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親朋好友一起圍爐進補,既養生又可以聯繫感情。(圖/一新羊肉館(全新美食館)提供) |
|
時序入冬,就連一向陽光普照的高雄也逐漸感受到涼意,看著街頭落葉紛紛,商場冬衣上架、人們也開始穿上外套、帶上手套,這些景象都提醒著我們,冬天的腳步近了!而冬令進補是台灣人的「年度盛事」,舉凡羊肉爐、麻油雞、燒酒雞、薑母鴨等,都是冬天祭五臟廟的口袋名單。
高雄隱藏不少特色進補料理,結合在地特產與食材,呈現出庶民美食的精髓,讓不少饕客垂涎三尺、慕名而來。現在,就拿起你的筷子,跟著我們一起來趟豐富的養生進補之旅吧!
羊肉料理最溫暖-岡山區
岡山、綠島和溪湖並稱為全台羊肉爐三大勝地,其中岡山本地大小羊肉店家就高達30餘家,堪稱南台灣羊肉爐的大本營。岡山羊肉料理聞名國內外,征服不少挑嘴的老饕,各地羊肉店的招牌上也不難看到標榜「岡山羊肉」的名號,就連金門和大陸地區都看得見,岡山羊肉的高人氣與知名度可見一斑。
|
帶皮又帶骨的羊肉塊沾上特製豆瓣醬,組成最道地的岡山羊肉爐。(圖/鄭黛琳 攝) |
|
傳統獨門秘方 征服眾人胃
傳統岡山羊肉爐的最大特色是,羊肉要「帶皮」又「帶骨」,首先將羊肉切成塊狀,再佐以當歸、肉桂、桂枝、八角、甘草、熟地,最後加上店家的獨門中藥祕方,慢火熬煮6小時,使湯頭甘醇濃郁卻不帶有中藥的苦澀味,讓主角羊肉塊口感香Q有勁,齒頰留香。受到多元飲食的影響,岡山羊肉爐的口味也推陳出新,有紅燒、麻辣、麻油等,是喜愛求新求變的現代人不容錯過的好滋味。
羊肉、辣豆瓣醬與蜂蜜,是著名的「岡山三寶」,當中最道地「岡山味」的吃法是辣豆瓣醬配羊肉,兩者相輔相成之下,堪稱冬令進補的好搭檔。辣豆瓣醬不僅能增添羊肉香氣,也能突顯其軟嫩口感,美味更是一絕,不少岡山羊肉的店家也會自製辣豆瓣醬提供饕客品嚐選購。
優良環境 造就美味羊肉
岡山羊肉之所以聞名,要歸功於有優良的養殖環境與優越的地理位置。岡山鄰近燕巢、田寮、阿蓮等地區,早期許多先民在這些地區養殖、買賣羊隻,逐漸形成當地興盛的產業,岡山因交通地利之便,成為交易羊隻的集散地。再者,田寮一帶擁有特殊的石灰岩地形,土壤具含鹽量高、缺水、寸草難生、地勢高低起伏等劣勢,如此惡地卻能提供羊隻充分的運動量,使肉質結實、油脂量較低,自然孕育出Q彈扎實的岡山羊肉。
|
岡山一年三次的籃籗會,除販售種類豐富的傳統竹製品,還新添花卉、自製醃菜等攤位,吸引大批遊客。(圖/鄭黛琳 攝) |
|
全新美食館余明珍老闆娘表示,岡山羊肉所使用的羊隻只吃草不餵飼料,為了讓羊肉較無腥羶味且肉質鮮嫩,一定要使用閹過的公羊,這個小秘方讓不少害怕羊騷味的客人,也能大快朵頤!
傳統趕集的再現-岡山籃籗會
岡山還有個別處逛不到的「籃籗會」,「籃籗會」是傳統趕集活動的延伸,在早期純樸平淡的農村生活中,是孩子們最期待的娛樂活動,也是大人添補家具用品、交易買賣的去處。岡山挾地理優勢,成為鄰近城鎮趕集、買賣貨物的集散地,「籃籗會」是當地重要的商業貿易活動之一,至今已有兩百餘年的歷史,且全台僅岡山區獨存,呈現出濃厚的鄉土色彩與風土民情。
|
岡山羊肉文化節可嚐美食又具教育性,民眾參與踴躍。(圖/鄭黛琳 攝) |
|
早期以交易竹製品為主的「籃籗會」,包含竹筐、扁擔、竹畚箕等農家用具,因為時代的變遷,販售內容也增添了不少五花八門的項目,但不變的是居民對於傳統文化傳承的熱情及緊密的人情連結。目前「籃籗會」每年固定舉辦3次,分別於農曆3月23日(媽祖生日)、8月14日(中秋節前夕)及9月15日(義民爺生日)封街盛大舉行,人聲鼎沸的市集活動熱鬧不已,也吸引不少遊客前往參加趕集盛會。今年的岡山羊肉節10月28日就與籃籗會同時舉行,下次到岡山大啖羊肉,若時機剛好,別錯過上籃籗會尋寶。
傳家麻油香千里-大樹區
|
大樹麻油行以手工製作的薑母黑麻油。(圖/大樹麻油行 提供) |
|
想到進補的麻油雞,似乎就聞到了濃郁醇厚的麻油香,其製作原料就是芝麻,有句諺語說「早麻不過五日節,晚麻不過七月半」,意思是芝麻的盛產期大約在端午節至中元節期間,此時所出產的芝麻最香、油份最豐富。過去大樹區的高屏溪溪埔地曾是芝麻的盛產地,全盛時期大樹區的油行更達九間之多,但在工業化後,國內許多業者紛紛使用進口芝麻,本土芝麻產量相對缺乏競爭力,大樹區油行目前僅餘「大樹麻油行」一間。
※延伸閱讀: •補冬趕集 高雄有請 (下)
【完整內容請見《高雄畫刊》十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