間常為低調而功能性的元素,但是,亞洲現代美術館中三處訪客用的樓梯間卻深具張力,精采畫面如同Mondrian及Malevich抽象幾何論點、未來畫風。不由得聯想到建築師是否刻意創作,精準的將畫面定格,希冀觀賞者也能心領神會,體驗如畫一般的美的饗宴。
三樓天井牆面圍塑,形成與世隔絕、別有洞天的情景。尺度控制得宜,沒有深井般的壓迫感,反而將精神及視覺聚焦,形成內斂的空間表述。視覺透過實牆的暗示,向上可望向藍天,向下隱約看到綠草地上進出的人群;中央三角形展場與外周帶狀展場的參訪者則透過玻璃外牆,在互望互動中會心一笑,造成窺看的趣味。實與虛相互滲透、穿越,體現建築與環境融合的理念。
光與影的演出
|
|
半戶外廊下空間與環境的對話。 |
|
一般而言,為了避免封閉與陰暗或穿越性干擾,建築師常會將樓梯、儲藏室等空間配置於中央或角隅,而將完整空間留給重要房間。亞洲現代美術館則將樓梯配置在由外而內之第二層,使中央留有完整展場,再藉由天井過濾光線及視角,框景留住夕陽。布局在外周的展場則光線充沛、空間自由方便布展。V型柱列打在地上、牆上的影子,將結構的律動感發揮得淋漓盡致,空間似乎也順著柱列方向擴張延伸,搭配落地窗使展場顯得較實際尺寸更加寬廣。穿越展場之間,運用外周走廊及採天光的樓梯來轉換心情及收放瞳孔,在光線控制得宜下,走動之間,享受悠遊其中的樂趣。
單看建築元素,比如柱子,受到陽光映照時顯現出時光緩慢推移的痕跡,整體空間則因窗的櫺料、外周柱列而在室內出現飛動的光和影;一靜一動間協調而不感衝突。從二到三樓的大樓梯間那溫潤純淨的光,如同神性的告示,讓人不由得輕飄飄起來。南側離開展場的梯間,簡單的清水混凝土和黑色花崗石透過天光投射,突顯清水混凝土質樸而豐富的表情;若不是品質精良,沒有多餘顏色及凹凸質感,反可能成為貧乏無趣的代名詞呢!亞洲現代美術館建築應該有不同季節再訪的趣味,因為光線的色溫及角度會隨季節改變,建築物單純,將更容易體會到自然、人、物、景觀隨光線變化的故事性,而見到銀藍色沉靜的冬季、金黃色繽紛的春季吧!
沉靜的氛圍來自簡潔精準
有些建築物營造出熱鬧的氛圍,亞洲現代美術館則呈現一種優雅沉靜的氣質。原因不是空間中放置少少的東西,而有潔癖般的冷漠感;也不是因為參觀者被約束不能大聲講話,而肅靜得產生孤寂閉鎖的效應;不然,監獄或納骨塔的氣氛可能造就最有氣質的場所了!
|
|
爬昇的媒介亦是造型元素。
|
|
等邊三角形做為整座建築的主題,是重覆運用的、放大縮小各級尺度的基本元素;迭代的(recursive)設計手法可以使單純形體造就變化多端的造型,卻同時保有清晰的設計主軸。
正三角形的60度角及三角體疊合都使結構設計及現場施工極為困難,稍有偏差,形體及線條銜接不上外,結構也可能屈就安全考慮而東補西補柱梁。仔細看,施工過程為了控制裂縫的工作痕跡、因為材料本身特質,或運送的尺寸限制,所有分割線條精準的互相對齊,看似自然而然,實際卻是用心控制的結果。地坪石材等邊三角形的分縫尖端遇到牆面時,尖點剛好垂直向上延伸成牆面上混凝土的工作縫或收縮縫,或是兩排模板繫孔的中間。這絕不是偶然。即使是與圓柱相接,三角形尖角還要講究的對上圓柱上的模板溢漿線!柱的轉角削邊也成三角型斜面,形成饒富表情的細部趣味。如此的謹慎,使建築產生了嚴謹的性格!可以真切體會到成熟的作品是專業者千錘百鍊之後的成果。
如果要問建築是怎樣有了生命的?建築物被人享用、被人理解,創作者的意念藉此傳播了開來,就像是它的精神生生不息、縈繞於環境之中。恐怕是這樣的吧!
後記
|
|
陳嘉芸 |
|
以短篇文章導覽亞洲大學亞洲現代美術館這座被許多高手評論過的知名建築,須盡力顧及公允、周到、及精準、創意,自我期許切中精華來解說。而完成此項作品的甘苦談,則是業主亞洲大學、設計者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及大元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施工者德昌營造及許多參與顧問們全體團隊獨一無二的一趟建築旅程,外人雖難有一致共鳴,謹對團隊的精彩呈現致上誠摯敬意。
〈本期專欄輪值作者〉
陳嘉芸
大學主修建築,研究所到倫敦攻讀都市設計後,取得營建管理碩士學位。
左右腦同時構思設計與管理,兼顧執業及教學。
將熱情與活力貫注在生活與專業,追求事事完善的建築師。
相信美好的建築能撫慰人心,都市空間的價值在於公眾共享。
考選部建築師考試審議委員會委員,十匯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