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不約而同的,台灣鐵道史上舉足輕重的鐵道部廳舍與台北機廠兩處國定古蹟,開放民眾預約參觀。消息一上網公布,導覽名額瞬間秒殺。昔日門禁森嚴的鐵道機構,卸下昔時的任務,人去樓空的空間仍存著歲月的痕跡。藉由古蹟的指定與修復,民眾得以踏入過去的禁區,一窺台灣鐵道歷史的黃金歲月。
鐵道部:台灣第一個科學工業園區
踏入鐵道部,映入眼簾的磨石子地坪與灰泥雕塑的天花板,是低調奢華的迎賓空間,沿木作樓梯扶階而上會遇見長方形的花廳,天花板上橢圓形的灰泥雕塑裝飾巧緻精美,空間雖不算大,卻顯示其作為官方廳舍的講究與氣派。
除了典雅美麗的廳舍,這街廓也來頭不小。廳舍的原址為清代機器局的基地,除作為修理機械、槍枝、製造子彈、鑄造錢幣之外,同時為劉銘傳鐵道建設的修理工場。日本殖民時期,日方發展台灣鐵道交通,亦選在此處籌建新廳舍,成為台灣鐵路管理的行政中心。國民政府來台後,沿用為鐵路管理局總部,直至1993年遷至台北車站現址辦公後,廳舍閒置了十數年,在2006年,才由文建會(文化部前身)、交通部、台鐵局與臺灣博物館(簡稱臺博館)簽訂「臺灣博物館系統聯盟協議書」,委由臺博館代管修復。
從歷史的脈絡解讀這個街廓,在台灣現代化的歷程中別具意義。機器局引進新式設備與生產流程,追求的是傳統社會欠缺的精準和速率;而火車更是重視「時間」的交通工具,將時間從傳統的子時、丑時,切割成幾點幾分,更是對精準的追求。
台博館助理研究員,同時也負責鐵道部廳舍古蹟修復的林一宏說:「機器局算是台灣第一個現代化的科學工業園區,甚至可以把此視為台北現代化的起點。精準度跟速度感是現代化的重要特徵,鐵路及工業都具備這個條件,也呈現出對現代化追求的特色。」
台北機廠:昔日東洋最大火車健檢中心
在城市另一頭的台北機廠,也是體現台灣現代化、工業化的場域。1935年落成時是東洋最大規模的鐵道工廠,而今是台灣都會區面積最大的國定古蹟,八十多年來送往迎來地檢修各式台鐵車輛,見證鐵道修理技術在台的發展。
台北機廠現有面積約17公頃,各廠區的設計與規劃都別具巧思與用意。長167公尺,高20.4公尺,寬距23.8公尺的組立工場,是車輛進廠檢修時最先拆卸檢查及最終組裝出廠的地方。混凝土的外牆,搭配大跨距的鋼製桁架,屋頂結構採人工的「鉚釘榫接法」,呈現工業建築中對稱、挑高及大面積開窗等特色。同時,南北向採光,避開東西側陽光直射,是很節能環保的空間。
數個廠區的地板是以檜木塊拼鋪而成,接縫處以瀝青填補,如此設計,一來可吸附油漬,木頭的避震較好,可減輕零件掉落的損傷,更顯示當時的工技智慧。原動室的鍋爐提供高壓蒸氣驅動各工場機具後,其餘熱力再經由蒸氣管導入員工澡堂浴池,工人下班後到澡堂泡澡、洗去一身疲憊,在當年就早已實踐環保綠能、資源再利用的概念。
不同於鐵道部廳舍屬於鐵道行政運籌中心,台北機廠紀錄的是台鐵工人的勞動生活史,廠內處處留有工人生活的痕跡。
資深文化志工蘇允指著柴電工場與內燃機工場間的壁畫說,這是工人自發的創作;還有台鐵機器人,是員工利用廢棄的零件拼組而成;場區的牆上還有用粉筆寫下該注意的數值或是工序,隨處可見提醒工作安全的警語,讓廠區充滿生活感。
今年63歲,已退休的廠長陳武昌,在台北機廠已工作45年,他領我們穿過環境最悶熱的鍛冶工場,昔日火車所需的零件都是工人在此自行鍛造。在沒有電腦控制的年代,靠的就是工人的技術與經驗,工班中技術最好的,就由他掌控蒸氣錘搥打的深度,廠區還留著許多當年工人自己鍛造的手工具,「一台蒸汽火車的零配件就上千種,當年蒸汽火車所有的零件,台鐵員工都可以自己鍛造。」陳武昌自豪地說。在這區工作也有好處,常有工人帶著一袋紅豆來上工,利用蒸氣熱能、放上一天,下班就有一鍋綿密的紅豆湯可以品嚐。
這些從陳武昌口中分享的點滴,是鐵道工廠裡特有生活經驗,也是難能可貴的工業文化資產。
文化資產保存修復
工業遺址的保存直至晚近才較為台灣社會關注,鐵道部廳舍雖早在1992年即被指定為古蹟,但是2006年才塵埃落定納入臺博館下的博物館系統,2014年方開始修復工程。台北機廠從當初僅指定員工澡堂、組立工場、原動室、鍛冶工場為古蹟,到最後能全區保存,更靠著民間與文化部協力溝通,才得以完整保存台北機廠工業遺址的脈絡,留下上個世紀、工業場域的身影。
文化資產保存的價值何在?林一宏解釋說,城市裡有古蹟建物是很必要的,因為它是一個看得到、摸得到的立體場域,它反映著某一個時空的經驗,超越平板、書本與舊照片所能帶給人們的體驗。盡可能保存珍貴的原件,使民眾能切身感受實體與時間所留下的痕跡,是古蹟修復的重要精神。也因此鐵道部廳舍的修復,「保留不同時期的痕跡更是重要的課題」。這部分從二樓的花廳可看出,裝飾天花板的灰泥雕塑,新修的白色和原有已泛黃的雕塑相間,可以區別新修與舊作。屋頂的檜木桁架,以新木料補強損害的部分,並編號註記。留著舊的物件,再添上新的痕跡,「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就是靠對過去的理解跟對現在的思考才建立的。」林一宏說。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台北機廠營運小組組長劉明興說:「文資修復最主要的精神是找回他的核心價值。」因此台北機廠第一階段修復的重點在總辦公室與員工澡堂。這兩處似與工業遺址無直接相關,亦不是技術史本身,但它記錄了台鐵員工一日的生活寫照,與台北機廠的勞工生活史相呼應。文化部並創國內首例,在修復過程中、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定期開放導覽,讓全民一起參與修復的歷程,也是一種「文化近用」的實踐。
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
當台灣總算有機會打造自己的鐵道博物館之後,你想像的博物館是怎麼樣呢?從小沉迷於鐵道文化、現為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的洪致文表示,台灣文化的特色是包容性很強,這在鐵道文化也可看到例證。從清朝劉銘傳時代的鐵道,到日本殖民時引進日本系統,戰後美籍顧問也介入指導;又因著台灣的外交處境,買進世界各國火車,整個台鐵體系就像是八國聯軍,這就是台灣鐵道的縮影。因此,台灣的鐵道博物館應該「透過台灣鐵道的歷史看到世界的鐵道。」洪致文說。
又因為台北機廠是全區域的實體保存,且留有24股軌道可供調度使用,不同於一般展場礙於空間,只能以模型或展板解說,因此未來鐵道博物館能夠玩的東西很多,洪致文舉例說,像台灣剛獲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贈與的583系臥鋪車廂2節,就可以考慮舉辦夜宿台北機廠的活動;還可修復餐車,讓民眾實地在莒光號上用餐,體驗開關電車的窗戶,學習電車座椅如何轉向,感受車頂還有風扇在轉動等等懷舊風情。藉由這些老東西,讓民眾理解台灣鐵道演進的過程與從何而來,是鐵道博物館該訴說的故事,洪致文語重心長地強調。
而位在北門外、小而美的鐵道部廳舍,除展示優雅的鐵道建築外,講述鐵道文化和鐵道歷史將是其主軸。
身在公務體系,同是鐵道迷的文化部政務次長楊子葆,站在「文化平權」跟「文化近用」的立場上,他覺得現今的藝術已漸漸成為階級的區隔,而博物館寓教於樂的包袱又太沉重,「喜歡該是一切知識之母」,不能讓民眾對藝術、文化因害怕而疏離,這是博物館經營的起點。他籌備著11月即將在台北機廠舉辦的音樂會,要創造民眾對鐵道博物館別出心裁的想像。
「我們面臨最差的時代,因為我們起步得晚,可是我們也佔盡優勢。」楊子葆說。不用再複製一個法國鐵道博物館或大宮鐵道博物館,台灣的鐵道博物館勢必要走出自己的路。他借用了車站「啟程」、「出發」的寓意,期待來一趟鐵道博物館能成為民眾生命的旋轉門,轉一圈再出發,開啟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憧憬。
這不僅是國家級的鐵道博物館,楊子葆更期盼讓世界看到台灣人怎麼讓工業遺址活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讓更多國際友人為了這個博物館特地來到台灣,成為一個國際級的鐵道博物館。
(本文摘自光華雜誌106年11月號)
1912年阿里山鐵道通車,1919年竣工的鐵道部廳舍採用來自阿里山的檜木,其尺寸之大今人難以想像。
修復中的鐵道部廳舍, 期待它風華再現。 (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昔日鍛冶工場工作的情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有著圓拱屋頂、美麗窗景的員工澡堂, 是昔日工人結束一天勞動的地方,也是台北機廠勞工生活史的一部分。(莊坤儒攝)
昔日客車工場工作的情形。(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提供)
在鐵道部廳舍的中軸線上,一覽迎賓空間的迷人氛圍。
鐵道部二樓的花廳,天花板上橢圓形巧緻精美的灰泥雕塑,顯示其官方廳舍的講究與氣派。
鐵道部廳舍在台灣鐵道歷史上有指標性的意義。
朗朗晴天的午後,鐵道部廳舍內靜謐的一隅。
台北機廠內的組立工場,大跨距的鋼製桁架形塑出來的挑高空間,這裡是昔日蒸汽火車維修的地方。(林旻萱攝)
台北機廠一隅
台北機廠在台灣鐵道歷史上有指標性的意義。
台北機廠各個角落都 藏有前任廠長陳武昌的回憶。(林旻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