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稻作收割期,鄉間小路上的日常風景。 |
|
走讀台中城南阿罩霧 愛上鄰家城鎮博物館
策劃/奚浩;文/林德俊;攝影/鄧惠恩
位於台中市最南端的霧峰,就像一座城鎮博物館,這裡小城故事多,不論從省議會過來,或從霧峰市場過去,林家古蹟、舊省府建築、音樂文化園區,以及現代美術館和民生故事館,很值得走逛一整天。
霧峰有多遠?許多朋友對「霧峰」、「霧社」傻傻分不清,也有不少人以為霧峰不在台中,「有到中部時再到南投找你!」那是刻板印象的距離。甚至對習慣在城區走動的台中人而言,霧峰也是個不易到達的地方,那是心理的距離。
氣質蘭生的文化館舍群
位在台中市最南端的霧峰並沒想像中那麼遠,從台中火車站搭上台中客運100號,約莫四十分鐘可抵壯觀老樹群庇蔭的省議會(編注:1998年精省後,已改為「台灣省諮議會」,現為台灣省議會紀念園區);如果開車,從國道三號下霧峰交流道便與省議會撞個正著;亦可從台中市城區走國光路、中興路、中正路,一路筆直過來。
|
|
台灣省議會紀念園區入口牌樓新舊並陳,椰林道直通圓頂議事堂。 |
|
台中縣、市合併之後,南區以南納入屯區(大里、霧峰、太平、烏日),形成發展台中城南文化的條件,沿著筆直廊道,從南區中興大學入關,途經大里杙老街、台灣印刷探索館,吃個草湖芋仔冰,再起行,便可走進城南文化之心──舊稱阿罩霧的霧峰,一個文化館舍聚集、田園景致圍繞的小城。
小城故事多,霧峰林家歷史風華重現、舊省府時期建築保存活化、國立台灣交響樂團在地音樂教育扎根、亞洲大學「霧峰學」師生啟動民生診所再生、阿罩霧自然農「人天共好」田園夢、北溝故宮文物典藏山洞遺跡、桐林社區貓頭鷹復育……。
若搭公車到省議會站下車,不妨先轉進蘭生街,向友善旅人的獨立書店「熊與貓咖啡書房」請益霧峰走逛的私房路徑。
幾番和在地文史工作者何佳修相談,發現蘭生街是一條充滿故事的街道。林蘭生為霧峰林家頂厝林紀堂的第五子,少年早逝,其母將其應得財產捐出一半創立蘭生慈善會,發展為蘭生仁愛之家,附設育幼院收容孤兒、救濟老人,後因震災及人為因素中斷社會公益事業,荒成一片雜草叢生的廢墟。
透過正史及野史的爬梳回首往事,唏噓之中翹首,如今似已迎來希望之光。這條彎月型小路上的建物因921地震倒塌,2004年重建為三棟風格呼應的集合住宅,加上前身為蘭生育幼院的林蘭生黃金歲月學苑即將落成,其牆面以暖陽般的柔美磚紅和米白磨石子相互映襯,溫煦的融入這條霧峰最適居的靜謐之道。
|
|
音樂文化園區的樂器展示區富教育功能,設施注重友善兒童設計。 |
|
民主園區和音樂園區為鄰
蘭生街前擁省議會紀念園區的花園綠帶,是民眾平日運動、假日休閒的好去處,更是生態教育的親民場域。椰林大道盡頭,宏偉的議事堂背後,山腳下的小農市集攤開一片庶民風景,緣登山道而上,駐足震毀多年的萬佛寺,虔心合十,期盼大夥繼續同心協力縫合土地的傷痕。
即便是把省議會當後花園走的常客,當中仍有人對此地的文化資產價值渾然不覺,從省參議會到臨時省議會、省議會再到現今的省諮議會,它見證了戰後台灣地方自治與議會政治發展軌跡。園區裡的「議員會館」是從前省議員開會下榻之處,已成市定古蹟,當中的議蘆餐廳委由農會田媽媽家政班經營,在地食材入菜,菇蕈及水果料理自不能錯過;不在菜單上的隱藏版美食為熟客才懂得點的什錦麵,據說是為了服務來到園區的替代役男而推出的平價貼心餐,訪客是否點得到,得看看廚師是否「忙中有空」了。
議員會館旁的朝琴紀念館,以第一任省議長黃朝琴之名命名,一樓現開放為台灣省議會會史館,一進館,映入眼簾的便是台灣議會之父林獻堂於日治時期,發起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事蹟介紹。朝琴館對面,是外觀氣派的立法院議政博物館,這兩個館的存在,令這個民主紀念園區顯得更貨真價實。
出了省議會大門往右,經過校史一百二十年的霧峰國小,步行五分鐘可達國立台灣交響樂團音樂文化園區。其中的音樂世界旅邸是全台唯一的音樂主題會館,穿越旅館廳廊可自由進入「樂器展示館」,還可在互動體驗區過過當指揮家的癮;二樓設有館藏豐富的影音圖書室,是個親子共學的好地方。
|
|
熊與貓咖啡書房門前的小木屋漂書櫃。 |
|
林家古蹟旁的傳統市場
繼續朝大里方向,步行十分鐘(公車站兩站距離)可達霧峰林宅周邊區帶。霧峰林家古蹟分頂厝、下厝和萊園。下厝官宅宮保第的大花廳戲台,近來漸有古典戲曲節目在此上演,為大宅院尋回了老靈魂。萊園就在今日的明台高中裡,五桂樓乃台中文學濫觴「櫟社」當年的聚會場所,飛觴醉月亭、荔枝島、小習池、鐵砲碑,幾步得一景,一景一掌故,騷人墨客來此緬懷日治時期先賢文人,總有民眾慕名而至,參訪這名副其實的花園高中。
若願意起個早,建議從霧峰市場開始走,這個傳統早市規模不小,假日人潮絡繹不絕,除了部落客推薦的「肉圓婆」,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早點更不容錯過,一杯豆漿一份油條拎著走,一日便有簡單豐足的開始。住在市場邊的農食達人柯義雄,特別推薦正港的傳統早餐,肉鋪旁的麵食店,食材新鮮,物美價廉,點一盤炒麵一碗綜合湯,就怕胃口不大的朋友吃撐了!如果看到鄰座麵碗上淋滿甜中帶鹹的東泉辣椒醬,那一定是道地台中人無誤。麵線、油飯、米粉芋、草仔粿、炸蚵嗲、木瓜牛乳,這裡著實隱藏著不少老味道。
市場和林家建築群隔著一條民生路,這條小路底下可是鼎鼎大名的阿罩霧圳,小毛老師孫崇傑曾經在地方走讀活動中,領大家彎進小巷略探這條渠道的一小截外露段落,原來祕徑就在你身邊。不必進古宅,在外圍穿街走巷,便能收穫庶民景致。步行至區公所旁的長青學苑,灰樸立面給人一種安靜自持之感,其前身為省教育廳,過了川堂,彷彿時空錯置,三棵圍著紅布條的百年老樹坐鎮中庭,引人流連忘返。逛累了,就在長青學苑旁的以文圖書館歇歇腳,此館最早由已故霧峰望族林以文捐資興建,為全台第一座鄉立圖書館,對霧峰林家文獻感興趣的朋友,這裡稱得上小小寶庫,另外,越文、印尼文、泰文等多元文化專區,是經營有成的館藏特色。
|
|
光復新村摘星聚落的青創小店打開老與新的對話。 |
|
歡迎閱讀台灣第一村
從省議會過來,或從霧峰市場過去,林家、國台交、舊省府建築,文化資產密度極高,夠你走上一整天。因應街道博物館的態勢漸漸明朗,一些個性化吃喝小店在這片沃土慢慢萌芽,老味道亦被來者殷切追尋,樹仁路老牌羊肉、林森路老口味牛肉麵……都令四方舌尖逗留。
霧峰的城鎮博物館不止於此。從省議會搭上公車,往草屯方向,兩站便抵光復新村。此聚落已由台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成功提報登錄為文化景觀,號稱「台灣第一村」,為台灣現代化城鎮的先期示範。散步老屋老樹間,咀嚼文創和廢墟新舊並陳的滋味;尋訪「幸福椅子」社區公共藝術和「熊愛讀冊」漂書點,則是文青來此特享的另類抓寶樂趣。
光復新村再往上是921地震教育園區,沿路可見當年光復國中倒塌校舍及斷層錯動地貌,為全球難得一見的自然科學活教材,時移事往,刻意保存下來的災後景觀,每見一次便怵目驚心一次。園區與復興國小(前名光復國小)相隔一條小徑,倖存居民稱之為「陰陽路」,一邊的國中全毀,另一邊的國小幾無損傷,一條路,兩個世界。
若不在光復新村下車,台中客運100號繼續前行,會帶你彎進柳豐路上的亞洲大學洋風建築。當中的亞洲現代美術館別號「安藤館」,正是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在台唯一作品,向你展示極簡主義的清水模工法,加上三角形幾何框架的設計哲學。在這裡除了猛按快門,不妨師法館外草皮上的沉思者雕像,給自己一小段沉澱心靈的時光。
「霧峰學」轉動民生故事館
自行開車的朋友,往中正路農試所方向,車行一小段便達由萬豐舊穀倉改造的霧峰農會酒莊,旁邊剛剛修復完成對外開放的「霧峰民生故事館」,是在地最新的文化亮點。這間老房子前身為六股地方聲望極高的良醫「阿飛仙」林鵬飛開業的民生診所,在1950年代是霧峰最新潮的洋房。隨著林醫師退休,老房子逐漸荒廢,因緣際會之下,孫崇傑建築師及亞洲大學廖淑娟、林錫銓教授,領著學生陸續投入當年稱之為「江鳥飛林」的場域活化,幾番周折推進,農會決定買下這棟老房子,作為發展健康農業的基地,並設置「阿飛仙的故事」常態展區。訪查史料中,意外挖得太平洋戰爭時,台籍日本軍醫隨神靖丸號沉船集體殉難的悲劇,遂於故事館二樓成立全台第一個以「神靖丸事件」為主題的展覽室。這個故事館的誕生,本身即是一個充滿故事的歷程。一樓的農學食堂,堅持取用自然農食材入菜,「有理念的吃」打動人心,不算便宜的養生餐,經常座無虛席,得事先預訂才能入內當饕客。
|
|
帶路達人 林德俊(小熊老師) |
|
景點彼此鄰近,周圍田園環繞,走讀霧峰的街道博物館,如果你懂得停駐,會發現每一片風景都能攤開一頁小城故事。鄉間小路的文化靈魂如此豐美,以慢活的心情細細賞味,回程的行囊定有飽滿收穫。
帶路達人 林德俊(小熊老師)
自由文化工作者。曾獲五四文藝獎、林榮三文學獎、帝門藝評獎、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等,著有《愛上寫作的11種方法》等書。於台灣藝術大學教授新詩及散文,亦於靜宜大學指導寫作工坊及報導文學。在家鄉霧峰推展在地文藝復興和友善土地社區行動,創辦阿罩霧文學節及《霧風誌》。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