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創意電子報】提供年輕世代更多觀看世界的方式以及更多元的人文想像,讓年輕世代勇敢夢想未來! 想有健康,更有好身材的美女們,【BODY塑身美容報】提供塑身時尚及美容美體內容,讓妳擁有健康好身材!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哈佛商業評論電子報
哈佛商業評論訂閱/退訂看歷史報份︱訂閱
 
  》焦點企劃 全面克服四大恐懼 》找回你的創意自信
  》精選文摘 四路合擊的服務創新
    微工作解決方案
  》活動訊息 【哈佛商業評論國際管理大師論壇】台灣企業策略轉型之路
 
2012.12.20 第134期
焦點企劃

全面克服四大恐懼 》找回你的創意自信

湯姆.凱利 Tom Kelley
大衛.凱利 David Kelley

大部分的人,生來都有顆有創意的心。當我們年紀還小的時候,會著迷於演些有想像力的戲碼、問一些突發奇想的問題,或是在紙上亂畫幾筆,就說自己畫的是恐龍。不過,隨著年歲增長,由於受到社會化的影響,並接受了正式教育,許多人心中的創意潛能就逐漸埋沒了。我們學著變得更在意起旁人的看法、行事更加小心,也變得更擅長分析。這個世上的人,似乎分成「有創意的人」和「缺乏創意的人」兩大類,而有太多人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之間,讓自己歸入了後一類。

然而,我們深知,想要在任何專業領域或產業獲得成功,創意都是極為關鍵的。根據IBM最近針對世界各地長字輩主管做的調查發現,「創意」是最受全球領導人歡迎的特質。人人都會同意,創意思考已促成了無數企業的崛起,以及持續性的成功,從臉書(Facebook)到Google的崛起,或是寶僑(P&G)和奇異(GE)根基的永續穩固,都是如此。

學生常會到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d. 設計學院」(d. school)取經,以發展自己的創意能力;這所學院是本文作者之一大衛.凱利(David Kelley)創辦的,正式名稱是哈索普萊特納設計學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顧客也是基於相同的原因,才會向我們的設計和創新顧問機構IDEO求助。不過長久以來,我們已經體認到,我們的工作並不在教他們什麼是創意,而在幫他們重新發掘自己的創意自信心,就是那種自然而然想出新構想,並勇於嘗試這些新構想的能力。我們的做法,是提供策略,幫他們克服四種令最多人卻步的恐懼:對渾沌未知的恐懼、被評斷的恐懼、對踏出第一步的恐懼,還有對失控的恐懼。

一關一關過

你可能會說,說時容易做時難。但我們知道,要讓人們克服自己最深層的恐懼,也不是不可能的。讓我們來看看世界知名的心理學家、史丹福教授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研究。他在一系列早期的研究中,幫人們克服自始以來對蛇的恐懼,方法是指導他們嘗試一連串和蛇的互動,而且互動的密度一關比一關高。首先,他們透過雙面鏡看蛇;一旦過了這關,他們再進階到在門打開的情況下,從另一端觀察蛇;接著,是看別人碰觸蛇;然後是戴著皮手套、自己試著摸蛇;過了幾小時後,最後一關是不戴手套摸蛇。班杜拉把這一關一關體驗小小進步的過程,稱為「引導式精熟」(guided mastery)。受過上述訓練洗禮的人,不只克服了這項原被認為無法突破的恐懼,他們在面對生活中其他面向的挑戰時,也變得不再那麼焦慮,願意去嘗試一些新鮮,而且令人害怕的活動,例如騎馬或公開演說。他們更努力去嘗試新事物,變得更有毅力,在面對挫敗時的調適也變得更好了。對自己立志想要達到的目標,他們也得到了新的自信心。

過去的三十年,我們都採用類似的訓練方式,幫人們戰勝恐懼,找回自己的創意基因。你把挑戰細分成一個一個的小階段,再從闖過重重關卡的過程中建立自信心。創意不只是你與生俱來的能力,也是需要練習的。在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有點不自在;就像前述對蛇的恐懼一樣,但這種不適感很快會消失,全新的自信和能力會隨之而來。 ...【閱讀全文】

 
精選文摘
四路合擊的服務創新
卡瑪麗妮.蘭姆達斯 Kamalini Ramdas等

破壞式創新重新定義了服務,能為顧客和服務提供者創造極高價值。但這樣的創新必須先深入了解客戶的需求,並且重新檢討基本假設。組織可以根據四個面向重新定義服務。某一面向的變動,可能開啟或阻礙其他面向創新的機會。互動結構:服務如果能讓客戶與他人共享,或是由多名提供者經過緊密協調後提供,有時候會對客戶更具價值。服務範圍:如果有某區隔客戶使用相同的互補服務,但取得服務困難,提供者或許可以考慮整合到服務內容裡。服務分工:實際提供服務的是誰?員工的專業可能與職責不符合。提供地點:地點的決定條件應該是客戶需求,而非提供者的需求。...【閱讀全文】

微工作解決方案
法蘭西絲卡.吉諾 Francesca Gino等

推動「影響力外包」的社會創業家相信,幫人脫離貧窮的最好方法是提供工作,不是提供補助。他們創設的組織雇用金字塔底層的人,執行聲音檔轉錄和產品資料庫編輯等數位工作。他們是在經營業務流程外包,但同時也能促進開發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影響力外包面對許多挑戰:勞工缺乏經驗、顧客根據價格做決策、建立必要的資訊科技基礎設施得花很多錢。非營利組織「平等採購」發展出一套模式,能有效處理那些挑戰,做法是和各地的創業家合作。在地合作伙伴負責經營服務中心,來執行外包的工作,並負擔設立每一座中心所需的2.5萬美元。平等採購則協助取得LinkedIn、Google等顧客的外包工作、界定專案的範疇、招募和訓練員工,以及衡量成敗。...【閱讀全文】

 
活動快遞
【哈佛商業評論國際管理大師論壇】台灣企業策略轉型之路

日 期:2012/12/27(四) 19:00~21:00
地 點:台灣金融研訓院2樓菁業堂 (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三段62號)
講 者:陳明哲 教授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講座教授、國際管理學會主席)
    施振榮 董事長 (智融集團董事長)
引言人:高希均 教授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主持人:周行一 教授 (《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編輯委員會召集人)
說 明:
 在蘋果震撼(Apple Shock)下,全球科技業正處於全面洗牌的局面,台灣企業在這一波旋風下,受到的衝擊不言可喻。乍看之下,情勢詭譎、危機重重,然而,最壞的時代也提供了最好的契機,強迫企業重新思考如何轉型,並提升本身的附加價值。
 面臨此一重要關卡的台灣企業,如何建立一個動態的策略與競爭新思維,精準地掌握商業生態系統的變化,以及本身的文化與地緣優勢,並利用領先的技術及管理能力,緊抓住這個稍縱即逝的機會,在以中國市場為主戰場的全球競爭中佔據一席之地並大力躍進,已到了決策的關鍵時刻。...【活動詳情】

 
訊息公告
 
自律基本功,從哪裡開始?
美國大學教授在研究中,證實了「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學業成績。就學理上來說,「自律」的孩子有哪些特質?父母可以怎麼做,幫孩子建立這些特質?

王文華:創業救台灣
台灣有一流人才、頂尖創意、大量資金,這些都有利創業。我們缺的,是敢於嘗試的勇氣,以及走上國際的格局。這是「Cubie」這個即時通訊軟體,傳送出來最迫切的訊息。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