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若能憑著技術,或是管理能力來創造價值,當它進行海外投資時,可望讓公司股東和投資標的國家的人民都獲益。然而,即使企業的產品非常契合標的國當地的需求,也不保證這樁海外投資一定會成功。無論在先進或新興經濟體,任何完善的海外投資計畫,都可能受到選舉等政治事件、經濟危機,或是社會觀感等變數的干擾。這些變數交織影響著多國籍企業的政治抉擇,在各國歷經金融海嘯,此刻如何邁向穩定的做法仍不明確之際,上述各項變數的交互作用,影響尤其明顯。
金融危機後,主管薪酬課稅、適度的金融管制,以及跨國併購等議題,格外受到重視。各國對這些議題抱持的意見和採取的政策,已出現明顯的差異。一旦討論的焦點,由適當的短期因應政策,轉向誰該付出代價、付出多少代價,上述的差異將更為明顯。政府勢必會陷入兩難,一方面必須回應民眾的要求,懲罰造成危機的罪人,另一方面又擔憂壓抑創造力,導致人才和資本流失,兩者不易平衡。這項爭議也必然會受到另一個因素的影響,那就是宏觀的國內經濟議題,例如,經濟勢力重新洗牌,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崛起,保護主義可能會抬頭。多國籍企業若能預期並妥善處理這些爭議帶來的危機和機會,就可以取得最強的競爭優勢。
政策風險急遽上升
長久以來,外資在開發中國家面對的最大風險,就是不成熟或動盪的政治環境。其中主要的擔憂,是當地政府可能會沒收外國人擁有的資產,也就是「沒收風險」(expropriation risk)。現在,這個風險大致已不復見。由於國際法律更趨健全,而且新興和已開發經濟體發展出相互依存的「共生」特性,在1980年代後,資產沒收的事件就幾乎消失了。不過,近年來,國際投資人對新興市場的興趣激增,卻衍生出另一種風險。加拿大溫莎大學(University of Windsor)的喬治.奇佛(George Chifor)指出,開發中國家發現,「巧妙運用管制措施,比直接沒收資產,更能從外商企業獲取利益。」政府對投資相關的法律、規定和契約,可能進行歧視性的變更或不予執行,因而導致投資人的報酬減損,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政策風險」(policy risk)。
雖然政策風險不像資產沒收事件一樣有具體數據,我們仍可統計媒體報導出現的相關詞(包括政治風險、政治不確定性、政策風險、政策不確定性、法規風險、法規不確定性)。結果發現,沒收風險下降的同時,政策風險急遽上升(見表1)。自 2001年起,媒體報導的資產沒收事件略為增加,但不表示沒收風險有再度興起的趨勢。
最近其他的資料,也都顯示政策風險大幅上升。根據PriceWaterhouseCoopers(在台灣的會員是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在2001年發表的研究,不透明的政策制定環境,相當於加稅至少33%。世界銀行(World Bank)在2004年的研究則顯示,1990年代,價值達3,710億美元的民間基礎建設投資合約中,有15%到30%遭政府主動發起重新協商或提出爭議。多邊投資保證機構(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和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2009年的調查也發現,多國籍企業認為,違約、限制獲利的移轉和兌換、民眾抗爭、政府未能履行保證,以及法規限制,都是比資產沒收更重大的潛在風險。
可惜,企業若運用傳統的財務和契約機制,來評估和減少風險,效果非常有限。因此,投資人必須規畫一些預防性的政治風險管理策略,以降低政府官員破壞投資報酬的動機。在本文中,我們將探索不同產業的多國籍企業,在不同國家投資時,如何因應上述議題的經驗,並針對如何評估政治環境,以及模擬政策制定的過程,提供最佳實務。政策風險和其他任何風險或不確定性一樣,若能妥善管理,都可成為避免損失的工具,甚至成為競爭優勢的來源。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