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上廁所時,有時候是很乾的綿羊便,有時候是正常金黃色、硬度剛剛好的便便,有時候的大便卻很黏,而且黏在馬桶壁,沖水幾次都沖不乾淨,這是為什麼?
新竹國泰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施政言表示,食物從口腔、食道經過胃研磨、送至小腸再排到大腸,到大腸末端吸收水分後成為糞便解出。
高油、精緻飲食的人,大便比較黏
糞便主要的內容物是纖維,若攝取較多蔬菜、水果、穀類(糙米)等,因纖維比例高,進入腸道後就會形成「成形的糞便」。換言之,如果攝取太多高油脂、高蛋白或精製澱粉(如白米、玉米粉)的食物類型,大便就會比較黏。
現在30多歲的年輕族群,有相當高比例的人腸道缺乏彈性,健康度比40歲以上的人差,這是因為常吃速食、高油脂食物導致,反而比吃粗茶淡飯的年長者腸道來得不健康。
目前並無直接證據顯示,黏稠的大便的人得大腸癌的機率比較高,不過,由於高油脂食物本身就是致癌因子之一,因此,間接導致大腸癌或其它癌症機率可能較高,所以,應多吃高纖的蔬果及多喝水,糞便的型態就會比較健康。
9公分、金黃色成形大便,最健康
「糞便完美顏色是金黃色」,施政言表示,並不是每個人的大便都可以很完美,一般而言,只要顏色不要太深,淺咖啡色也算健康;若糞便在體內積很久才排出,變成深咖啡色或墨綠色則是宿便;若是柏油瀝青色,看起來黑黑水水泥巴狀,可能是腸胃道出血,要趕快就醫。
施政言解釋,健康糞便是黃色的,是因混雜了膽汁顏色,若膽管阻塞無法分泌膽汁,則會變成灰白色,這是不正常的顏色,要就醫檢查。除了顏色外,健康的大便成條狀,長度是1截約3公分,大約要排出2∼3截才達到1天正常的量;若可以把大便解得很長,每截都超過3公分,也算是正常。
大便的成分中有70∼80%是水,比水的比重低,所以,健康大便應浮在水面上;至於糞便的粗細則與健康無關,與肛門括約肌力道有關,因人而異,只要解大便時不是很費力,屬於偏軟有成形即可;若解出的糞便成條狀,但有顆粒隆起狀也不好,代表水喝太少,更嚴重的狀態是變成顆粒的綿羊便狀,表示腸道太乾。
此外,有人因腸道發炎而喪失吸水功能,大便會稀散或變水狀;也有人因自律神經失調,或緊張焦慮導致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失衡,交感神經興奮腸道蠕動慢、副交感神經興奮時蠕動過快,不協調狀態下,出現便秘或拉肚子,建議就醫檢查原因。
正常排便,至少2天1次
施政言表示,醫學上定義「排便少於3天1次是為便秘,大於1天3次以上則是腹瀉」。但他認為,人吃了3餐後,最理想的狀態是吃入的食物要在24小時內排出,因此,最標準的解便頻率應是每天都要排出,頂多2天就要解便,超過2天以上就算便秘。
臨床上,施政言看過不少嚴重便秘的患者,有的1週才上1次,甚至1個月都幾乎沒解便,即便有排,量也非常少,造成如此嚴重便秘,除了飲食問題外,有的患者是先天腸道過長所導致。有個臨床案例,患者大腸長度3公尺多,正常人僅為1公尺半左右,長度超過1倍以上,因此解便困難,必須採取手術把過長的腸道切除;有人則是腸道無彈性,建議多運動可改善。
要有正常的大便習慣,一定要維持「3高」──運動量、纖維量和水分量要夠多,並常按壓腸道、按摩肚子或補充益生菌,來保持腸道健康。市面上的益生菌種類很多,建議到藥局詢問專業藥師,選擇適合的益生菌,腸道好菌多也有助排便。
體內過濕,大便也很黏
有中西醫雙執照的施政言,從中醫角度來看大便過於黏稠的問題,認為可能是體內濕氣或濕熱過盛,或經常吃燥熱的食物等所導致,可以服用清熱去濕的「平胃散」來加以改善,或多吃紅豆、綠豆、薏仁等穀類也能幫助去濕,經調節飲食和體質後就會改善。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85期;訂閱常春月刊電子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