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台灣最重大的改變是什麼?「總統大選」?還是你自己?
你走進大賣場,突然發現放在顯眼處的產品好像跟以往不太一樣:零食、紅酒變成了染髮劑、抗老保養品,還有各式各樣的保健禮盒。嬰兒奶粉的貨架變少了,尿布區也被成人紙尿布漸漸占據位置。旅行社的專案多出許多遊輪、醫療旅遊等銀髮行程;嬰幼兒用品店一間間歇業,連寵物店都比它多。
2016 年,台灣進入翻轉年代,不只是選戰的開始,更是這場寧靜「銀髮革命」的開端。台灣老化的速度遠比你想像還快,看看這3 項關鍵指標:老人人口首次超過小孩;人口對半切、中間的年齡第1 次跨越40歲;勞動人口數反轉下降,逐年減少18 萬。
高齡少子化不只是「國家危機」,更是一場「個人危機」。30 世代隨著年齡漸長,台灣的未來卻也跟著老去。上一代( 嬰兒潮世代) 之所以能安享晚年,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台灣正值勞動力豐沛的經濟起飛階段,自己存了不少錢,再加上平均有4 個兄弟姐妹,就像是一張4 腳的椅子,不用獨立支撐父母的扶養。
但今天的30 世代,受到高齡少子化的影響,大多只有2 個兄弟姐妹,扶老負擔等於加重2 倍,再加上配偶的父母、自己的小孩,蠟燭不只兩頭燒,而是直接進入「多扶世代」。
在此情況下,被老、幼夾擊的30 世代在消費上也將轉向更成熟謹慎的「三明治消費」態度:他們花錢花在刀口上、他們需要能協助扶老的產品、也進一步對企業良心、安全性更要求。
衝擊1:10年後,台灣每5個人就有1個老人
台灣人口轉型雖然起步較晚,但少子化與高齡化的速度卻後來居上。其他歐美國家的高齡人口由7%至14%需要花費60-100 年,台灣只需花25 年就達到。
到了2025 年,也就是 10 年後,台灣將成為平均每5 個人就有1 個老人的「超高齡社會」。更嚴重的是45 年後,每10 個人中只剩下1 個小孩、5 個青壯年,4 個會是老人。
衝擊2:9034 現象
《世代風暴:人口老化即將引爆新經濟危機》中提到「從嬰兒車到柺杖車」,最大的原因出在生育率低落。台灣婦女生育率不斷下降,生育小孩數由1987 年的1.7 個,一路下降至2013 年的1.07 個;平均初婚年齡延後到28.1 歲,生育年齡也推到30.1 歲。假設結婚及生育的態度不變,90 後的年輕人預估未來34% 沒有小孩,形成「9034 現象」,長期下來將嚴重減少勞動力。
衝擊3: 1.2 個工作人口要養1 個老人!
受到少子化影響,台灣工作年齡人口從2016 年起,平均以每年18 萬人的速度遞減,算一算,台灣人口紅利最快2027 年就會消失。此現象造成的影響就是扶養比上升:從1980 年15 個工作人口養1 個老人,到今年5.3 個工作人口養1 個老人,到了2060 年,就變成1.2 個工作人口要養一個老人!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