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維振
「老了不中用」是一般長者常見口頭禪,但實際上多半只是長者自己這樣想,王雨林與高金太兩位長者,就是從心靈封閉走向人群,最後發現人生多麼精彩有趣的實際案例,他們也站出來叫所有長者不要躲在家裡,走進人群接觸外面世界,心情很自然就會好起來。
國民健康署統計利用電話訪問 24,624 位各年齡層民眾,顯示雖然有 33.7% 民眾同意長者是「體弱多病」,但有高達 8 成民眾認同長者「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同意為長者「家人或社會的負擔」比率僅有 2 成 ,另也僅有 2 成民眾認為長者「沒有工作能力」,而且年齡愈低,愈認為並非是不中用,反倒是長者自己覺得自己沒用,進而更加封閉自己。
走進人群,心情自然就好起來
這種自我封閉的現象絕不是說說而已,兩位現身說法的長者,都有著從谷底翻升的人生經歷。85 歲的王雨林是退伍上校,在歷經母親過世、妻子車禍斷了脊椎、兒子也因車禍過世後,得了憂鬱症,看了半年多醫師不見好轉,一家有如愁雲慘霧。直到走進台中中華傳愛,人生開始正向思考,還學會相聲、數來寶等技藝,生活就改觀了。他表示,經過這樣的過程就可以知道,長者每天要是待在家裡看電視、看天花板,自然就會封閉,要走出來才能多學東西,大家彼此互動,講講自己過去的生活經驗,就會覺得更滿足。見多識廣自然就能拋開過去悶悶不樂的世界。
在台東聖母醫院泰源活力站的高金太,更是從長者們彼此互動讓自己有正向力量,還主動號召大家保存部落文化。高金太本身有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一度要用四腳拐杖才能走路,可是在活力站跟大家互動後,覺得很有趣味,參與程度就更高,還覺得用四腳拐杖很不好意思,因此積極復建,現在已經可以用普通拐杖就可以到處走,還在部落裡拿自己為榜樣,鼓勵其他長者走出來。
活力站領隊簡志龍說,他看高金太的轉變,就是因為看重自己,就能走出「沒有用」的心理壓力,活力站裡都是長者在主導活動內容,他們年輕人都只是從旁協助,他看長者們把部落傳統手工藝、自然農耕及語言歌謠搬進年輕人的世界,就是一種丟掉醫院開藥,把喜樂當良藥的最佳例子。
阿公阿嬤活力秀帶起長者「活躍老化」
國健署長邱淑媞表示,這個社會並沒有用「老了」「生病」「沒用」這類刻板印象看待長者,愈年輕的民眾態度反而更正面。雖然長者很多都有慢性病,但慢性病不代表就是身體衰弱,身心的活躍程度才是關鍵。想要轉變要先轉念,身心都動起來,運動、走動。
國民健康署為促進長者社會參與,從100年起持續辦理「阿公阿嬤活力秀」老人健康促進全國競賽,而高金太參與的泰源活力站,以年度金曲「姐姐」獲得 2013 年全國總冠軍,王雨林參與的台中中華傳愛則獲得活力獎。這個競賽以鄉鎮市區為單位,鼓勵長輩參與,每一隊至少要有30位65歲以上的長輩,透過團體趣味表演競賽的方式增進長者參與和成就,並促進世代融合,許多社區領隊都是由年輕人擔任,跨代間的對話與互動,讓不同世代都受益。2014 年的活動已經展開,預計在九月重陽節舉行總決賽。
(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