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來,執行與策略各自分立的概念,深植在管理思維中。這個概念實在是根深柢固,如果你上Google,用「平庸策略若執行得宜,勝過執行不當的優良策略」這樣的字句進行搜尋,會得到超過42,600條參考資料。這個概念來自何處並不清楚,但在2002年網路公司泡沫化後,目前擔任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 Chase)執行長的傑米.狄蒙(Jamie Dimon)曾表示:「不論何時,我都寧可有一流的執行與二流的策略,不要聰明的構想和平庸的管理。」同樣在那一年,聯合訊號公司(AlliedSignal)前執行長賴利.包熙迪(Larry Bossidy),在他與人合寫的暢銷書《執行力》(Execution:The Discipline of Getting Things Done,繁體中文版由天下文化出版)中宣稱:「策略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執行不當。」
問題在於,狄蒙和包熙迪「執行是策略成功的關鍵」這個信條,雖然普遍受到大家的認同,卻是錯誤的信念;它廣為人知,以致我們不敢質疑它的有效性。我們姑且假設,你有一個理論,指稱天體繞著地球運行;你漸漸發現,這個理論無法準確預測恆星與行星的運行。那麼,下列哪一個做法比較理性:質疑宇宙繞著地球旋轉的理論,或是繼續用更複雜、更不可能的說法,來解釋該理論與實際狀況的差異?運用狄蒙和包熙迪的信條,而不採用奧卡姆的剃刀原則(Occam's razor,譯注:假如一個問題有很多種解決辦法,就選用最簡單的那一種),會讓你白白繞了許多無用的圈子。
不幸的是,人們試圖了解自己的策略為何會失敗,尤其是還雇用了顧問公司時,發生的往往正是這種情況。對那些顧問公司來說,狄蒙與包熙迪的方法,可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因為他們可以把自己可能犯的錯誤,全都怪罪在客戶身上。這些顧問公司可以堂而皇之地說:「會導致你們失敗的,不是我們的策略建議,而是你們執行策略不當(為協助你們避開這個問題,建議讓我們也為你們做一些變革管理)。」
失敗的「卓越」策略
當然,讓顧問公司荷包滿滿,無法提升大多數公司的績效。我建議大家採用一個更優良的方法。不要花更多時間在這個風行的理論上,希望它會產生效果;要思考一下這個簡單的可能性:那個理論可能是錯誤的。
所以,我們就來檢視一下「卓越策略執行不當」這個想法。如果策略產生了不良的結果,我們如何能稱它是卓越的策略?這種對「卓越」的定義顯然是很奇怪的。策略的目的,就是要產生良好的結果,如果策略無法產生良好的結果,還算是卓越的嗎?其他還有什麼領域,在努力進行某事卻慘遭失敗後,我們還會宣稱它是卓越的?一齣「卓越的」百老匯戲劇在演出一週後就叫停了?一個「卓越的」競選活動,結果讓另一個候選人當選了?如果我們考量到這一點,就必須接受這個觀點:策略必須要能創造出足為表率的結果,才能合理地稱為卓越的策略。未能產生良好成果的策略,就是失敗的策略。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