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以為電影《樂來樂愛你》講的是一般好來塢電影中常常描繪的「America Dream」:「不用認真工作,只要有夢最美!」
一般上班族來說可能每天就是枯燥的上班下班,準時打卡做好份內的工作就好,對於自己重複在的生命可能無感卻不敢做改變!
這部片帶出西方文化最被大家誤會的精神,除了是勇敢做夢(那聽起來非常理想),但夢想還要搭配毅力跟努力才會成功!
只差最後一步就成功了,咬緊牙根撐住
電影中Mia在數百次試鏡被拒絕之後,自己編導的舞台劇也被潑冷水,而在感情上又遇到挫折,非常心灰意冷,一度堅定的決定要放棄。但在逆境之後出現了轉機,男主角Sebastian在分手後,衝到她家去帶她去試鏡,成就了後來的大明星。
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有嘗試多次失敗的經驗,可是我們的多次,有上百次?甚至有超過六年嗎?可能只差這麼一次就成功了,但我們卻在途中放手。
先妥協,不代表我永遠妥協!
對於夢想,男主角走了另一條路線:以堅強不屈的「毅力」達成夢想。
Sebastian想要開一家最原汁原味的Jazz表演bar。卻因為金錢的壓力,不得不把這個理想暫時擱置一邊,甚至還因此與女主角起爭執。
我們有時候不得不為了生活做一個「還可以、喜歡的」做,而暫時忽略真正的熱情所在;但是等我們有點積蓄、不用為生活擔心時候,依然能有機會繼續完成自己的夢想,只要不是老到門牙都掉下來,把夢想延遲幾年,又何妨?
常常有上班族問我,是不是要大學畢業之後直接創業?當然可以!失敗也會是一種無價的學習。但若是另一條可以降低失敗風險的路,也許我們有時也可以考慮走走看?
我自己的經驗來說,創業本身是在走天堂路。
首先,我的身分是華裔美國人,中文一開始真的沒有那麼好,一開始媒體希望能提供些專欄,但即使在台灣生活多年,我的中文都並不是發揮的很好。但到後來咬緊牙根猛讀中文刊物,開始將生活中文化、了解台灣讀者想要聽到的觀點,文筆才終於慢慢變好,花一年的時間才慢慢累積媒體專欄數量。
再者是文化的衝擊──不熟悉台灣商業的溝通模式。
台灣創業圈花許多時間在累積人脈,但西方的思維是先發現產品的核心、賣點,定位市場價值,找出關鍵客戶,意思就是說有了一連串問題的答案準備之後,再來接觸客戶。這做足準備的期間,在創業第一年非常孤獨,但我也享受這一份成就感,並且對此目標極度專注(當然也因此有些人會誤會我很宅,久而久之就不邀約)。現在公司到第二年,一切上軌道之後,也慢慢的會花些時間社交,了解不同產業的文化脈絡!
除了以上兩者之外,最困難的點,就是台灣的女性企業家數量比男性少非常多。
...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