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寫西讀電子報】摘錄《好讀周報》精彩話題,以推廣閱讀與寫作為核心內容,讓您掌握每周最新內容! 週末不知道要去哪裡打牙祭?一個人可以去哪家咖啡館坐坐?就讓【迴紋針.食攝幸也週報】當你的美食千里眼!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3/06/26 第620期 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
直接訂閱

名人專欄 人小志大的故事
 
名人專欄

人小志大的故事
文•圖/賴東明
圖為《石卷日日新聞》號外。此報發行近百年,在三月十一日震災發行翌日以手寫方式出報七天,全被美國新聞博物館收藏
三月七日九時,日本NHK報導一則新聞:有位災區宮城縣南三陸町的高中女生在聯合國總部發表演說,題目是「復興重建要從兒童視線,營造社區在使眾人歡笑」,其觀點、其說理、其風度,獲得聯合國各國駐在代表的熱烈掌聲。

該高中女生以英語訴求東日本在兩年前遭受震災、海嘯與核爆的三災慘事後,經過復興工作的進行,而其重建基底是依幼童歡笑的視線。相信該女生成功的傳達了日本官民一體的重建復興,而使聯合國的各國代表深受感動。

視此,思及去年四月陪同國際行銷傳播經理人協會訪問團前進福島、宮城縣之災地時,從傳媒、從旅館、從餐廳、從海港、從商店等,聽聞一年前遭遇災害時所發生的幼童學生之不少英勇事蹟。那些小人物之生動表現,使人印象甚深。茲憑記憶所及將其文字化以分享讀者,並期共勉。

其一:震災發生後,驚魂甫定時,就聽聞有姐弟小學生二人,站在路旁向救難的警察隊或救災的自衛隊大聲喊「謝謝」,且舉著「時常感謝」的字牌。這對小學生姐弟的舉動,引起路過警察與軍人的注意、好奇、討論、稱讚。此事引起了傳媒的肯定,乃加以大幅報導,而成眾多不幸新聞中令人感受溫馨、鼓舞的幸福新聞。

這則新聞,讓讀者感動此二位姐弟之一生懸命呼喊,也讓駛過其旁的警察、軍人感動而精神大振,甚至寫信感謝二人之勇氣與善心。據云感謝信函如雪片飛至。二位小學生的見義勇為及新創救援的善行獲得了「幸福新聞獎」。

其二:在三災發生的三一一後一周的三月十八日,一群避難在臨時住宅的小學生創辦了《奮鬥新聞》,將受災、救災情形以大字報方式分發到眾多避難所,使災民了解災情,並鼓舞災民鬥志。該《奮鬥新聞》共發行五十期,見大勢已鎮定趨穩而停刊。

不過,該刊又在去年三月十八日復刊,針對醫院為對象來推廣。其宗旨是促進災民之早日復甦,及災區之提早復興。該《奮鬥新聞》是由宮城縣氣仙沼市立小學之二年級生為主編,共有六人從事採訪、編輯、發行之工作。真是人小而心慈。且報紙發行之對象先為避難所,後為醫院。次次有奮鬥目標。

該《奮鬥新聞》之小小從業人員四人,於去年四月前往巴黎接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之表揚。該組織之事務局長公開說:「受災者還在痛苦中,需要有心靈之支柱。你們就是彼等的希望之光。」

其三:災區的福島市早設有「兒童議會」。災後的去年七月,該市舉辦第二十次的「兒童議會」。以小學六年級生為成員有五十三人,面對備詢臺的市長提出災後復興的建言。兒童提出的建言有「很多同學避難在縣外,幾乎回不來,該怎麼辦?」、「受風評災害的福島市的水果及蔬菜,如何使人安心食用?」、「能否將福島市健康快樂的兒童狀況以網路傳出境外?」

兒童們擔心農產品的安全、安心,又擔憂同學們的遠離導致熱鬧福島市會成棄城,又擔憂外地人不明棄城仍有健康快樂的學童之存在等。人雖小,其愛情不輸大人。

對小小學童的質問,堂堂市長也要正經回覆。其回答有:「要趕快尋回毫無污染且健康的生活環境。」、「將會更積極從事農產品之安全措施。」、「將會更積極展開公關作業。」

聽取質問的市長很認真做筆記,參加「兒童議會」後的學童則感到滿意。這種「以小搏大」的會議,看來不是大人的辦家家酒,而是真槍實刀的討論,因為有記者在場採訪。

其四:去年年初,由災區宮城、岩手二縣之小、中學生組成之「學童社區營造俱樂部」六人訪問當時的復興廳大臣平野,對其提出了復興意見書。

復興意見書的內容有:「別只重視大人,也應尊重學童的意見。」、「從全國獲取災區支援。」、「設立全國性的海嘯、地震等防災對策。」並爭取在陸前高田市建設國立級的「防災紀念公園」。也訴求要在小學校園建蓋避難住宅時,也需對學童做說明。針對學童之意見,平野復興大臣承諾:「今後會多聽取學童的意見。學童的積極發言,會使大人增加勇氣。」之後,他表示:「學童們其有問題意識,也能聽取大人的話語,必須與彼等真心誠意的對談。」

上述「學童社區營造俱樂部」是由國際非營利機構所組成,該機構名稱為「救救小孩」。而這一「學童社區營造俱樂部」,是前年災後的六月成立於宮城縣石卷市、岩手縣山田町、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等三個受災區。該學童社區俱樂部之設立宗旨,在使自己居住社區營造成為更良好社區。

該俱樂部每周舉行會議一次,在三地區輪流辦理,成員有小五以上到高中學生,約十五到二十名集合互相針對設立宗旨來討論,或聽取專家意見,並對行政單位提供意見。

其五:去年七月「世界防災部長會議」在仙台舉行。藉在災區舉行防災會議之便,受災的宮城縣女川町女子中學的二位女生,就到會議場所向世界各國防災部長報告東日本三縣的災情與復興災區的實況與決心。

二位受災女生堅決表示:「三陸地區生活受到海產的賜與,絕對要持續保存,即使在一千年後。」二位女生強調,透過遇難、避難,日本人的相處更為團結,更能結絆(編按:日文的「絆」,有情感聯繫、牽掛思念之意)。在眾多世界上主管防災的各國大臣面前,以小對大,警告:「根據紀錄,以後慘事會再來臨。」因此建議行政單位「要在這次津波到達地豎立石碑,以處處石碑告知將來子孫們海嘯的可怕恐怖。」決心要實現此一石碑構想,為了將來出生者的幸福。二位的報告獲得如雷般掌聲。

二位女生要與加害他們的三陸之海千年共生下去。小小心靈充沛著大大心願。

其六:宮城縣南三陸町的小學生四十八人,利用震災漂流木製作成金牌形(直徑約五公分)的保身符,並在保身符上寫著祝福語詞。要把這些五百一十八個金牌形保身符,送給參加英國奧運的日本選手。

有位小學生在其所做的保身符上,寫下「日本合力為一」。他祈望拿到該保身符之選手能奮力而為,如此就心滿意足。

小小保身符定會產生大大能量。小小學生的力作,使大大國手表現傑出。

其七:在災震發生後的周年,日本天皇帶著病軀到達政府舉辦的追悼會上,致詞說:「全體國民均在同心哀悼受災者,要將大震災的記憶傳遞給子孫。」

而代表受災者家屬上臺致詞者,是岩手縣宮古高商的二年級生。她說:「我過去認為過去所過的日日便利的生活是應該的,母親天天在我身旁也是應該的……」接著,「我從媽媽身上學到了很多事物。我覺得『活下去』是對媽媽最大的報恩。」、「我受到眾多人的支持,將會堅強地向前進步。」、「願與宮古的年輕世代共同營造。」哀悼會散會後,該女生紅著臉,對爸爸說:「我想是媽媽對我說『你要活下去』。媽媽救了我這條生命。」

與媽媽同時避難,得救者卻只一人。該女生認為是媽媽要她活命,以便為其宮古社區盡力。

其八:就在災後周年時候,岩手縣陸前高田市卻在市立中央公民館牆壁上面被人發現牆壁有留言字跡。災難發生時有近百人在此犧牲。在牆壁上可見有「非常喜歡的媽媽」、「在夢中會出現的媽媽」等字樣,藉著牆壁在傳言。

致力於受災文化財保存的大學教授及時展開簽名活動,以求牆壁的保存,他認為這是市民的流通活血的歷史資料,甚有價值。國立科學博物館的研究員則認為:「如何將震災記憶留存?若有思考的場所將是極好的。」

思念媽媽的小小呼喊成了歷史價值的大大論點。真令人正視之。

以上八個故事啟迪,有助於吾等放下偏見,重新認識小孩學童。不管這些是在自己宣志或誓志,也不管是有他人指導或輔導,總讓大人感受彼等人小志大。日本該慶幸其後代已提早具有公民修養,吾等應奮追之。


訊息公告

今夏習慣 決定冬天抗病力
冬天是很多疾病的好發季節,在病情較緩解的夏季,就先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或進行調治補養,可以增強身體機能,等到冬天天氣變冷時,身體自然可以有足夠的抵抗力,對抗病毒或是細菌的侵襲。

跟壓力說再見
學習「把生活當成趣味的工作,把工作當做趣味的生活」,享受工作、享受生活,感覺這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心情上自然會比較放鬆,就不會緊張,也就沒有壓力了。

Copyright ©2007 講義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