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領導力的策略家必須像個牧羊人一樣,緊盯每個策略的執行過程。常常,他必須決定放棄某些機會,但爭取其他的可能性。需要不停的觀察、權衡輕重、做決定和展開行動,當然,也包括內部的溝通與共識的形成。
Dear Wennie, 創業到現在,最困擾的就是同仁不支持,特別是反對我的業務方向,但公司不能一直空轉。說到底,是因為我太年輕就當老闆! ∼Aaron
Dear Aaron,
最近聽起一位創業有成的朋友,說起創業歷程中有趣的轉變。朋友先說了個對中國大陸的觀察:在中國大陸,當被問路時,南方人和北方人答覆方式不同,南方人會告訴問路人:往前走、兩個路口右轉、再左轉,北方人會先找出正北的方向、對準,然後告訴問路人目的地在什麼方位、多遠處。前者是以自己的直覺為出發點來溝通訊息(萬一錯漏一條巷子呢?),後者是先找出放諸四海皆準的準則。 朋友剛創業時,當同事問起為什麼要經營某個產品時,他會說:「我覺得這個東西有發展(言外之意:照我說的做就對了!)。」後來,當他要進入某一個新市場時,面對同樣的問題,他的回答是:「台灣超過2300萬人,4口人一家,600萬個家庭,一半租屋、 一半自有住房,300萬個房子一年招租一次,一次刊登收費200元,市場就有6億。」
台灣最大的租屋網站就這樣誕生了。【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